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深夜的时候,能依稀从窗外的雨声里听到有人低声说话。”齐诗雨又喝了一口水,显然在试图压制自己内心的恐慌:“一般来说,要十一二点左右。那个时间我刚刚睡下不久,因为能听到下雨的声音本就睡得不安慰,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古怪的声音吵醒。”
“那是种怎样的声音?”张璇衡捏着笔,迫切的需要更为详细的情报:“都说了什么?声音从什么位置传出?越详细越好——哦对,还有,你家住几楼?”
“我家住一楼……那声音,听不清。”齐小姐无奈的摇摇头;“只有在下大雨的时候,才会出现那种低语声。雨声那么大还关着窗户,本来就不大的低语声被掩盖得很厉害。但感觉上,似乎是从我卧室外面的草地传来的。因为实在不敢出去看,所以也不知道说的准不准确……”
……
从刚刚起,张璇衡便一直装作无意的观察着齐诗雨的神态和各种小动作。
在说刚刚这段话的时候,明显语气变得含糊、加倍迟疑起来,手指也不安的开始轻轻敲打纸杯。
齐诗雨,她有事瞒着我——暗自在心底提醒着自己,张璇衡那一直写个不停的圆珠笔停顿了下来。
委托人肯定听到那低语声的内容了。不告诉我是另有隐情。
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么不方便透露?也罢,有些事情不适合过早追问。
尽管看出了端倪,但张璇衡没有就此点出。
尽管这是他初次和真正的委托人会面,但张璇衡大学时的学习经验也告诉他,干这行一定要做到“不动声色,心里有数”。
“我们先排除这种声音是幻听或错把别人正常交谈、播放语音当成那种不明低语的可能性。你所住的房子,应该有晚上在家的邻居吧?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是否听到这种声音?”张璇衡琢磨片刻,决定如此旁敲侧击的询问一番。
齐诗雨的回答,如同预料一般,是没有问过。此外,她还顺便提到同楼层的邻居一个上夜班,一个是住着岁数大了听力不好的老夫妻。所以一到晚上,在大雨掩盖下的微弱低语声就只有自己这个离声源近的人能听到了。
自然,齐小姐说的时候,顺序非常混乱,基本上想起来哪部分了就补充一下。以上这段描述皆为张璇衡整理她的话后做出的概括。
“好吧,换个话题——下雨的时候,你说感觉外面有人在看着你的卧室,对吧?所以你没真正发现过有可疑人士在那?”觉得这可能和她口中的“跟踪者”是同一人,张璇衡不抱什么希望、却又口吻平静的接着问道。
果不其然,齐诗雨默不作声的点头承认。
只不过,她还如此补充了一句:“我在家时如果碰上下雨,是一定会把所有窗户都拉上窗帘的。这样可以不看到雨景,就不会那么害怕。”
“好了,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张璇衡翻开新的一页笔记,琢磨片刻,终于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问出口:“请问,齐小姐你是因为什么才开始被恐雨症所困的?这种对寻常事物的恐惧一般都有个契机,也许这就和本次事件有关呢?”
人会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恐惧症。恐雨症便是其中之一。
张璇衡在就读刑侦专业的大学时,便学到过两个关于恐雨症的案例。它们的主角分别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和十几岁的小男孩。
那位大叔一下雨就害怕,真实原因是对雷电的恐惧——打雷劈闪通常都和下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会有恐雨症。
至于为何他会害怕下雨可能带来的闪电,根本原因是他曾经倾尽所有家当开了个加油站。而这片区域是雷雨高发区。害怕雷电劈中加油站让自己的家业毁于一旦,催生了这种恐雨症。
而那位小男孩的例子,就更为典型些。
他曾经在雨夜被人贩子追逐,在野外逃了一夜才获救。这种心理阴影让他每次遇到下雨便恐慌不已,总能唤起心底那最为恐惧的记忆。
和那位未曾真的遭到过与下雨相绑定的心理伤痕、只是单纯忧虑过头的大叔比,那位小男孩的恐雨症是典型的“事出有因”。也就是应激性心理障碍。
绝大多数人对寻常事物的恐惧,都是来源于此。
在张璇衡看来,这位齐诗雨小姐就是如此。
“诗雨”——如此有意境的名字,究竟为何从诗雨变成了恐雨呢?
不知她每次被叫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会不会都感到害怕。
她肯定跟自己的治疗师说了自己的恐雨症起源于何处,但他从齐小姐对那低语声有所隐瞒的态度来看,便做好了不会得到回答的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齐诗雨对此真的做了隐瞒。
她稍有沉默,表示不想谈论这部分内容。
“那好,那我们就不谈。”谈到这个地步,张璇衡决定开始结束本阶段谈话,来回翻了一下那巴掌大的笔记本,再次以看似非常普通的友善眼神观察了一下齐小姐的神态:“接下来……谈谈你为什么来找我吧,齐小姐。你都需要我做些什么?”
接下来是谈生意的环节了。需要在确立此次委托的具体目标,在一番协商后签合同交定金。
“我……我想让你帮忙找出是谁在跟踪我。”齐诗雨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没什么底气:“找出那个人后,可能就会解决其他的问题了吧……所有怪事应该都是同一个人干的。”
“我想也是。”虽然其实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但张璇衡也的确是这个思路:“以这个作为切入口,可以有效突破现有局面。正好根据天气预报,7号8号这两天都有大雨。所以从明天开始就可以进行调查了。”
“那……我们具体怎么做?”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行动,齐小姐其实没什么概念,期待着张璇衡这个专业人士拿出一套方案。
“你把住址、公司地址和上下班的作息安排写在这上面,我们明天电话联系。”张璇衡稍有考虑,便撕下一张笔记纸,将纸笔递给了她:“我去拿合同范本。”
“那是种怎样的声音?”张璇衡捏着笔,迫切的需要更为详细的情报:“都说了什么?声音从什么位置传出?越详细越好——哦对,还有,你家住几楼?”
