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孽缘
位于长安城西南角的永和坊,虽有坊名,其实已经是长安比较偏僻的地区,屋舍破旧,居民稀少,还有不少荒地。白三秀远远往院子里望了一眼,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分拣药材。那女人虽然年岁不大,但两鬓已是斑白,自那脸上的沟壑,完全可以想见几年间她内心承受的痛苦。
轻叹了一口气,白三秀敛起情绪,叩了叩敞开的门扉。
“请问是于婶儿吗?”
女人闻声抬起头,“你是?”
“我是回春堂的宋大夫介绍来的,听说您这药材干净又不贵,想买点常用的回去做药膳。”
“请进,快请进。”
选好了党参、当归、五味子之类的药材后,白三秀坐下和于婶拉起了家常。从今年收成聊到了药材涨价,从一块声讨奸商扯到了邻里家常。
“你买这么多药材,用量可不小啊,是在哪家府上做事吗?”于婶问。
“我在北里做厨娘。”
“北里?”于婶愣了一下。
“嗯,北里华月楼。其实这次来找您,除了买药材,还想问点事。”
于婶的眼神变得警惕起来,“你是官府的人?”声音也一下子尖锐了。
“不不,我真的是厨娘。您要是不想说也没关系,这到饭点了,要不先吃点儿吧?我带了些自己做的点心给您。”
白三秀自篮中取出两个油纸包递过去,女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下来。打开纸包一看,是玉梁糕和焦塠,都是上元前后流行的小吃。
于婶看着糕点好一会儿,才沉默地吃了起来,很快便眼泪长流。白三秀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她一块儿吃。吃完之后,于婶擦了擦眼睛,主动发问,仍有些哽咽:“你想问什么?”
“北里刚发生的惨案,您应该也听说了。去世的姑娘对我有恩,我自外乡来长安,是她收留了我,所以我想找出凶手,为她报仇。”
“你想知道什么?当年长安县也来问过很多次,我知道的都说了。”
“我想请教……刘姑娘当年是否和哪位达官显贵有过往来?”
于婶浑身一震。
刘甜儿正是当年连环杀人案中第四名受害者。她家做点药材生意,一直稳定给城中几家药铺、医堂送货。她离奇被杀后不久,其父也悲痛成疾去世了,只剩下母亲于氏一人艰辛谋生。
“你今年多大了?”
“呃,我……”
“如果甜儿没出事,她应该比你年长些……”于婶缓声道,“你既然在北里做事,想必不会像她那么傻,相信权贵的甜言蜜语,说要娶她进门的谎言。那男人大她那么多,就是故意欺她年幼不懂事!哄得她,哄得她……”
“您说的,可是梁王?”
于婶一怔,随即眼中盈满怨愤的怒火。“你怎么知道?就是他,梁王李钢!”
“这件事,您当年没有告诉县衙的人吧。”
“事关我女儿的名声,我怎么能轻易对外人言?何况当时她已经被孩他爹带回家来,和梁王断干净了。你为何会知道他,是有什么线索吗?”
“没有没有,您别激动。”怕于氏冲动,白三秀连忙道,“现在只是排查,您说年纪比较大,我就想到了梁王。您放心,刘姑娘的事我不会对县衙的人说的,不过现在有位大理寺的大人在帮忙调查,希望您能同意我告诉他这件事。”
于婶想了想,最终轻轻点头。
昏日西垂,白三秀心不在焉地牵着小毛驴,穿过大半个长安城,回到北里。她先回华月楼放下药材,正要再出门,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去找十娘。
要说打听达官显贵的身世经历,秘辛癖好,北里的鸨娘绝对是优秀人选。在平康坊这种风月场、销金窟摸爬滚打数十年,最后能够立足,独立经营一栋小楼,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长安城那些贵人们的事,就没有十娘不知道的。
“有事?”
看白三秀进得门来,十娘挂着脸,冷冷招呼一声。赵秋霁出了事,本就折损一员大将,华月楼又被万年县勒令闭门数日,这其间的损失,不用拨算盘她都知道。因此近几日,她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我想问……”
“哎哟,你怎么又想问。不是刚问过秋霁的身世?为了你家李司直,整天缠着老娘问问问,他本人都没你积极。”
白三秀刚张嘴起个头,就被十娘呛了一顿,她也不恼,索性就顺着十娘的话道:“所以这回我想问问司直本人。”
“怎么,看上人家了?”
