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圣旨到(1 / 2)

未名嫁衣 椛媱挽辞 1643 字 2022-01-05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天元二百一十二年,玉宵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八个轿夫抬着一乘绛红色的轿子,踩着微润的青苔,摇摇晃晃穿过小巷的青石板的长径,浩浩荡荡地行进着。

那轿子银顶皂幔,四角上各雕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雀儿,四角下面坠着些许金铃铛,轿壁上纹着花饰和一只张牙舞爪盘踞着的飞龙。偶尔有微风拂过,吹起轿沿四周的金黄色的流苏,那些铃儿亦随风而舞,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是龙撵,也不知是宫里哪个达官贵人的轿子,如此派头,定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宫苑和民居仅一墙之隔,关得住的是风流韵事、宫中秘闻,关不住的却是黎民百姓的流言蜚语。

路边的行人们见了,忍不住驻足观望,就连街角本来正在玩着风车挂着鼻涕的孩童,都忍不住探了探脑袋,随即满心欢喜地跑去扯了扯正在浣衣的娘亲的衣角,汇报道:“娘,宫里出来了一个轿子,八抬呢。”

那娘亲挽了挽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笑意盈盈道:“哦,那你可别乱跑了,这帮人呐,指不定又要惹出什么事端来。”

寻常人家,求的不过是一世长安,无忧百岁,自己安身立命就好,哪里顾得上好奇统治阶级的一举一动,顶多是些轰轰烈烈的大事儿,成为了街头巷尾饭后茶余的谈资罢了。

只见那轿子兜兜转转,最终停在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前,门楹上鎏金的牌匾上洋洋洒洒书着“相府”两个大字。

当代丞相名叫李谌,独揽大权,执掌百官,号令六部。哪怕是皇帝见了,也要让三分薄面,而这种殊荣,纵观朝中上下,也只有李家独有。细数来,李家祖上作为开国功臣,获得了先帝亲笔题的这块匾,到如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正是初春,雨水丰沛,草木繁盛,道旁的梧桐泛起的油油的绿意。森森的围墙一直蔓延着,掩在了周围高大挺拔的梧桐之中,似是看不到尽头。

浅灰的墙面顶上,是熠熠生光的琉璃瓦,在日光的照射下,映出五彩斑斓的光辉。门口立着两只怒目圆睁的石狮子,威严肃穆地守卫着整个相府。细一看,两只狮子动作不一,左边的那只踩着一个圆滚滚的绣球,而另一只足下,是一只贪玩嬉闹的小狮子。

朱红色的大门前,有两个小厮站得笔直,一动不动。

等那轿子稳稳当当地停好,其中一个轿夫揭开了细绣着牡丹的帷幔,毕恭毕敬地向轿内人道了句:“公公,相府到了。”

那轿内人本在小憩,听闻此言,细长的丹凤眼慢慢睁开,弓着腰绕过轿门,走出了轿子,整了整衣冠,长吆了一句:“圣旨到,李碧瑶接旨~”

白玉阶上立着的两个小厮中的一个瞧见来者不凡,赶忙进屋通报去了。

另一个小厮迎上去,立马把来人请进了屋。

“老爷老爷,宫里来了圣旨,是给大小姐的。”李谌本来正在喝着小女儿李碧凝搜罗到的新茶,说是什么能缓解春困,就看到家中小厮慌慌张张前来禀报。

只听“叮”的一声,他手中的茶盏在地上绽开了一朵纯白的花,透着香的茶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那小厮保持着拱手弯腰的动作,一见这气氛,后半句“好像是皇上身边的全公公”愣是卡在嘴边没敢再说下去。

李谌是见过大世面的,他这辈子接到的圣旨都可以挂起李家大宅的一面墙,升官加爵的,贬谪的,赏赐的,许婚的……可这道圣旨,着实让他慌乱,因为它的接旨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家为非作歹、骄横跋涉的大女儿李碧瑶。

自己女儿可是又在外面惹了什么事?这可是圣旨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大小姐呢?快去把她给我找来。”李谌恍回了神,抹了一把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语气虽是威严,可也听得出一丝的慌乱。

“是。”小厮领了命令,行了个礼便下去了。

李谌战战兢兢地前去面见传旨的人,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全公公此番前来,真的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

“丞相大人,恭喜呀!”来人已进门,看到他匆忙的脚步,寒暄了一句。

恭喜?有什么好喜的?有一瞬间,李谌怀疑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也背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