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偏殿内,司马炎与王济在木榻上相对而坐,司马炎执白先行,二人在棋盘上杀的昏天黑地。而在一旁观战的,正是昔日吴国末代国主、如今被封为归命侯的孙皓。
司马炎眉头紧皱,看着棋盘迟迟难以落子。王济是则满面微笑,他将黑子放入棋篓之中,忍不住伸了伸懒腰。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鏖战,终于将一块大龙围住,如今胜券在握,他有理由松懈。转眼看到孙皓目不转睛地看着,似乎也在思索破解之法,当下便与之攀谈起来:“君在南方,何以好剥人面皮?”
孙皓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王济有此一问。作为亡国之君,虽然司马炎对他的待遇很高。然而毕竟是寄人篱下,日常之间遭受屈辱所在皆有。他在江左之时,由于行事暴虐,而这一点经常成为洛中权贵嘲笑他的理由。
他闻言面色不动,双眼却看向棋枰之下,而后冷冷道:“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
王济原本盘膝而坐,一时不慎竟将右脚伸入棋枰之下,这在国君面前乃是大失礼。听到孙皓驳难,不由讪讪地抽回右脚,对着司马炎告起罪来。
司马炎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当下放下手中白子,摆了摆手道:“为政之要,在于宽简。朕即位以来,时时以生民为念,未尝有所懈怠。汝辈当识朕心,勠力同心才对。”
“陛下仁慈,实乃万民之福!”王济听毕,急忙走下木榻,对着司马炎躬身施礼道。
“罢了,这局是朕输了。”司马炎站起身来,笑着看向孙皓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卿能作否?”
孙皓皱了皱眉,自古与人相交,出于尊重,往往称对方为“君”,次一些称之为“卿”,若是用“尔”、“汝”称之,则有居高临下之意,带有羞辱的意味。司马炎如此这般,很明显是和王济站在一起,对他有意无意进行暗讽,当下心中冷笑,施了一礼道:“陛下有命,臣岂敢不遵?”
他倒下一杯酒,轻轻捧到司马炎面前,哄声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司马炎虽然喜欢才华出众之人,却多出于附庸风雅的需要。他实在没想到孙皓张口便给,其文思竟如此敏捷,又听《尔汝歌》中隐隐有不屈之意,当下又羞又愧,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他不由有些感叹。
当初平灭西蜀,安乐公刘禅举家迁来洛阳,父亲司马昭设宴款待蜀汉一干君臣,却闹出了“乐不思蜀”的笑话。那次宴会中,父亲算得上志得意满,因为平蜀之功得以加封晋王。迈向了开创司马家基业的最重要一步。
而如今江左终结在自己手中,面对东吴旧主,自己却始终难以让孙皓心服。
谒者令梁深见状,急忙前趋而上,走到司马炎面前恭敬道:“卫公到了!”
“快快有请!”
孙皓见到司马炎的样子,知道自己是该离开了。自从“泥头入洛”,他就是政治上的吉祥物,用来安慰东吴旧臣。毕竟他若不投降,那些世家们理论上就要为他死节。可江东四州四十三郡,又有几人能为自己死节?
这些年来,那些吴郡那些世家们应该恨死自己了吧?
所以他现在从不参与大晋朝廷上的事物,能够安稳度过余生,对于他来说已是莫大的幸运。此时此刻,他轻声道:“陛下既然与大臣有要事相商,且容臣告退。”
司马炎并没有多作挽留,对于孙皓此人,他其实从内心上是敬佩的。虽然如今已是自己的阶下囚,可孙皓在江左的时候,对各大世家是予取予求。
而他呢?只能在与各大世家的无限妥协中保持微妙的平衡。
只有皇帝才能了解皇帝,所以他明白孙皓为何会如此残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让他处于孙皓的位置,也未必能比孙皓做得更好。要么在与臣下的博弈中逐渐失势,如当初刘汉与曹魏一般,被臣下取代;要么就是在不停的杀戮中共同走向毁灭。
抬头看到尚书令卫瓘已走入殿中,当下便放下心思,认真思考起太子的事情来。他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对于当前的局面,想要善了已是千难万难。
可是若无底气,他如何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群臣对抗?
他喃喃道:“皇弟呀皇弟,事已至此,你又何必执着?为兄既然能够击败你一次,就能够击败你两次。我司马氏既然已经坐拥天下,又何必再兄弟阋墙?”
