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问尹洙(1 / 2)

调教大宋 苍山月 1378 字 10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唐纳德????

唐奕心说范大神你快别搞我了,打死我也不用这个表字。这可是要跟我一辈子的。

在唐奕的极力反对之下,范仲淹不得不重新思量,最后把纳德改为了‘子浩’。

“子”是对良才的敬称,时下很流行于为后辈取字,而“浩”为唐奕的名“奕”字同意,都是广、大之意。

子浩?

唐子浩?

在唐奕看来子浩虽然土了点,但也比纳德强上百倍。勉强也就认了。

行完了师礼范仲淹还有公务在身,嘱咐唐奕改日再来,到时再为其按排学业。

唐奕很想说老子什么都不想学啊。但是看范一脸的严肃,再加上州府却实还有公务要处理,唐奕也只好做罢,学业的事,等改天范仲淹有时间了再与其计较。

范仲淹出府而去,唐奕本想也一同出范宅。却不想那病文士把他叫住了,言明想与之聊聊。无奈唐奕只得让马伯和马大伟先回去。自己独自一人随着那病文士进了范宅偏院。

“敢问先生可是河南先生尹师鲁?”尹洙在院中石桌前刚坐下,就听唐奕试探的问道。

“哦....?”尹洙对唐奕一语道破其身份十分意外。“你怎会认得我?”

唐奕抿然笑道:“适才听三哥言,师父与河南先生续话,河南先生的大名小子还是知的,想来就是您了。”

尹洙不解道:“听希文兄说,汝不喜孔孟之学,又何以知晓我的名号呢。”

唐奕一滞...总不能说我精读宋史知道你和范仲淹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吧...

搜肠刮肚想了半天,编出一个理由

“小子虽身在市井却从小喜欢听闻一些朝堂上的趣事。景佑三年,师父不满吕相专权,被罢黜之时,先生与师父同出同进,早就被百姓传为了佳话。先生之名也早就记在小子心里了。”

尹洙深深的看了唐奕一眼,显然这小子没有说实话。他号河南先生的事情,也只在一些少数的文坛旧友之间流传。显有人知晓。要是听一些京师趣事知道自己的名声,那也应该只道他是尹师鲁罢了。一个不喜文教却知道他文号的少年,能不奇怪吗?

但尹洙也不说破,和声道:“因为你喜观朝局,所以才对天下大势分析的那么透彻吗?”

唐奕一囧,不知道为何,面对范仲淹他还能忽悠几句,但是对上这尹师鲁....他总有种被其看穿的感觉。

他哪里知道,尹洙为人极为细腻,就算范仲淹有些拿不准的事情,都要找他商量,而且尹洙每每都能给出让范都十分信服的答案。

“光看朝局还是看不出什么的,毕竟小子也只是个普通人。但是同时小子也是个商人,用商人的利论、再加上亲眼所见的大宋民情。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些思考。”

尹洙莞尔一笑“既然你对朝局之事如些上心,又为何对孔儒之道兴趣缺缺呢?”

唐奕心说,上次范仲淹也问过,但是被他用辞官的事给扯过去了,看来这回是逃不掉了。

“在回答先生之前,小子想问您一个问题。”

“只管问来”

“儒学到底是什么?”

尹洙一滞!唐奕的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大。沉吟片刻尹洙用八个字来回答唐奕。

“圣人之学,治世之道。”

“好一个圣人之学,治世之道!”

尹洙反问:“怎么大郎认为不对?”

唐奕摇了摇头,“小子对儒学并无深见,不敢说对不对。”

“但是小子觉得,诸子百家、孔孟之学,乃至佛学道究都只是一种精神,或者学是信仰。”

“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尹洙喃喃的回味着唐奕的话,逐渐的眼前不由一亮!

“精辟!”尹洙难掩激情,声调高了儿分。似是牵动了病处一时之间竟细汗遍布不禁皱眉。

“先生,保重身体....”唐奕连忙关心。

尹洙吃力的一摆手,“无妨....”

唐奕这才注意到尹洙手指关节异于常人,又红又肿。

“精神,信仰”尹洙重复着这四字,“想不到大唐只用四字就把天下之学通通概括!”

说完不禁一叹“只惜我以是存殁之时,不然定和范履霜争一争你这个学生。”

唐奕不难居傲,连忙道:“先生缪赞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