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鱼的大父作为一名平民百姓带着妻子儿女回了栎阳,看似安于田野,偃旗息鼓了,其实不然。
他生来含着金汤匙,是享受过权势和尊荣的贵族,是跟自己的父兄们一样,不甘于低人一头,既然变法已成,不能改变,那就去适应它。
他自己没去战场,就希望自己的儿孙能上战场。但很可惜,他除了秦鱼的父亲,并没有第二个儿子。秦鱼的大母是名门之后,更是个厉害的,他的后宅被她管的滴水不漏,除了她自己,压根没有一个女人能近他的身。更兼之他因为照顾父亲不近女色,因此,在离开咸阳之前,他身边竟连一个媵妾都没有,更别提子嗣了。等来到栎阳,他眼光高,在咸阳城见惯了好女,自然看不上山野村妇,因此,直到他身死,都只有一个儿子,连一个女儿都没有。
秦鱼不止一次的听她跟自家母亲唠叨,说生那么多干什么?早晚要上战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痛煞人心呐!
秦鱼猜,大母见过在咸阳老宅时曾祖儿孙的惨烈,她自己就不想生孩子,也不让其他女人生,这样,自己就不用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失去至亲的痛苦了。
可是,秦鱼的父亲秦芦终究还是步上了父辈们的后尘。
秦芦从小见惯了父亲脸上的愁苦,听多了母亲一遍一遍的唠叨,心里存着一股子邪火,等二十及冠之后,他背着母亲偷偷的去服军役。
秦人一生是要服满一年军役的。大父的军役被惠文王给免了,但父亲秦芦的军役秦王没说免,没人替秦芦发声,下面的人也就不敢给他免了,他就只能去服军役。但一般这个军役,只要在六十岁之前服完就行,秦芦刚满二十岁就主动去服军役,只能说他是真心的想上战场。
秦芦都已经去县里报上名了,做母亲的就不能出尔反尔的去给他取消掉,否则,是要触犯秦律的。
秦芦只能上战场。
似乎是时来运转了,秦芦十多年来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役,不仅没死,还拿到了军功爵位,不多,但就似一团活水,终于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再起涟漪。
家里的田亩一顷一顷的往上加,宅基地也一圈一圈的扩大,秦大母想让儿子去学室里学习秦律,有军功爵在身,就是以后做一名小吏,也会是升迁很快的那一种。秦国虽然几乎年年都要对外作战,但生活在秦国腹地的秦军家眷们,日子还是很安稳的。况且,秦芦是家中独子,他是可以不用去上战场的。
秦大母是想儿子好好的娶一房媳妇,生三两个孩子,安稳的渡过余生的。但打仗打出血性打出荣耀的秦芦是不愿意的,媳妇他听家里的,娶了,孩子也生了三个,两男一女,够延续血脉了,加上父亲暗中支持,他还是头铁的年年都去战场,所得赏赐和荣誉一分不少的全拿回家里,家里其他琐事一概不管,全交给母妻,而他,只管磨炼武艺杀敌。
但是,荣耀是短暂的。秦芦在一次对韩作战中,不幸中了流矢,虽已经领了不更的爵位,但最终没能救回来,说是发烧烧死的,尸体没有带回来,就地掩埋了。县令亲自上门,给秦家带来了国家给的赏赐——随着爵位提升一级赏赐田宅和丝帛钱币——以及秦芦一直穿着的铠甲,作为他们这些亲人最后的纪念。秦鱼猜,他的父亲应该是死于伤口发炎,没能撑住,就这么死了。
秦芦战死了,失去唯一儿子的秦大父没几天也去了。他终究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不能承受失去独子的痛楚,哭死了。
秦鱼的大母坚持了下来,她不得不振作起来,因为那个时候,秦鱼的母亲正怀着秦鱼,眼看就要临盆了。秦鱼的大母得忙着照顾儿媳,照看年纪还小的孙子孙女们,她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悲伤自己独子的死亡。
等到秦鱼生下来之后,这两个失去儿子失去丈夫的女人就更没有时间去悲戚了,因为秦鱼是早产儿,身体极度的虚弱。
秦鱼的大母知道这是儿媳听闻自己丈夫战死之后,心绪波动太大,伤了自身,导致孩子早产。
据大母回忆说,秦鱼生下来之后,一度停止了呼吸,但每当她们觉着他活不过来的时候,他都能顽强的挣扎着又活了下来。
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孙子,秦家大母是及其喜欢的,她觉着这是自己的儿子又活了过来。因此,即便赢鱼快三岁了,还咿咿呀呀含含糊糊的不会说话,她也没有嫌弃他,仍旧视他为最亲的乖孙儿。
等到秦鱼一朝开窍,不仅会说话了,还能聪颖的快速学习秦字,秦家大母就更喜欢他了。
仗着家里长辈宠爱,秦鱼还是挺能折腾的。
要说先秦时期衣食住行有什么是最让人忍受不了的?