卫瓘却不知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胸中早已翻江倒海,当下洪声道:“臣尚书令卫瓘,见过皇帝陛下!”
话音刚落,他才发现又有数人陆陆续续走入大殿,其中不但有中书省荀勖、张华,尚书省山涛、魏舒,还有御史台冯紞,加上已经在座的侍中王济,朝廷三省一台长官已悉数到齐。考虑到上次朝会上的争执,他隐隐感觉到,这次只怕只怕要在齐王的问题上摊牌了。
君臣落座已毕,司马炎看了看众人,不由叹了口气,满怀悲痛道:“朕欲齐王乃一母同胞,这些年来齐王亦是朕之股肱。如今齐王复出,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安置?”
“大晋基业肇自景帝,先帝在时,亦每每有言,此景帝之天下也。然则天命有归,陛下继承父祖遗愿,平凉灭吴一统天下,有大功于社稷,虽景帝复生亦无私授之理,而况于齐王乎?”
尚书左仆射山涛拖着病体,对着司马炎施了一礼,首先说道。
“山公所言极是,臣附议!”
御史大夫冯紞见状,当下便道:“齐王虽贵,亦份属臣子。如今京师诸王尽已就藩,陛下当下诏督促齐王早日返回封地。如此则君臣相安,大晋亦无内争之患。”
“陛下,万万不可!”
作为门下省侍中的王济却在此时跳了出来,激动道:“齐王这些年来克己复礼,尽收朝野之望。若陛下就此让齐王返回封地,不但会让天下人知道陛下容人,更会由此撕裂朝政,让诸多朝臣对陛下离心离德。以臣观之,当效仿伊尹、周公,授予齐王执政之位,外示天下以宽,内成兄弟之美。若如此,则我大晋再无后顾之忧!”
司马炎瞥向王济,眼中闪过一丝严厉,却将眼睛看向了张华,柔声道:“茂先,你以为呢?”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张华,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年张华在陛下的心目中地位太重。当初伐吴之役,正是张华一言以决,才让陛下下定最后的决心。张华的意见,无疑会在天平的一端加上极大的砝码,让天平得到极大的倾斜。
张华却面无波澜,洪声道:“臣以为,齐王是走是留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有无治国之能。”
——〇〇〇——
张韬在虞圆的陪同下刚刚走入“鹊桥仙”,便被掌柜唐愚悄悄拉在一边,低声道:“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让外人知道酒楼是少主的产业。方才有一人自称石崇,指名道姓要见少主,说他在二楼‘乙’字房等待少主有要事相商。”
“石崇么?知道是早晚的事情,唐掌柜也无须惊慌。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啊!由此也说明酒楼确实已将名气打出去了,让有些人不得不重视。”
张韬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他隐隐能够猜测到石崇的来意。如今每月十台摆钟都是定时给他,二人则有数月未曾见面了。
石崇此来,多数与“醉花楼”有关。
醉花楼的“三绝”,除了“花”外,其余两绝都已不算优势。毕竟鹊桥仙的“酒”如今已是洛阳城公认的醇厚,而鹊桥仙的“楼”虽然稍逊一筹,却有“炒菜”这一吸金利器的加持,胜在了新鲜。
他当下也不多说,让虞圆帮助唐愚打理酒楼,自己则缓缓朝二楼走去。路过“甲”字房时,却见到两位黑衣大汉站立在门外虎视眈眈,当下不由摇了摇头。
“甲”字房中住着的是他“鹊桥仙”的大主顾——第二代郎陵郡公何邵。
听说这位何邵还是当今皇帝的发小,自从住进“鹊桥仙”,花钱从来眼都不眨一下。之前还听说他老爹何曾每顿饭都要花费万钱,而他则完美继承了老爹的特征,在“吃”这一道上精益求精。
这不,酒楼的菜式基本都已被他尝了一遍。就是目前许多尚不具备食材基础的菜式也被他提前订了下来,甚至愿意主动提供食材,以期待早日品尝到精美的菜肴。
眼前这个架势,怕是又在房中会客,毕竟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往来皆是达官贵人。
张韬当下也不理会,走到“乙”字号房间推门走了进去。
此时石崇叫了一壶美酒、几个小菜,跪坐在席上不停拍打着大腿,嘴中哼着小曲,眼中则观看着两位少女的舞蹈,满脸陶醉。
当然,这两位少女乃是他的家伎。
见到张韬走了进来,他不由站起身子,急匆匆将之拉入席中,轻声道:“阿韬真是叫我好等!”
