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薛家,也曾是个大家族,祖上也曾列侯。只是到了薛愫祖父这一代已没有再沿袭下去。
祖父薛礼,虽没有爵位可袭,又是旁支,但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两榜进士出身,后累至从三品指挥同知。娶的是江南蒋家的千金。这蒋家是商贾之家,据说南京有半条街的铺子都姓蒋。薛礼养了三个子女,长女便嫁于京中曾家曾谱为继室。长子薛宾,十五岁就考中了举人,当初很得太祖父钟爱,认为前途无量。十七岁时,祖父做主给伯父娶了同窗的好友范家的女儿,哪知好景不长,薛宾二十岁就一命呜呼了,彼时只留下了一个年满周岁的女儿薛忆。次子薛宝,即为薛愫的父亲。他也是个读书上进的人,二十二岁中举,三十岁才中了进士。
在祖父看来,父亲终不及伯父聪敏能干。二十岁娶了祖母的外侄女杜氏。杜氏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家资富饶。生得端庄秀丽,宜室宜家,又擅写一手簪花小楷,通音律,精女红。性格又温婉柔顺。深得父亲钟爱。只是母亲在生下恒儿后,加上祖父过世,月子没有得到调养,后一直病魔缠身。在恒儿还不满六岁这一年便撇下丈夫和子女先去了。父亲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已无再续弦之意,只一心攻书,终于在三十岁这年得偿所愿,哪知却是造化弄人。
回想往事,薛愫感慨不已。曾得母亲教诲,她也能抚两支琴曲,只是那张母亲遗留下来的琴早已被她束之高阁,怕见物伤人。不过说到女红,薛愫的造诣却在母亲之上,曾经父亲还拿她绣的松鹤延年送给外祖母做寿。外祖母甚是喜欢,还赏了她好些东西。
“小姐醒呢?”
薛愫见晨光已从窗户纸透过来了,想着时辰已不早。便命闻莺和晚霞两个伺候她梳洗,这里还要去给秦老夫人和姑母行早安礼。
晚霞侍奉盥洗,闻莺给梳头穿戴。
“昨儿小姐才歇下,大太太就过来问话,说是要宴请这边的女眷们,让小姐凑钱。我说小姐才歇着,这里又刚到,急什么呢。再说哪里有先客人请酒的规矩。只怕接下来几天府曾家会接二连三的请,到时候我们再还不就行了么。”
薛愫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点头道:“你倒还想得周全。”
晚霞在一旁笑嘻嘻的插嘴:“这大太太还没我们闻莺姐姐晓事体。”
更了衣,梳洗齐备。晚霞捧了一碗红枣茶来请薛愫喝过。薛愫便说要去那边等候范氏和堂姐一道过去请安。
等到她们来到北屋时,却只留下了婆子正打扫屋子。问及被告知范氏带了薛忆早已经到明晖堂那边了。
见状,薛愫心里有些不快。明明是一处的,她也没耽搁多久,怎么伯娘却不肯多等她一下,这样不是显得她懈怠,失礼么。
这里扶了闻莺匆匆往明晖堂而去。
果然范氏和薛忆早到了好一会儿。薛太太正陪着她们说话呢。薛愫上前给薛太太行了早安礼。薛太太点头笑道:“听闻你晕船晕得厉害,休息了一夜,可好些呢?”
薛愫恭顺的答道:“劳姑母费心,已经好些了。”
薛太太微叹了一声:“我们家的女孩子身子都娇弱。特别是苓丫头这里又病倒了,两日来晨昏定省也顾不上。这倒是小事,到底要把身子养好才要紧。”不免又想去年才给淑苓做了亲,怎么偏偏就不好起来。要是沈家人知道了,不知会不会退亲。这正是薛太太头疼的地方。
范氏听说笑着接过了话头:“曾家的女孩子自然要娇贵些。我们忆儿倒还好。”
薛太太见时候差不多了,带了范氏母女和薛愫去沉心居给秦老夫人请安。
秦老夫人才做完了早课,脖子上挂着的念珠都还没取下来。静室里的檀香余味也还未散去。
“两日没有看见苓丫头了,莫非又病呢?”