那当然是“食”了。
在秦鱼眼中,食居首位。虽然穿麻衣,住土屋也很难过,但因着他家富足,这些都还可以忍受,只有食物,那是再富足,也改变不了的局限性。
民以食为天是后来的说法,在这个时代,食,可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重要战略物资。
所以,食物,首先能吃,才能追求其他。追求食物是否美味,那是贵族君子的事情,跟黔首们无关。
当然,对秦鱼而言,这个“食”,还要更贵族一些,更有追求一些,对那些地里刨食的黔首们,更是仰望的存在。
秦鱼自己觉着怪冤枉的,他不就是改善一下食物的形态吗?改变一下食物的形态,让它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样不好吗?怎么就成了“穷!奢!极!欲!”“糟!蹋!粮!食!”了?
是,他为了能吃上精细的麦粉,央着家里人特地去都乡里找墨家打造了一台大型石磨,花了家里足足两个金饼,但后来可是全家连主人带奴仆都吃上了没有皮壳的粮食,家里再也没有烧出夹生饭,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两个金饼花的难道不值吗?
是,他为了能吃上发面馒头,故意把揉好的面团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等他自然发酵,但面团发臭长菌斑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更不是他的意愿,做实验哪有一蹴而就第一次就成功的?他不就是多实验了一二三...两个半月吗?都没有超出三个月呢,也就是几十次吧,几十次就成功发酵,做出先秦第一个发面馒头,并成功掌握了面团发酵技术,这可是开创式的壮举,他难道不应该受到鼓励吗?至于在吃热乎乎白软软的馒头之前都要嘀咕一句:“这可是花了整整十瓮的细麦粉才做出来的软饼呢,怕是君子们都吃不到这样软的饼......”吗?
抄近路路过的秦鱼:......
谢谢啊,你们喜欢就好,要是不提我揉了十瓮的面团才做出来就更好了!
还有,他把羊奶密封在坛子里让它自己发酵变成酸奶,这也不行吗?虽然持续浪费了十几瓮都没有出成果,但有馒头的前车之鉴在前头,他们就不能相信他一次,再创造出一个奇迹吗?
但是,家里除了无条件宠爱他的大母,就连自己的母亲竹桑,也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那段时间,秦鱼有些怏怏的不高兴。
家里的羊奶多到喝不完,他就不能......还真不能!羊奶虽然是液体,但只要能入口,就是食物,不能浪费,他们家要是因为秦鱼做酸奶故意把羊乳放到发臭,若是被人看见举报了,说不定就触犯秦律了。
对秦律到底有多么的事无巨细,秦鱼还是有所耳闻的。
至于他们家里为什么会有多余的羊奶给他挥霍,就是里另一个故事了,还得从他出生不久,吃不上饭说起。
他生来含着金汤匙,是享受过权势和尊荣的贵族,是跟自己的父兄们一样,不甘于低人一头,既然变法已成,不能改变,那就去适应它。
他自己没去战场,就希望自己的儿孙能上战场。但很可惜,他除了秦鱼的父亲,并没有第二个儿子。秦鱼的大母是名门之后,更是个厉害的,他的后宅被她管的滴水不漏,除了她自己,压根没有一个女人能近他的身。更兼之他因为照顾父亲不近女色,因此,在离开咸阳之前,他身边竟连一个媵妾都没有,更别提子嗣了。等来到栎阳,他眼光高,在咸阳城见惯了好女,自然看不上山野村妇,因此,直到他身死,都只有一个儿子,连一个女儿都没有。
秦鱼不止一次的听她跟自家母亲唠叨,说生那么多干什么?早晚要上战场,白发人送黑发人,痛煞人心呐!
秦鱼猜,大母见过在咸阳老宅时曾祖儿孙的惨烈,她自己就不想生孩子,也不让其他女人生,这样,自己就不用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失去至亲的痛苦了。
可是,秦鱼的父亲秦芦终究还是步上了父辈们的后尘。
秦芦从小见惯了父亲脸上的愁苦,听多了母亲一遍一遍的唠叨,心里存着一股子邪火,等二十及冠之后,他背着母亲偷偷的去服军役。
秦人一生是要服满一年军役的。大父的军役被惠文王给免了,但父亲秦芦的军役秦王没说免,没人替秦芦发声,下面的人也就不敢给他免了,他就只能去服军役。但一般这个军役,只要在六十岁之前服完就行,秦芦刚满二十岁就主动去服军役,只能说他是真心的想上战场。
秦芦都已经去县里报上名了,做母亲的就不能出尔反尔的去给他取消掉,否则,是要触犯秦律的。
秦芦只能上战场。
似乎是时来运转了,秦芦十多年来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役,不仅没死,还拿到了军功爵位,不多,但就似一团活水,终于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家再起涟漪。