白三秀也不反驳,笑笑不说话。
“你嘛,想想就算了。虽然他是个孤儿,如今好歹也算慕容家的人,别以为慕容家那个小公子给你几个笑脸,你就真是人家朋友了。”
语气虽然冲,但话是实在话。白三秀点点头,“我就是好奇。”
“其实也没啥说的。就是他当年流落街头的时候,被慕容恪的爷爷遇见,觉得怪可怜的,就带回了府。后来发现他人挺聪明,还读过书,就当那小公子的陪读,再后来就索性收为义子了。”
“他不是长安人?怎么会在街上流浪呢?”
“应该不是吧!当时问他,他说是长安的,可是根本找不到家里人,慕容家只当他病糊涂了。现在过了这么多年,也就没人再问,只道是大理寺的才隽,又有慕容家的关系,仕途还是挺顺畅的。虽然因为出身,世家的千金看不上他,但对于一般官员的闺女来说,可就是如意郎君了。你献殷勤可以,心里最好有数,别当真了。”
“嗯,我记下了,谢谢十娘。”
自十娘处出来,天色已晚,白三秀便准备晚膳去了。次日一大早,赶在卯时前把李琭堵在了府门口。
“三秀姑娘?你有什么事吗?”李琭对她这么早就来报到有些意外,但态度还是很平淡,不温不火。两人好歹算是一起查过案,他的反应确实稍显冷淡,但以二人的身份而言,李琭还是很客气了。
“我问过十娘了,小姐的母亲曾和梁王有过一段情,所以那个小金锁,很有可能是梁王所赠。”
“原来如此。”
“我还去问了连环案中其他受害者的家眷,刘甜儿的母亲告诉我,刘姑娘也曾与梁王有过往来。虽然另外两家不愿多说,但从已知情况看,几名受害者之间的关联,会不会就是梁王的人际关系,甚至是梁王本人?司直你觉得呢?”
“或许。”
“噢,刘姑娘的事,还请司直保密。”
“好。”
“那司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琭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道:“三秀姑娘,谢谢你的线索。金锁的售卖记录,我已经请万年县去核查,现在赵姑娘的身世也明了了,县衙那边应该很快会有进展。你不必担心。”
白三秀又不傻,当然听得出他的言下之意,是查案有官府专门负责,用不着她操这闲心。
“可是……”
“司直大人!”
她正想再挣扎一下,忽然远远传来一声呼喊。很快那马蹄声就到了跟前,说什么来什么,这匆匆赶来的人,正是万年县尉徐朝宗。
(本章完)
位于长安城西南角的永和坊,虽有坊名,其实已经是长安比较偏僻的地区,屋舍破旧,居民稀少,还有不少荒地。白三秀远远往院子里望了一眼,一个中年妇女正在分拣药材。那女人虽然年岁不大,但两鬓已是斑白,自那脸上的沟壑,完全可以想见几年间她内心承受的痛苦。
轻叹了一口气,白三秀敛起情绪,叩了叩敞开的门扉。
“请问是于婶儿吗?”
女人闻声抬起头,“你是?”
“我是回春堂的宋大夫介绍来的,听说您这药材干净又不贵,想买点常用的回去做药膳。”
“请进,快请进。”
选好了党参、当归、五味子之类的药材后,白三秀坐下和于婶拉起了家常。从今年收成聊到了药材涨价,从一块声讨奸商扯到了邻里家常。
“你买这么多药材,用量可不小啊,是在哪家府上做事吗?”于婶问。
“我在北里做厨娘。”
“北里?”于婶愣了一下。
“嗯,北里华月楼。其实这次来找您,除了买药材,还想问点事。”
于婶的眼神变得警惕起来,“你是官府的人?”声音也一下子尖锐了。
“不不,我真的是厨娘。您要是不想说也没关系,这到饭点了,要不先吃点儿吧?我带了些自己做的点心给您。”
白三秀自篮中取出两个油纸包递过去,女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下来。打开纸包一看,是玉梁糕和焦塠,都是上元前后流行的小吃。
于婶看着糕点好一会儿,才沉默地吃了起来,很快便眼泪长流。白三秀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陪她一块儿吃。吃完之后,于婶擦了擦眼睛,主动发问,仍有些哽咽:“你想问什么?”
“北里刚发生的惨案,您应该也听说了。去世的姑娘对我有恩,我自外乡来长安,是她收留了我,所以我想找出凶手,为她报仇。”
“你想知道什么?当年长安县也来问过很多次,我知道的都说了。”
“我想请教……刘姑娘当年是否和哪位达官显贵有过往来?”
于婶浑身一震。
刘甜儿正是当年连环杀人案中第四名受害者。她家做点药材生意,一直稳定给城中几家药铺、医堂送货。她离奇被杀后不久,其父也悲痛成疾去世了,只剩下母亲于氏一人艰辛谋生。
“你今年多大了?”
