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七年过去,宝儿和贝儿七岁了,路瑶三个儿子也陆续成亲,孙子孙女也呱呱落地。
路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日里不是教养两个女儿,就是和几个儿媳聊聊天,含饴弄孙,日子也过的平淡幸福。
大儿媳是汤世子夫人所出的嫡女汤婉容。
二儿媳是依莲,郑和的二姐。
三儿媳则是乐安县主的女儿。
丁胡俊也娶妻了,娶了路菁所出的女儿,太子的长女,江都郡主。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因涉嫌谋反,朱元璋下旨赐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死,时年七十七,其家属七十余人皆诛。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封众皇子为庆王、权为宁王、楩为岷王、橞为谷王、松为韩王、模为沈王、楹为安王、桱为唐王、栋为郢王、为伊王。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豫王桂改封代王、汉王横改封肃王、卫王植改封辽王。
四月,皇太子卒,年三十九。
八月,葬太子于马皇后陵之右,谥曰懿文。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署于朝门外,东西向,惟三法司仍太平门外。
九月,庚寅,册立皇第三孙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逝。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享年七十岁。
朱标次子,朱允炆上位,改元建文帝。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路瑶和刘宁交好,所以身份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马励虽然还是锦衣卫首领,但身份也突然敏感了起来,马家的日子也不如之前的松快了。
建文四年,朱棣攻陷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
永乐元年,朱棣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朱棣登基,刘宁也被封为了皇后。
马家也迁往北京,路瑶和刘宁又聚到一起。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路瑶的二儿子和小儿子跟着去了。虽然知道郑和出使西洋会平安回来,可她的儿子能不能平安回来,路瑶没法保证,所以一直都担心着,直接两个儿子都平安回来,路瑶才全然放下了担心。
儿子们都长大了,也有了家庭了,路瑶也尽量不让儿子们有负担,也不干涉孩子们的小家庭,也不会像其它的婆婆那样给儿子塞妾室。
朱棣上位后,对马励很是重用,这个时候马励已经是正一品左都督,路瑶也被封了一命诰命。
马励成天忙着,虽没有妾侍,但陪着路瑶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路瑶也没有让自己闲着,和刘宁一起忙慈善这一块,刘宁是皇后,时间有限,所以慈善这块基本由路瑶负责着。
历史上的徐皇后是永乐五年去世的,所以这段时间,路瑶非常的担心刘宁,虽然她在明朝有了家庭,如今生活也美满幸福,但刘宁对她来说不一样,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她害怕刘宁的离去。
所以路瑶几乎天天朝宫里递牌子,进宫去陪刘宁,别人只知道左都督夫人受皇后宠信,却不知道路瑶这是担心刘宁突然离世了。
“哈哈,路瑶,你怎么那么胆小了。”刘宁笑着路瑶。
这个时候她们都老了,永乐五年路瑶五十九了,刘宁年轻一些四十五岁,但徐皇后是在这一年出世的,路瑶能不担心吗。
“反正你得注意一些。”路瑶道。
刘宁叹了口气,“我其实都觉得自己活够了。”
“你怎么这么想,能活着不是很好吗,而且你现在也不错,皇帝对你也好,那些嫔妃都不是个事。”路瑶道。
刘宁摇头,“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当嫔妃难,当皇后也不容易,成天被嫔妃盯着错处,还得时时提防算计,就怕一个不小心被人算计了。看着风光,可心真累啊。”
路瑶也是知道刘宁的不容易的,后宫那些女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年也是看着刘宁一路走来,朱棣看似对刘宁最好,可他是帝王,也是封建制度下典型的男人,一夫一妻无妾制,那真的很难。
朱棣后代倒有一个一夫一妻的,但不是朱棣。
“走吧,我们出宫看看。”刘宁也不乐意在宫里待着,这几年忙着慈善,是真心在作为的,但身为皇后,她又不能只顾外面不顾宫里,还得防着朱棣被小妖精们勾去了。
徐皇后是在这一年早逝了,而朱棣没有再立后,下一任皇帝也是徐皇后的长子。
但刘宁毕竟不是历史的徐皇后,她不敢保证自己能平安,没有被算计到,不能保证下一任皇帝就是自己的儿子,还得时时提防着自己晚节不保。
所以刘宁只能把慈善这一块交给路瑶,偶尔才能出宫看看。
“皇后呢?”刘宁一出宫,朱棣这里便问起来了。
“回皇上,皇后与马夫人出宫了。”
朱棣皱眉,又出宫了。
“递话给皇后,让皇后早些回宫。”
这边刘宁和路瑶才出了宫,还没有到济善堂,就听到小黄门的传话了。
路瑶无语,“这是第几次了,皇上还是很紧张你的。”
刘宁摇头,“就是犯贱的,你紧张他担心他的时候,他就习惯了,甚至可能还觉得你烦人,但你不理他的时候,他自己就不适应了。”
“到了这把年纪了,他还有这个心,也是好的了。”路瑶道。
“就这样吧。”刘宁道。
“你爱上他了吗?”路瑶问道。
刘宁摇头,“没有,曾经有过心动,但他是那种让人感动不过三秒的人,我已经不抱希望了。都一把年纪了,我也不想这么多了,只要能保住后位,保住儿子的地位就好了。”
在善济堂待了一会,刘宁又跟着路瑶回了家,在马家却见到了朱棣。
刘宁朝着路瑶挑了挑眉,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路瑶却为刘宁高兴,看着刘宁和朱棣离开,路瑶微微一笑,希望大家都能长长久久的,平安到老。
“皇上怎么出宫了?”马车里,刘宁问道。