张韬心中大汗,这个石崇还真是不怕生,自己与他见了不过区区三两面,好像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人了。当下依势坐了下来,别有意味地问道:“石常侍莫非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石崇微微一愣,突然间恍然大悟,当下摆了摆手道:“阿韬莫非以为我会为了醉花楼出头么?”
“那不是你二兄的产业……”
石崇苦笑道:“若换成是旁人,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知道这鹊桥仙是你的产业,我石崇又怎么会做伤害朋友的事情?”
“朋……朋友……”
张韬顿时瞠目结舌,石崇此人在后世的名气比大晋的许多皇帝还要大,而给他带来名气的就是毫无节制的炫富。再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从身边人身上也逐渐了解到石崇的性格。
很明显,这个人是很豪爽的。
但若是有人以为他是个好心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寒门出身,最终却富可敌国,若没有狠厉的手段,如何能够做到那一步?
这种人,外放的时候却要与自己辞行,这让他很是不解。
石崇哈哈大笑道:“阿韬你又何必怀疑,你虽然只是垂髫之年,论起聪慧,这大晋不作第二人想。我石崇三十余年来所见少年何止千百,却从无一人能够在格物致知上及你万一。”
他挥了挥手,示意家伎退出房间,而后扶着张韬双肩,郑重其事道:“从第一面起,我就知你的心智远在同龄人之上,足以与崇平辈论交。更何况崇虽不才,亦非忘恩负义之人,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已让我赚足了回报。醉花楼虽是我二兄的产业,他技不如你,我亦无话可说。只可惜,你这鹊桥仙开业的时候不曾知会于我……否则的话,我定会参股!”
张韬见到石崇似乎对自己披肝沥胆,将一众心事讲与自己知道,却是更加迷糊。因为石崇是个毫无疑问的聪明人,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从来不会做交浅言深的事情。若是他们做了,也必然是看到了更大的利益,以此来取信于人。
他们的掏心掏肺,都是垂钓的“诱饵”,等待目标的上钩。
想到这里,他有意岔开话题,轻轻道:“方才石常侍说前来与我辞行,却不知此番外放到何处为官?”
“陛下旨意,拜我为交趾采访使,择日上任。”
“啥?交……交趾?”
司马炎眉头紧皱,看着棋盘迟迟难以落子。王济是则满面微笑,他将黑子放入棋篓之中,忍不住伸了伸懒腰。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鏖战,终于将一块大龙围住,如今胜券在握,他有理由松懈。转眼看到孙皓目不转睛地看着,似乎也在思索破解之法,当下便与之攀谈起来:“君在南方,何以好剥人面皮?”
孙皓微微一愣,似乎没想到王济有此一问。作为亡国之君,虽然司马炎对他的待遇很高。然而毕竟是寄人篱下,日常之间遭受屈辱所在皆有。他在江左之时,由于行事暴虐,而这一点经常成为洛中权贵嘲笑他的理由。
他闻言面色不动,双眼却看向棋枰之下,而后冷冷道:“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
王济原本盘膝而坐,一时不慎竟将右脚伸入棋枰之下,这在国君面前乃是大失礼。听到孙皓驳难,不由讪讪地抽回右脚,对着司马炎告起罪来。
司马炎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当下放下手中白子,摆了摆手道:“为政之要,在于宽简。朕即位以来,时时以生民为念,未尝有所懈怠。汝辈当识朕心,勠力同心才对。”
“陛下仁慈,实乃万民之福!”王济听毕,急忙走下木榻,对着司马炎躬身施礼道。
“罢了,这局是朕输了。”司马炎站起身来,笑着看向孙皓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卿能作否?”
孙皓皱了皱眉,自古与人相交,出于尊重,往往称对方为“君”,次一些称之为“卿”,若是用“尔”、“汝”称之,则有居高临下之意,带有羞辱的意味。司马炎如此这般,很明显是和王济站在一起,对他有意无意进行暗讽,当下心中冷笑,施了一礼道:“陛下有命,臣岂敢不遵?”