“呃,我……”
“如果甜儿没出事,她应该比你年长些……”于婶缓声道,“你既然在北里做事,想必不会像她那么傻,相信权贵的甜言蜜语,说要娶她进门的谎言。那男人大她那么多,就是故意欺她年幼不懂事!哄得她,哄得她……”
“您说的,可是梁王?”
于婶一怔,随即眼中盈满怨愤的怒火。“你怎么知道?就是他,梁王李钢!”
“这件事,您当年没有告诉县衙的人吧。”
“事关我女儿的名声,我怎么能轻易对外人言?何况当时她已经被孩他爹带回家来,和梁王断干净了。你为何会知道他,是有什么线索吗?”
“没有没有,您别激动。”怕于氏冲动,白三秀连忙道,“现在只是排查,您说年纪比较大,我就想到了梁王。您放心,刘姑娘的事我不会对县衙的人说的,不过现在有位大理寺的大人在帮忙调查,希望您能同意我告诉他这件事。”
于婶想了想,最终轻轻点头。
昏日西垂,白三秀心不在焉地牵着小毛驴,穿过大半个长安城,回到北里。她先回华月楼放下药材,正要再出门,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去找十娘。
要说打听达官显贵的身世经历,秘辛癖好,北里的鸨娘绝对是优秀人选。在平康坊这种风月场、销金窟摸爬滚打数十年,最后能够立足,独立经营一栋小楼,都是人精中的人精,长安城那些贵人们的事,就没有十娘不知道的。
“有事?”
看白三秀进得门来,十娘挂着脸,冷冷招呼一声。赵秋霁出了事,本就折损一员大将,华月楼又被万年县勒令闭门数日,这其间的损失,不用拨算盘她都知道。因此近几日,她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我想问……”
“哎哟,你怎么又想问。不是刚问过秋霁的身世?为了你家李司直,整天缠着老娘问问问,他本人都没你积极。”
白三秀刚张嘴起个头,就被十娘呛了一顿,她也不恼,索性就顺着十娘的话道:“所以这回我想问问司直本人。”
“怎么,看上人家了?”
白三秀也不反驳,笑笑不说话。
“你嘛,想想就算了。虽然他是个孤儿,如今好歹也算慕容家的人,别以为慕容家那个小公子给你几个笑脸,你就真是人家朋友了。”
语气虽然冲,但话是实在话。白三秀点点头,“我就是好奇。”
“其实也没啥说的。就是他当年流落街头的时候,被慕容恪的爷爷遇见,觉得怪可怜的,就带回了府。后来发现他人挺聪明,还读过书,就当那小公子的陪读,再后来就索性收为义子了。”
“他不是长安人?怎么会在街上流浪呢?”
“应该不是吧!当时问他,他说是长安的,可是根本找不到家里人,慕容家只当他病糊涂了。现在过了这么多年,也就没人再问,只道是大理寺的才隽,又有慕容家的关系,仕途还是挺顺畅的。虽然因为出身,世家的千金看不上他,但对于一般官员的闺女来说,可就是如意郎君了。你献殷勤可以,心里最好有数,别当真了。”
“嗯,我记下了,谢谢十娘。”
自十娘处出来,天色已晚,白三秀便准备晚膳去了。次日一大早,赶在卯时前把李琭堵在了府门口。
“三秀姑娘?你有什么事吗?”李琭对她这么早就来报到有些意外,但态度还是很平淡,不温不火。两人好歹算是一起查过案,他的反应确实稍显冷淡,但以二人的身份而言,李琭还是很客气了。
“我问过十娘了,小姐的母亲曾和梁王有过一段情,所以那个小金锁,很有可能是梁王所赠。”
“原来如此。”
“我还去问了连环案中其他受害者的家眷,刘甜儿的母亲告诉我,刘姑娘也曾与梁王有过往来。虽然另外两家不愿多说,但从已知情况看,几名受害者之间的关联,会不会就是梁王的人际关系,甚至是梁王本人?司直你觉得呢?”
“或许。”
“噢,刘姑娘的事,还请司直保密。”
“好。”
“那司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琭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道:“三秀姑娘,谢谢你的线索。金锁的售卖记录,我已经请万年县去核查,现在赵姑娘的身世也明了了,县衙那边应该很快会有进展。你不必担心。”
白三秀又不傻,当然听得出他的言下之意,是查案有官府专门负责,用不着她操这闲心。
“可是……”
“司直大人!”
她正想再挣扎一下,忽然远远传来一声呼喊。很快那马蹄声就到了跟前,说什么来什么,这匆匆赶来的人,正是万年县尉徐朝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