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坐落在沈府的正中央,唤为“颐养堂”,字体是潇洒大气的行书。还未走进厅堂,就听着里头有沉稳的声音传来“可是阿言回来了。”
沈谦打发了丫鬟婆子去了西院给沈佳言整理行李,就带着沈佳言进了门。
隔间里烧着炭火,暖气扑面而来。佳言将自己的披风褪下,交给珠儿挂了起来,沈老夫人看着那件披风眼神闪了闪,却也没有言语。
佳言快步走到老夫人身前,跪下身道:“祖母,佳言实在不孝,这几年都未能侍奉祖母身边。”
这一句请罪在别人眼里或许太过作秀,确实直击了沈老夫人内心深处的遗憾。
这沈家啊家庭人丁本就稀少,沈老太爷膝下只有两子,其中大儿子沈固去了京师任御医,小儿子沈乔在苏州帮忙打理药铺的生意,因着自己不愿至今仍是未婚,大儿子有一子两女,长子沈谦,长女沈佳言都是已故郑氏所出,次女沈佳词是京师余氏所出。
余氏是沈固上峰给保的媒,成婚五六年了也不说回来看看老夫人,是故老夫人对余氏颇有微词,连带她的女儿沈佳词也不太喜欢。
佳言这句一出,老夫人越发觉得眼前的孙女孝顺可爱,生生的将余氏给比了下去。
老夫人高兴的笑了起来,让佳言近前来好好端详了一番:“去了京师三年,模样性子怎的还没变化,真真是惹人疼呢。”
佳言这下也不依了,撒娇道:“祖母就爱取笑我,哪有什么都没变,郑嬷嬷都说我高了些。”
老夫人侧着头,装作认真打量的模样:“高是没有,却是又胖了些,活脱脱一只小胖松鼠。”
屋子里的人笑成了一团,佳言也憋不住乐了,赖皮的偎进了老夫人怀里:“祖母又打趣我。”这孩子气的举动更是让老夫人开心的不行,三年未见的陌生感也没有了,只觉得眼前的小人儿还是那个自己一手带大的贴心小棉袄。
这么闲聊了许久,老夫人终于是试探的问道:“你父亲可曾说什么时候回来?”
佳言听得这话,脑子里的弦一下绷得紧紧的。
前世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可因她初来乍到,还正是迷茫的时候,对这些人际关系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只答了自己也不知道父亲的打算,本以为是把这事儿推脱了过去,却没想在老夫人那儿留了个凉薄的印象。
她沉吟了一会儿,状似为难的看了看老夫人:“父亲是一直想回来的,还总与我提起姑苏的事情,只是因为家事...”
佳言装作为难的样子便不再出声了:该说的自己都说了,老夫人怎么想就不是自己的事儿了。
这厢老夫人确是想到余氏了。
家事。
还能有什么家事,不就是余氏的事儿么?
这个儿媳妇,她当得可真是妥当。
老夫人眼神闪了闪,也不再多说这件事情,将话题转向了佳言挂在墙角的那件披风。
其实佳言一走来她便注意到了这件披风,只是一直没说,这下终于是问起来了。
佳言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这话一出便羞涩道:“您说这件披风啊。祖母难道忘了,这还是那年我去京师时您亲自给我披上的,虽然去了京师母亲待我极好,也与我置办了许多华贵的衣物,但只怪我是个不会享福的人,偏觉得这件穿着舒适安心。”
她可没有那么愚蠢。
以老夫人的精明,自己要是刻意去说余氏的不好一时半会虽博得了老夫人的同情,可日子一久,老夫人回过头想便会觉得自己不识大体,心眼小。
这般顺带的赞一句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佳言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况且看多了五颜六色的衣裳首饰,觉得这种素雅的反而别致。”
说罢,偷偷抬头看了老夫人一眼:“上次读了些书,颇有些感悟,祖母不会觉得我奇怪吧。“
”不会,佳言怎么样祖母都喜欢。“老夫人搂进了她,笑意布满了整个眼眸。
小孙女不爱其他的衣裳,却偏偏穿着自己给的素色披风,这样孝顺的孩子她怎么能不爱呢。
老夫人正待再说什么,门外忽的传来了洪亮的声音。
“可是阿言回来了?“
厅堂里走进了一个青衣道袍的老者,端的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老夫人也在一旁笑吟吟道:”一听你到了,你祖父就急匆匆的跑了回来,就是你二叔也没这待遇呢。“
佳言赶忙从老夫人怀里走出来,伏下身恭敬的向老太爷请安,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意。
她这话不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看,正主这不就来了。
”我还道阿言去了京师可别染了京师的习性,成天出门打马溜街,没曾想我是白担心了。“
佳言听得这话,趁机道:“孙儿这几日抄写了《道德经》,读到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颇有些不解,这下见到祖父,可算有人可以为我解答一番了。”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老太爷一听是道德经,更来了兴趣,来不及坐下就与佳言讲解起来。
佳言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又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好学的样子更是让老太爷点头。
老太爷这个模样,终于是让佳言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
这也是前世佳言不经意间发现的,老太爷竟是个道教信仰者。
是以她特地抄写了道德经,就是为了投其所好。
“你还临了字,取来我看看。”听佳言说她还抄写了东西,老太爷立马就接话了。
佳言应了一声,让珠儿将字帖取来奉给老太爷。
“不错,可见是用了心的,只是这字还欠些火候,恩,还得勤加联系啊。”老太爷笑着道。
