第44章 怀州长史(2 / 2)

凰权至上 南州花主 1846 字 2022-01-01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老昌平伯碍于太子的压力,怕自己的爱子步了他生母的后尘,只能给爱子谋了一个外放的职位。哪怕这个儿子弱冠之年便高中传胪,是他毕生的钟爱和骄傲。

因此,陈岩青哪怕背靠昌平伯府,哪怕是二甲第一名的进士,却只能从一个七品县令做起,十几年过去,官职也只是一个从五品上的怀州长史。

半个月前,怀州连日暴雨,黄河水位上涨,险些决堤。

多亏陈岩青调度及时、指挥得当,从下雨那日起,便驻扎在了河堤上,这才使下游的三个州县、几万户人家免于流离失所之苦。

加固河堤,引水分流……

大雨下了十日,陈岩青便在坝上呆了十日。不仅如此,陈岩青还捐出了全部的家财,分发给守堤坝的民夫,就连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守在了坝上面,给民夫分粥。

陈岩青的上官对这个能干的下属颇为喜爱,概因陈岩青不仅帮他解了怀州之危,并且让他受到了建元帝的嘉奖,被平调回中枢。虽然没有升职,可京中的官员岂可与地方一样。

因此,怀州太守在上报黄河的险情之时,记了陈岩青的首功!

陈岩青也就此进入了建元帝的视线,下旨命其回京。

当然,陈岩青并不知道这一趟京城之行究竟是福是祸。他刚一进京,便有信使飞报进皇宫,皇帝命其直接觐见。

陈岩青一路风尘仆仆,尚未梳洗,只能略整理了一下仪容,心怀忐忑地候在殿内。

尽管迎自己入宫的小太监非常客气,陈岩青却不敢有半分的掉以轻心。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一趟,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陈岩青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

就在他心思起伏之际,耳畔传来内侍明亮、略尖的通传声:“陛下驾到!”

陈岩青连忙从锦杌子上起身,拜倒在地。

殿内的宫女和内侍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参见陛下!”

接着是鞋履摩擦在地毯上的声响,很轻,每一步的间隔却分毫无二,有序的节奏充满了威仪。

陈岩青将头降得更低,口里称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你就是陈岩青?”魏昭负手立在大殿内,威严的嗓音语气极淡:“抬起头来。”

“是,陛下!”陈岩青顿时直起身,他跪姿笔直、目光半垂,一张俊美、儒雅的面庞充满了敬畏。

魏昭淡淡道:“你和陈家人倒是不同。”

皇帝的语气平静无波,陈岩青听不出这是夸赞还是嘲讽,他脊背僵直,手心里密密麻麻的全是汗水。

今上是位百年难得一见的英主,和先帝才是完全不同。

陈岩青在先帝面前,尚能做到侃侃而谈;但今上的目光锋利如刀,即使陈岩青的眼神没有直接和皇帝对上,依然觉得自己的头顶都要被今上的目光给灼穿了!

魏昭居高临下,犀利、睿智的目光轻易便能看透陈岩青的想法。

尽管从魏昭踏进大殿起,陈岩青表现的一直都很恭敬,但是那双眼睛里面,却充满着暗藏的野心。

北地暴雨连日不绝,以致于黄河泛滥,黄河水途经的云州和平州二处,被洪水冲垮的民宅和田地多达上千亩,只有怀州,无一处堤坝坍塌,皆因怀州有陈岩青这样一个治水的能臣。

魏昭看过他的履历,这陈岩青坐了五年知县,考评年年都是上等,但却被中枢压着,一直没有晋升的机会。

后来,陈岩青在新任太守孙文也举办的文会上,一诗成名,被孙文也引为知己,提拔为府中的长史。

正是这样一个人,为了治水,自己常驻堤坝,和几千民夫同吃同住,还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捐出来,并且还要妻女抛头露面,在暴雨里施粥,若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便是图谋甚大。

魏昭心底哂笑了一声,这陈岩青显然是后者。

一个沽名钓誉、心怀野望之徒。

当然,魏昭本身看重的,也是陈岩青的能力。至于人品……陈岩青没有触犯任何一条律法,又何必去深究。

“朕听闻,前昌平伯陈巍是你的嫡兄。”魏昭淡淡说了一句。

陈岩青心中一个“咯噔”,陛下在召见自己之前,只怕早就将自己这个人,连同自己的祖宗上数三代,都会调查的清清楚楚。那句“听闻”,此时被陛下说出来,就显得有些微妙了。

当然,更叫陈岩青心中嘀咕的,还是一个“昌平伯”前面的“前”字!

陈岩青刚入京城,就被召进宫中,还不知道嫡兄陈巍被罢黜了昌平伯的爵位,并且阖家都被陛下发配回了原籍!

因此,他极为恭敬和谨慎地说道:“回陛下,陈巍正是微臣的嫡兄。”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