家里的田亩一顷一顷的往上加,宅基地也一圈一圈的扩大,秦大母想让儿子去学室里学习秦律,有军功爵在身,就是以后做一名小吏,也会是升迁很快的那一种。秦国虽然几乎年年都要对外作战,但生活在秦国腹地的秦军家眷们,日子还是很安稳的。况且,秦芦是家中独子,他是可以不用去上战场的。
秦大母是想儿子好好的娶一房媳妇,生三两个孩子,安稳的渡过余生的。但打仗打出血性打出荣耀的秦芦是不愿意的,媳妇他听家里的,娶了,孩子也生了三个,两男一女,够延续血脉了,加上父亲暗中支持,他还是头铁的年年都去战场,所得赏赐和荣誉一分不少的全拿回家里,家里其他琐事一概不管,全交给母妻,而他,只管磨炼武艺杀敌。
但是,荣耀是短暂的。秦芦在一次对韩作战中,不幸中了流矢,虽已经领了不更的爵位,但最终没能救回来,说是发烧烧死的,尸体没有带回来,就地掩埋了。县令亲自上门,给秦家带来了国家给的赏赐——随着爵位提升一级赏赐田宅和丝帛钱币——以及秦芦一直穿着的铠甲,作为他们这些亲人最后的纪念。秦鱼猜,他的父亲应该是死于伤口发炎,没能撑住,就这么死了。
秦芦战死了,失去唯一儿子的秦大父没几天也去了。他终究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不能承受失去独子的痛楚,哭死了。
秦鱼的大母坚持了下来,她不得不振作起来,因为那个时候,秦鱼的母亲正怀着秦鱼,眼看就要临盆了。秦鱼的大母得忙着照顾儿媳,照看年纪还小的孙子孙女们,她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悲伤自己独子的死亡。
等到秦鱼生下来之后,这两个失去儿子失去丈夫的女人就更没有时间去悲戚了,因为秦鱼是早产儿,身体极度的虚弱。
秦鱼的大母知道这是儿媳听闻自己丈夫战死之后,心绪波动太大,伤了自身,导致孩子早产。
据大母回忆说,秦鱼生下来之后,一度停止了呼吸,但每当她们觉着他活不过来的时候,他都能顽强的挣扎着又活了下来。
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孙子,秦家大母是及其喜欢的,她觉着这是自己的儿子又活了过来。因此,即便赢鱼快三岁了,还咿咿呀呀含含糊糊的不会说话,她也没有嫌弃他,仍旧视他为最亲的乖孙儿。
等到秦鱼一朝开窍,不仅会说话了,还能聪颖的快速学习秦字,秦家大母就更喜欢他了。
仗着家里长辈宠爱,秦鱼还是挺能折腾的。
要说先秦时期衣食住行有什么是最让人忍受不了的?
那当然是“食”了。
在秦鱼眼中,食居首位。虽然穿麻衣,住土屋也很难过,但因着他家富足,这些都还可以忍受,只有食物,那是再富足,也改变不了的局限性。
民以食为天是后来的说法,在这个时代,食,可是决定一个国家存亡的重要战略物资。
所以,食物,首先能吃,才能追求其他。追求食物是否美味,那是贵族君子的事情,跟黔首们无关。
当然,对秦鱼而言,这个“食”,还要更贵族一些,更有追求一些,对那些地里刨食的黔首们,更是仰望的存在。
秦鱼自己觉着怪冤枉的,他不就是改善一下食物的形态吗?改变一下食物的形态,让它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样不好吗?怎么就成了“穷!奢!极!欲!”“糟!蹋!粮!食!”了?
是,他为了能吃上精细的麦粉,央着家里人特地去都乡里找墨家打造了一台大型石磨,花了家里足足两个金饼,但后来可是全家连主人带奴仆都吃上了没有皮壳的粮食,家里再也没有烧出夹生饭,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两个金饼花的难道不值吗?
是,他为了能吃上发面馒头,故意把揉好的面团放到温暖潮湿的地方等他自然发酵,但面团发臭长菌斑也不是他能控制的,更不是他的意愿,做实验哪有一蹴而就第一次就成功的?他不就是多实验了一二三...两个半月吗?都没有超出三个月呢,也就是几十次吧,几十次就成功发酵,做出先秦第一个发面馒头,并成功掌握了面团发酵技术,这可是开创式的壮举,他难道不应该受到鼓励吗?至于在吃热乎乎白软软的馒头之前都要嘀咕一句:“这可是花了整整十瓮的细麦粉才做出来的软饼呢,怕是君子们都吃不到这样软的饼......”吗?
抄近路路过的秦鱼:......
谢谢啊,你们喜欢就好,要是不提我揉了十瓮的面团才做出来就更好了!
还有,他把羊奶密封在坛子里让它自己发酵变成酸奶,这也不行吗?虽然持续浪费了十几瓮都没有出成果,但有馒头的前车之鉴在前头,他们就不能相信他一次,再创造出一个奇迹吗?
但是,家里除了无条件宠爱他的大母,就连自己的母亲竹桑,也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那段时间,秦鱼有些怏怏的不高兴。
家里的羊奶多到喝不完,他就不能......还真不能!羊奶虽然是液体,但只要能入口,就是食物,不能浪费,他们家要是因为秦鱼做酸奶故意把羊乳放到发臭,若是被人看见举报了,说不定就触犯秦律了。
对秦律到底有多么的事无巨细,秦鱼还是有所耳闻的。
至于他们家里为什么会有多余的羊奶给他挥霍,就是里另一个故事了,还得从他出生不久,吃不上饭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