老夫人听了这话却不乐意了,笑嗔到:“你挑什么刺,阿言才七岁,能下功夫去读书实属不易,你这样可小心打击了她的上进心,以后再不愿念书了。”
沈谦打发了丫鬟婆子去了西院给沈佳言整理行李,就带着沈佳言进了门。
隔间里烧着炭火,暖气扑面而来。佳言将自己的披风褪下,交给珠儿挂了起来,沈老夫人看着那件披风眼神闪了闪,却也没有言语。
佳言快步走到老夫人身前,跪下身道:“祖母,佳言实在不孝,这几年都未能侍奉祖母身边。”
这一句请罪在别人眼里或许太过作秀,确实直击了沈老夫人内心深处的遗憾。
这沈家啊家庭人丁本就稀少,沈老太爷膝下只有两子,其中大儿子沈固去了京师任御医,小儿子沈乔在苏州帮忙打理药铺的生意,因着自己不愿至今仍是未婚,大儿子有一子两女,长子沈谦,长女沈佳言都是已故郑氏所出,次女沈佳词是京师余氏所出。
余氏是沈固上峰给保的媒,成婚五六年了也不说回来看看老夫人,是故老夫人对余氏颇有微词,连带她的女儿沈佳词也不太喜欢。
佳言这句一出,老夫人越发觉得眼前的孙女孝顺可爱,生生的将余氏给比了下去。
老夫人高兴的笑了起来,让佳言近前来好好端详了一番:“去了京师三年,模样性子怎的还没变化,真真是惹人疼呢。”
佳言这下也不依了,撒娇道:“祖母就爱取笑我,哪有什么都没变,郑嬷嬷都说我高了些。”
老夫人侧着头,装作认真打量的模样:“高是没有,却是又胖了些,活脱脱一只小胖松鼠。”
屋子里的人笑成了一团,佳言也憋不住乐了,赖皮的偎进了老夫人怀里:“祖母又打趣我。”这孩子气的举动更是让老夫人开心的不行,三年未见的陌生感也没有了,只觉得眼前的小人儿还是那个自己一手带大的贴心小棉袄。
这么闲聊了许久,老夫人终于是试探的问道:“你父亲可曾说什么时候回来?”
佳言听得这话,脑子里的弦一下绷得紧紧的。
前世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可因她初来乍到,还正是迷茫的时候,对这些人际关系更是一窍不通。所以只答了自己也不知道父亲的打算,本以为是把这事儿推脱了过去,却没想在老夫人那儿留了个凉薄的印象。
她沉吟了一会儿,状似为难的看了看老夫人:“父亲是一直想回来的,还总与我提起姑苏的事情,只是因为家事...”
佳言装作为难的样子便不再出声了:该说的自己都说了,老夫人怎么想就不是自己的事儿了。
这厢老夫人确是想到余氏了。
家事。
还能有什么家事,不就是余氏的事儿么?
这个儿媳妇,她当得可真是妥当。
老夫人眼神闪了闪,也不再多说这件事情,将话题转向了佳言挂在墙角的那件披风。
其实佳言一走来她便注意到了这件披风,只是一直没说,这下终于是问起来了。
佳言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这话一出便羞涩道:“您说这件披风啊。祖母难道忘了,这还是那年我去京师时您亲自给我披上的,虽然去了京师母亲待我极好,也与我置办了许多华贵的衣物,但只怪我是个不会享福的人,偏觉得这件穿着舒适安心。”
她可没有那么愚蠢。
以老夫人的精明,自己要是刻意去说余氏的不好一时半会虽博得了老夫人的同情,可日子一久,老夫人回过头想便会觉得自己不识大体,心眼小。
这般顺带的赞一句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佳言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况且看多了五颜六色的衣裳首饰,觉得这种素雅的反而别致。”
说罢,偷偷抬头看了老夫人一眼:“上次读了些书,颇有些感悟,祖母不会觉得我奇怪吧。“
”不会,佳言怎么样祖母都喜欢。“老夫人搂进了她,笑意布满了整个眼眸。
小孙女不爱其他的衣裳,却偏偏穿着自己给的素色披风,这样孝顺的孩子她怎么能不爱呢。
老夫人正待再说什么,门外忽的传来了洪亮的声音。
“可是阿言回来了?“
厅堂里走进了一个青衣道袍的老者,端的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老夫人也在一旁笑吟吟道:”一听你到了,你祖父就急匆匆的跑了回来,就是你二叔也没这待遇呢。“
佳言赶忙从老夫人怀里走出来,伏下身恭敬的向老太爷请安,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意。
她这话不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看,正主这不就来了。
”我还道阿言去了京师可别染了京师的习性,成天出门打马溜街,没曾想我是白担心了。“
佳言听得这话,趁机道:“孙儿这几日抄写了《道德经》,读到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颇有些不解,这下见到祖父,可算有人可以为我解答一番了。”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老太爷一听是道德经,更来了兴趣,来不及坐下就与佳言讲解起来。
佳言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又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好学的样子更是让老太爷点头。
老太爷这个模样,终于是让佳言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
这也是前世佳言不经意间发现的,老太爷竟是个道教信仰者。
是以她特地抄写了道德经,就是为了投其所好。
“你还临了字,取来我看看。”听佳言说她还抄写了东西,老太爷立马就接话了。
佳言应了一声,让珠儿将字帖取来奉给老太爷。
“不错,可见是用了心的,只是这字还欠些火候,恩,还得勤加联系啊。”老太爷笑着道。
老夫人听了这话却不乐意了,笑嗔到:“你挑什么刺,阿言才七岁,能下功夫去读书实属不易,你这样可小心打击了她的上进心,以后再不愿念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