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二入溪州(2 / 2)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280 字 7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现在一路上李源看到的是和平之景,和先前自己初来时战火四处,人人自危的情形不啻天壤之别。一路跋山涉水,李源一行终于在七天后抵达了溪州城,那片曾经的大战之地。

事前得到通知的彭师裕也率所有文武官员在溪州城出城相迎,自李源率军平定洞溪,助彭师裕一雪前耻重掌祖业,并保举他为溪州刺史后,这还是两人重新第一次见面,并且互道祝贺。

彭师裕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李源可算是他的贵人,若非李大都督雪中送炭,又不遗余力出兵洞溪,如今脚下的这片土地恐怕仍是逆贼做主,而自己也早就随着阿爷前去了,某种程度上说李源便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更别说李源还保举自己仍为溪州刺史。

两月未见,彭师裕变了许多,面容黝黑憔悴了不少,但精神奕奕,给人以脱胎换骨之感。虽然率领洞溪三州归属了大唐,但能够留存祖业,对彭师裕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事情。

经过上回这场大战,他似乎变得更加成熟了许多,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仿佛变得务实了许多。

兵马行在溪州城中,李源看到这座当初被自己毁掉的城市正在积极地重建。成千上万的蛮人正在建造新的房舍,修建新的街道,一片忙碌之景。

经过两月的时间,城中的涂炭之景也被覆盖,大自然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从废墟上生出新的草木,将战争的伤痕一点点的抹去,让这座城池换发出新的生机。

在彭师裕的安排下,众人还特意前往去会溪寨看彭师裕为之前大战而牺牲的武平军士兵所立的功德碑,这也是李源昔日曾交代的事宜,毕竟八千将士葬身毒瘴一事,始终令李源难以忘怀。显然彭师裕完全按照要求立了这个功德碑。

有趣的是,彭师裕立了两个碑,一个为武平军阵亡将士而立,另一个为洞溪阵亡将士而立。两碑并肩立于会溪寨上,周围遍植苍松,甚是雅静肃穆。

两碑之前的青石上刻着铭文,铭文是彭师裕亲自撰写,将这次洞溪和大唐之间的大战概括为是因为逆贼反叛引发的一场战争,称洞溪三州本就是大唐疆土,朗州大都督李源率军前来奉天讨逆云云。

这个碑文显然多有粉饰奉承之嫌,将李源的功绩无限放大,同时也将大战造成的伤亡统统归结于逆贼的责任,这些自然都是彭师裕的用意。

不过抛去一些华丽的辞藻,整篇碑文还是积极的,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遗憾之情,对双方阵亡将士的惋惜悼念之情,表示以此为鉴,也表明了彭师裕自己以及洞溪诸蛮的立场。

随后韩熙载心抒有意,也当场了撰写一篇祭奠双方阵亡将士的祭文,由李源亲自诵读,焚烧祭拜一番。

至此,先前的这场溪州大战,算是真正圆满画上了句号。

/89/89853/20969362.html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