他倒下一杯酒,轻轻捧到司马炎面前,哄声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司马炎虽然喜欢才华出众之人,却多出于附庸风雅的需要。他实在没想到孙皓张口便给,其文思竟如此敏捷,又听《尔汝歌》中隐隐有不屈之意,当下又羞又愧,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他不由有些感叹。
当初平灭西蜀,安乐公刘禅举家迁来洛阳,父亲司马昭设宴款待蜀汉一干君臣,却闹出了“乐不思蜀”的笑话。那次宴会中,父亲算得上志得意满,因为平蜀之功得以加封晋王。迈向了开创司马家基业的最重要一步。
而如今江左终结在自己手中,面对东吴旧主,自己却始终难以让孙皓心服。
谒者令梁深见状,急忙前趋而上,走到司马炎面前恭敬道:“卫公到了!”
“快快有请!”
孙皓见到司马炎的样子,知道自己是该离开了。自从“泥头入洛”,他就是政治上的吉祥物,用来安慰东吴旧臣。毕竟他若不投降,那些世家们理论上就要为他死节。可江东四州四十三郡,又有几人能为自己死节?
这些年来,那些吴郡那些世家们应该恨死自己了吧?
所以他现在从不参与大晋朝廷上的事物,能够安稳度过余生,对于他来说已是莫大的幸运。此时此刻,他轻声道:“陛下既然与大臣有要事相商,且容臣告退。”
司马炎并没有多作挽留,对于孙皓此人,他其实从内心上是敬佩的。虽然如今已是自己的阶下囚,可孙皓在江左的时候,对各大世家是予取予求。
而他呢?只能在与各大世家的无限妥协中保持微妙的平衡。
只有皇帝才能了解皇帝,所以他明白孙皓为何会如此残暴。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让他处于孙皓的位置,也未必能比孙皓做得更好。要么在与臣下的博弈中逐渐失势,如当初刘汉与曹魏一般,被臣下取代;要么就是在不停的杀戮中共同走向毁灭。
抬头看到尚书令卫瓘已走入殿中,当下便放下心思,认真思考起太子的事情来。他如今已是骑虎难下,对于当前的局面,想要善了已是千难万难。
可是若无底气,他如何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群臣对抗?
他喃喃道:“皇弟呀皇弟,事已至此,你又何必执着?为兄既然能够击败你一次,就能够击败你两次。我司马氏既然已经坐拥天下,又何必再兄弟阋墙?”
卫瓘却不知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胸中早已翻江倒海,当下洪声道:“臣尚书令卫瓘,见过皇帝陛下!”
话音刚落,他才发现又有数人陆陆续续走入大殿,其中不但有中书省荀勖、张华,尚书省山涛、魏舒,还有御史台冯紞,加上已经在座的侍中王济,朝廷三省一台长官已悉数到齐。考虑到上次朝会上的争执,他隐隐感觉到,这次只怕只怕要在齐王的问题上摊牌了。
君臣落座已毕,司马炎看了看众人,不由叹了口气,满怀悲痛道:“朕欲齐王乃一母同胞,这些年来齐王亦是朕之股肱。如今齐王复出,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安置?”
“大晋基业肇自景帝,先帝在时,亦每每有言,此景帝之天下也。然则天命有归,陛下继承父祖遗愿,平凉灭吴一统天下,有大功于社稷,虽景帝复生亦无私授之理,而况于齐王乎?”
尚书左仆射山涛拖着病体,对着司马炎施了一礼,首先说道。
“山公所言极是,臣附议!”
御史大夫冯紞见状,当下便道:“齐王虽贵,亦份属臣子。如今京师诸王尽已就藩,陛下当下诏督促齐王早日返回封地。如此则君臣相安,大晋亦无内争之患。”
“陛下,万万不可!”
作为门下省侍中的王济却在此时跳了出来,激动道:“齐王这些年来克己复礼,尽收朝野之望。若陛下就此让齐王返回封地,不但会让天下人知道陛下容人,更会由此撕裂朝政,让诸多朝臣对陛下离心离德。以臣观之,当效仿伊尹、周公,授予齐王执政之位,外示天下以宽,内成兄弟之美。若如此,则我大晋再无后顾之忧!”
