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西域(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永隆十九年。

秋。

就在一天的早晨起来以后,李欢文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

他们每年像是这样打秋风一样地去捕捉奴隶,这好像有点费时费力。

关键是……

一般这大军出征,路途遥远,说实话,也不利于这运输粮草。

想到这……

又恰好,在这一年,有一部分的东突厥人在大唐边境受挫,所以不得不来投靠他。

李欢文便想到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分封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到时候……

让那些封国每年都给自己上贡即可。

说实话!

也不是说不可以直接让对方国家上贡。

只是……

这要是把自己儿子给分封出去,总比让一个自己信不过的人,在那里继续当皇帝要好吧!

只能说……

李欢文想到就做。

反正……

他要做的,最多好像也只不过是把人都匀一些出去而已。

由于长子是要留在家里继承家产的,所以,这一次的分封,也是主要针对次子跟庶子。

所以……

这一次的分封,就叫做次子分封。

每一个被分封出去的次子,都有一个任务。

发展本国的人口,尤其是汉人的人口。

当然!

由于政治正确,所以,李欢文不会特意说就不发展突厥人的人口。

不过有一说一,这突厥人,有时候给人的感觉确实有点未开化。

一点都不像他们唐人,喜欢讲文明、讲道理。

这些年来,随着不断地相处,倒是有一些人慢慢地接受了大唐化,甚至,就那么看着,感觉他的谈吐,已经跟一般的大唐的百姓无异。

可有一些,那只能说真的就是只凭着他们本身的天性,在做事。

感觉九头牛都不能把对方给拉回来。

然后这些年来。

有关礼制,李欢文也有尝试做出过不同的规定。

你就好比说,他想要澹化自己的小天可汗的身份。

总觉得吧。

如果他一直强调自己是小天可汗,那好,这些人无形中,便又可能思念起自己自由自在地放牧的日子。

为了将这些突厥人全部都改造成以后能够讲文明、讲道理的人,只能说,李欢文也是煞费苦心。

比如说……

以后要想当官,你就必须读书识字。

老一辈的突厥人,当然接受不了这个。

但是!

他可以从年轻人入手。

但有的人他儿子天生就是比别人笨,但可能在骑马、射箭上,又天分超高。

就是那种爱玩,爱运动的天性,你要是说,以后你不能当官!

那好吧!

这些人必然又会有意见。

李欢文只好退而求其次,给他们分文官跟武官。

要想当文官,你就必须读书写字。

要想当武官,你就必须练习弓马骑射。

不过……

这或许又会导致一个问题。

那就是大唐的百姓说不定都去读书写字了,而突厥人都去学习弓马骑射。

所以……

为了弄出来一个相对合理的制度,李欢文真可谓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最后……

没办法!

还是向李重征询了意见,这才终于得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答桉。

算总分吧。

弓马骑射要考,读书写字也要考。

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分数’。

其实……

就是对适龄的已经到了弱冠之人,进行一次考试。

最后,把所有人的排名,都依次排列起来。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