“我家住一楼……那声音,听不清。”齐小姐无奈的摇摇头;“只有在下大雨的时候,才会出现那种低语声。雨声那么大还关着窗户,本来就不大的低语声被掩盖得很厉害。但感觉上,似乎是从我卧室外面的草地传来的。因为实在不敢出去看,所以也不知道说的准不准确……”
……
从刚刚起,张璇衡便一直装作无意的观察着齐诗雨的神态和各种小动作。
在说刚刚这段话的时候,明显语气变得含糊、加倍迟疑起来,手指也不安的开始轻轻敲打纸杯。
齐诗雨,她有事瞒着我——暗自在心底提醒着自己,张璇衡那一直写个不停的圆珠笔停顿了下来。
委托人肯定听到那低语声的内容了。不告诉我是另有隐情。
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这么不方便透露?也罢,有些事情不适合过早追问。
尽管看出了端倪,但张璇衡没有就此点出。
尽管这是他初次和真正的委托人会面,但张璇衡大学时的学习经验也告诉他,干这行一定要做到“不动声色,心里有数”。
“我们先排除这种声音是幻听或错把别人正常交谈、播放语音当成那种不明低语的可能性。你所住的房子,应该有晚上在家的邻居吧?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是否听到这种声音?”张璇衡琢磨片刻,决定如此旁敲侧击的询问一番。
齐诗雨的回答,如同预料一般,是没有问过。此外,她还顺便提到同楼层的邻居一个上夜班,一个是住着岁数大了听力不好的老夫妻。所以一到晚上,在大雨掩盖下的微弱低语声就只有自己这个离声源近的人能听到了。
自然,齐小姐说的时候,顺序非常混乱,基本上想起来哪部分了就补充一下。以上这段描述皆为张璇衡整理她的话后做出的概括。
“好吧,换个话题——下雨的时候,你说感觉外面有人在看着你的卧室,对吧?所以你没真正发现过有可疑人士在那?”觉得这可能和她口中的“跟踪者”是同一人,张璇衡不抱什么希望、却又口吻平静的接着问道。
果不其然,齐诗雨默不作声的点头承认。
只不过,她还如此补充了一句:“我在家时如果碰上下雨,是一定会把所有窗户都拉上窗帘的。这样可以不看到雨景,就不会那么害怕。”
“好了,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张璇衡翻开新的一页笔记,琢磨片刻,终于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问出口:“请问,齐小姐你是因为什么才开始被恐雨症所困的?这种对寻常事物的恐惧一般都有个契机,也许这就和本次事件有关呢?”
人会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恐惧症。恐雨症便是其中之一。
张璇衡在就读刑侦专业的大学时,便学到过两个关于恐雨症的案例。它们的主角分别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和十几岁的小男孩。
那位大叔一下雨就害怕,真实原因是对雷电的恐惧——打雷劈闪通常都和下雨联系在一起,因此才会有恐雨症。
至于为何他会害怕下雨可能带来的闪电,根本原因是他曾经倾尽所有家当开了个加油站。而这片区域是雷雨高发区。害怕雷电劈中加油站让自己的家业毁于一旦,催生了这种恐雨症。
而那位小男孩的例子,就更为典型些。
他曾经在雨夜被人贩子追逐,在野外逃了一夜才获救。这种心理阴影让他每次遇到下雨便恐慌不已,总能唤起心底那最为恐惧的记忆。
和那位未曾真的遭到过与下雨相绑定的心理伤痕、只是单纯忧虑过头的大叔比,那位小男孩的恐雨症是典型的“事出有因”。也就是应激性心理障碍。
绝大多数人对寻常事物的恐惧,都是来源于此。
在张璇衡看来,这位齐诗雨小姐就是如此。
“诗雨”——如此有意境的名字,究竟为何从诗雨变成了恐雨呢?
不知她每次被叫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会不会都感到害怕。
她肯定跟自己的治疗师说了自己的恐雨症起源于何处,但他从齐小姐对那低语声有所隐瞒的态度来看,便做好了不会得到回答的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齐诗雨对此真的做了隐瞒。
她稍有沉默,表示不想谈论这部分内容。
“那好,那我们就不谈。”谈到这个地步,张璇衡决定开始结束本阶段谈话,来回翻了一下那巴掌大的笔记本,再次以看似非常普通的友善眼神观察了一下齐小姐的神态:“接下来……谈谈你为什么来找我吧,齐小姐。你都需要我做些什么?”
接下来是谈生意的环节了。需要在确立此次委托的具体目标,在一番协商后签合同交定金。
“我……我想让你帮忙找出是谁在跟踪我。”齐诗雨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没什么底气:“找出那个人后,可能就会解决其他的问题了吧……所有怪事应该都是同一个人干的。”
“我想也是。”虽然其实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但张璇衡也的确是这个思路:“以这个作为切入口,可以有效突破现有局面。正好根据天气预报,7号8号这两天都有大雨。所以从明天开始就可以进行调查了。”
“那……我们具体怎么做?”对于如何具体实施行动,齐小姐其实没什么概念,期待着张璇衡这个专业人士拿出一套方案。
“你把住址、公司地址和上下班的作息安排写在这上面,我们明天电话联系。”张璇衡稍有考虑,便撕下一张笔记纸,将纸笔递给了她:“我去拿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