司马炎瞥向王济,眼中闪过一丝严厉,却将眼睛看向了张华,柔声道:“茂先,你以为呢?”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张华,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年张华在陛下的心目中地位太重。当初伐吴之役,正是张华一言以决,才让陛下下定最后的决心。张华的意见,无疑会在天平的一端加上极大的砝码,让天平得到极大的倾斜。
张华却面无波澜,洪声道:“臣以为,齐王是走是留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有无治国之能。”
——〇〇〇——
张韬在虞圆的陪同下刚刚走入“鹊桥仙”,便被掌柜唐愚悄悄拉在一边,低声道:“不知是谁走露了风声,让外人知道酒楼是少主的产业。方才有一人自称石崇,指名道姓要见少主,说他在二楼‘乙’字房等待少主有要事相商。”
“石崇么?知道是早晚的事情,唐掌柜也无须惊慌。这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啊!由此也说明酒楼确实已将名气打出去了,让有些人不得不重视。”
张韬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他隐隐能够猜测到石崇的来意。如今每月十台摆钟都是定时给他,二人则有数月未曾见面了。
石崇此来,多数与“醉花楼”有关。
醉花楼的“三绝”,除了“花”外,其余两绝都已不算优势。毕竟鹊桥仙的“酒”如今已是洛阳城公认的醇厚,而鹊桥仙的“楼”虽然稍逊一筹,却有“炒菜”这一吸金利器的加持,胜在了新鲜。
他当下也不多说,让虞圆帮助唐愚打理酒楼,自己则缓缓朝二楼走去。路过“甲”字房时,却见到两位黑衣大汉站立在门外虎视眈眈,当下不由摇了摇头。
“甲”字房中住着的是他“鹊桥仙”的大主顾——第二代郎陵郡公何邵。
听说这位何邵还是当今皇帝的发小,自从住进“鹊桥仙”,花钱从来眼都不眨一下。之前还听说他老爹何曾每顿饭都要花费万钱,而他则完美继承了老爹的特征,在“吃”这一道上精益求精。
这不,酒楼的菜式基本都已被他尝了一遍。就是目前许多尚不具备食材基础的菜式也被他提前订了下来,甚至愿意主动提供食材,以期待早日品尝到精美的菜肴。
眼前这个架势,怕是又在房中会客,毕竟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往来皆是达官贵人。
张韬当下也不理会,走到“乙”字号房间推门走了进去。
此时石崇叫了一壶美酒、几个小菜,跪坐在席上不停拍打着大腿,嘴中哼着小曲,眼中则观看着两位少女的舞蹈,满脸陶醉。
当然,这两位少女乃是他的家伎。
见到张韬走了进来,他不由站起身子,急匆匆将之拉入席中,轻声道:“阿韬真是叫我好等!”
张韬心中大汗,这个石崇还真是不怕生,自己与他见了不过区区三两面,好像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的人了。当下依势坐了下来,别有意味地问道:“石常侍莫非是来兴师问罪的么?”
石崇微微一愣,突然间恍然大悟,当下摆了摆手道:“阿韬莫非以为我会为了醉花楼出头么?”
“那不是你二兄的产业……”
石崇苦笑道:“若换成是旁人,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可知道这鹊桥仙是你的产业,我石崇又怎么会做伤害朋友的事情?”
“朋……朋友……”
张韬顿时瞠目结舌,石崇此人在后世的名气比大晋的许多皇帝还要大,而给他带来名气的就是毫无节制的炫富。再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从身边人身上也逐渐了解到石崇的性格。
很明显,这个人是很豪爽的。
但若是有人以为他是个好心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寒门出身,最终却富可敌国,若没有狠厉的手段,如何能够做到那一步?
这种人,外放的时候却要与自己辞行,这让他很是不解。
石崇哈哈大笑道:“阿韬你又何必怀疑,你虽然只是垂髫之年,论起聪慧,这大晋不作第二人想。我石崇三十余年来所见少年何止千百,却从无一人能够在格物致知上及你万一。”
他挥了挥手,示意家伎退出房间,而后扶着张韬双肩,郑重其事道:“从第一面起,我就知你的心智远在同龄人之上,足以与崇平辈论交。更何况崇虽不才,亦非忘恩负义之人,这不到一年的时间,已让我赚足了回报。醉花楼虽是我二兄的产业,他技不如你,我亦无话可说。只可惜,你这鹊桥仙开业的时候不曾知会于我……否则的话,我定会参股!”
张韬见到石崇似乎对自己披肝沥胆,将一众心事讲与自己知道,却是更加迷糊。因为石崇是个毫无疑问的聪明人,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从来不会做交浅言深的事情。若是他们做了,也必然是看到了更大的利益,以此来取信于人。
他们的掏心掏肺,都是垂钓的“诱饵”,等待目标的上钩。
想到这里,他有意岔开话题,轻轻道:“方才石常侍说前来与我辞行,却不知此番外放到何处为官?”
“陛下旨意,拜我为交趾采访使,择日上任。”
“啥?交……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