“你出宫的时间也太长了。”朱棣道。
“只是出来走走。”刘宁微微一笑。
路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每日里不是教养两个女儿,就是和几个儿媳聊聊天,含饴弄孙,日子也过的平淡幸福。
大儿媳是汤世子夫人所出的嫡女汤婉容。
二儿媳是依莲,郑和的二姐。
三儿媳则是乐安县主的女儿。
丁胡俊也娶妻了,娶了路菁所出的女儿,太子的长女,江都郡主。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因涉嫌谋反,朱元璋下旨赐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死,时年七十七,其家属七十余人皆诛。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封众皇子为庆王、权为宁王、楩为岷王、橞为谷王、松为韩王、模为沈王、楹为安王、桱为唐王、栋为郢王、为伊王。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豫王桂改封代王、汉王横改封肃王、卫王植改封辽王。
四月,皇太子卒,年三十九。
八月,葬太子于马皇后陵之右,谥曰懿文。建宗人府、五府、六部、太常司官署于朝门外,东西向,惟三法司仍太平门外。
九月,庚寅,册立皇第三孙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逝。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享年七十岁。
朱标次子,朱允炆上位,改元建文帝。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路瑶和刘宁交好,所以身份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马励虽然还是锦衣卫首领,但身份也突然敏感了起来,马家的日子也不如之前的松快了。
建文四年,朱棣攻陷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
永乐元年,朱棣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朱棣登基,刘宁也被封为了皇后。
马家也迁往北京,路瑶和刘宁又聚到一起。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路瑶的二儿子和小儿子跟着去了。虽然知道郑和出使西洋会平安回来,可她的儿子能不能平安回来,路瑶没法保证,所以一直都担心着,直接两个儿子都平安回来,路瑶才全然放下了担心。
儿子们都长大了,也有了家庭了,路瑶也尽量不让儿子们有负担,也不干涉孩子们的小家庭,也不会像其它的婆婆那样给儿子塞妾室。
朱棣上位后,对马励很是重用,这个时候马励已经是正一品左都督,路瑶也被封了一命诰命。
马励成天忙着,虽没有妾侍,但陪着路瑶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路瑶也没有让自己闲着,和刘宁一起忙慈善这一块,刘宁是皇后,时间有限,所以慈善这块基本由路瑶负责着。
历史上的徐皇后是永乐五年去世的,所以这段时间,路瑶非常的担心刘宁,虽然她在明朝有了家庭,如今生活也美满幸福,但刘宁对她来说不一样,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她害怕刘宁的离去。
所以路瑶几乎天天朝宫里递牌子,进宫去陪刘宁,别人只知道左都督夫人受皇后宠信,却不知道路瑶这是担心刘宁突然离世了。
“哈哈,路瑶,你怎么那么胆小了。”刘宁笑着路瑶。
这个时候她们都老了,永乐五年路瑶五十九了,刘宁年轻一些四十五岁,但徐皇后是在这一年出世的,路瑶能不担心吗。
“反正你得注意一些。”路瑶道。
刘宁叹了口气,“我其实都觉得自己活够了。”
“你怎么这么想,能活着不是很好吗,而且你现在也不错,皇帝对你也好,那些嫔妃都不是个事。”路瑶道。
刘宁摇头,“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的。当嫔妃难,当皇后也不容易,成天被嫔妃盯着错处,还得时时提防算计,就怕一个不小心被人算计了。看着风光,可心真累啊。”
路瑶也是知道刘宁的不容易的,后宫那些女人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些年也是看着刘宁一路走来,朱棣看似对刘宁最好,可他是帝王,也是封建制度下典型的男人,一夫一妻无妾制,那真的很难。
朱棣后代倒有一个一夫一妻的,但不是朱棣。
“走吧,我们出宫看看。”刘宁也不乐意在宫里待着,这几年忙着慈善,是真心在作为的,但身为皇后,她又不能只顾外面不顾宫里,还得防着朱棣被小妖精们勾去了。
徐皇后是在这一年早逝了,而朱棣没有再立后,下一任皇帝也是徐皇后的长子。
但刘宁毕竟不是历史的徐皇后,她不敢保证自己能平安,没有被算计到,不能保证下一任皇帝就是自己的儿子,还得时时提防着自己晚节不保。
所以刘宁只能把慈善这一块交给路瑶,偶尔才能出宫看看。
“皇后呢?”刘宁一出宫,朱棣这里便问起来了。
“回皇上,皇后与马夫人出宫了。”
朱棣皱眉,又出宫了。
“递话给皇后,让皇后早些回宫。”
这边刘宁和路瑶才出了宫,还没有到济善堂,就听到小黄门的传话了。
路瑶无语,“这是第几次了,皇上还是很紧张你的。”
刘宁摇头,“就是犯贱的,你紧张他担心他的时候,他就习惯了,甚至可能还觉得你烦人,但你不理他的时候,他自己就不适应了。”
“到了这把年纪了,他还有这个心,也是好的了。”路瑶道。
“就这样吧。”刘宁道。
“你爱上他了吗?”路瑶问道。
刘宁摇头,“没有,曾经有过心动,但他是那种让人感动不过三秒的人,我已经不抱希望了。都一把年纪了,我也不想这么多了,只要能保住后位,保住儿子的地位就好了。”
在善济堂待了一会,刘宁又跟着路瑶回了家,在马家却见到了朱棣。
刘宁朝着路瑶挑了挑眉,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路瑶却为刘宁高兴,看着刘宁和朱棣离开,路瑶微微一笑,希望大家都能长长久久的,平安到老。
“皇上怎么出宫了?”马车里,刘宁问道。
“你出宫的时间也太长了。”朱棣道。
“只是出来走走。”刘宁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