薛太太赶紧回答:“是呢,昨儿鹄儿媳妇和我说的。晚间我又去瞧过,只是头晕,大夫说见不得风。我便让她好生歇息着,这晨昏定省也暂时免了。这不连远客都还未见。”
秦老夫人面容沉静,也不大想理会这些琐事,只是道:“加紧养好了才是,这个样子以后嫁到沈家去如何主持中馈,只怕婆婆也不喜欢,更别说替他们沈家传宗接代。”
薛太太道:“媳妇虑的也是这个。不过老夫人也不用太操心了,她还年轻,底子也不算太差。家里走动的这几个大夫也都不错。慢慢调养就好了。”
听着她们谈论淑苓和沈家的亲事,薛愫本能的有些紧张。若是这桩婚姻做不成的话,那么曾家会不会就幸免呢。能预知未来的薛愫显得有些焦急,但又不敢正面告之于秦老夫人和姑母,身子微颤着,额头上已经密密的一层薄汗。
秦老夫人左右打量着薛家两位姑娘,薛愫在容貌上更胜一筹,那薛忆有些畏首畏尾的,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立马就分出了个高低。
这里才坐了没多久,大房那边的人过来了。贺大太太带着她的儿媳妇钱氏并孙女田田过来给秦老夫人请安。
昨儿没有见着大房那边的人,薛太太赶紧引荐了。范氏问了好,薛忆姐妹行了礼。
贺大太太笑道:“听说家里有远客,总算着见着了。”这里又悄悄的告诉身边的丫鬟,让去备一份表礼给薛家姐妹。钱氏是长房长孙媳妇,出身名门,见过的世面多着去了。眼里倒有些瞧不上薛家人,不过碍着婶娘薛太太的脸面,倒也满脸堆笑,说了几句奉承话。将手上的两个戒指取了下来,赏给了她们姐妹。
范氏见长房里的人物比这边房里穿得还体面,心里不禁有些羡慕,只是想到自己年轻守寡,独自拉扯女儿长大,又没个依靠。一辈子也做不了诰命,心里有些发酸。以至于有些失神。还是女儿悄悄的拉了拉她的衣裳,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娘,大太太问你话呢。”
范氏这才尴尬的笑了笑,贺氏说的什么,她压根没听见。
(新书期间要冲榜单,拜求收藏、点击、推荐)
祖父薛礼,虽没有爵位可袭,又是旁支,但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两榜进士出身,后累至从三品指挥同知。娶的是江南蒋家的千金。这蒋家是商贾之家,据说南京有半条街的铺子都姓蒋。薛礼养了三个子女,长女便嫁于京中曾家曾谱为继室。长子薛宾,十五岁就考中了举人,当初很得太祖父钟爱,认为前途无量。十七岁时,祖父做主给伯父娶了同窗的好友范家的女儿,哪知好景不长,薛宾二十岁就一命呜呼了,彼时只留下了一个年满周岁的女儿薛忆。次子薛宝,即为薛愫的父亲。他也是个读书上进的人,二十二岁中举,三十岁才中了进士。
在祖父看来,父亲终不及伯父聪敏能干。二十岁娶了祖母的外侄女杜氏。杜氏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家资富饶。生得端庄秀丽,宜室宜家,又擅写一手簪花小楷,通音律,精女红。性格又温婉柔顺。深得父亲钟爱。只是母亲在生下恒儿后,加上祖父过世,月子没有得到调养,后一直病魔缠身。在恒儿还不满六岁这一年便撇下丈夫和子女先去了。父亲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已无再续弦之意,只一心攻书,终于在三十岁这年得偿所愿,哪知却是造化弄人。
回想往事,薛愫感慨不已。曾得母亲教诲,她也能抚两支琴曲,只是那张母亲遗留下来的琴早已被她束之高阁,怕见物伤人。不过说到女红,薛愫的造诣却在母亲之上,曾经父亲还拿她绣的松鹤延年送给外祖母做寿。外祖母甚是喜欢,还赏了她好些东西。
“小姐醒呢?”
薛愫见晨光已从窗户纸透过来了,想着时辰已不早。便命闻莺和晚霞两个伺候她梳洗,这里还要去给秦老夫人和姑母行早安礼。
晚霞侍奉盥洗,闻莺给梳头穿戴。
“昨儿小姐才歇下,大太太就过来问话,说是要宴请这边的女眷们,让小姐凑钱。我说小姐才歇着,这里又刚到,急什么呢。再说哪里有先客人请酒的规矩。只怕接下来几天府曾家会接二连三的请,到时候我们再还不就行了么。”
薛愫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点头道:“你倒还想得周全。”
晚霞在一旁笑嘻嘻的插嘴:“这大太太还没我们闻莺姐姐晓事体。”
更了衣,梳洗齐备。晚霞捧了一碗红枣茶来请薛愫喝过。薛愫便说要去那边等候范氏和堂姐一道过去请安。
等到她们来到北屋时,却只留下了婆子正打扫屋子。问及被告知范氏带了薛忆早已经到明晖堂那边了。
见状,薛愫心里有些不快。明明是一处的,她也没耽搁多久,怎么伯娘却不肯多等她一下,这样不是显得她懈怠,失礼么。
这里扶了闻莺匆匆往明晖堂而去。
果然范氏和薛忆早到了好一会儿。薛太太正陪着她们说话呢。薛愫上前给薛太太行了早安礼。薛太太点头笑道:“听闻你晕船晕得厉害,休息了一夜,可好些呢?”
薛愫恭顺的答道:“劳姑母费心,已经好些了。”
薛太太微叹了一声:“我们家的女孩子身子都娇弱。特别是苓丫头这里又病倒了,两日来晨昏定省也顾不上。这倒是小事,到底要把身子养好才要紧。”不免又想去年才给淑苓做了亲,怎么偏偏就不好起来。要是沈家人知道了,不知会不会退亲。这正是薛太太头疼的地方。
范氏听说笑着接过了话头:“曾家的女孩子自然要娇贵些。我们忆儿倒还好。”
薛太太见时候差不多了,带了范氏母女和薛愫去沉心居给秦老夫人请安。
秦老夫人才做完了早课,脖子上挂着的念珠都还没取下来。静室里的檀香余味也还未散去。
“两日没有看见苓丫头了,莫非又病呢?”
薛太太赶紧回答:“是呢,昨儿鹄儿媳妇和我说的。晚间我又去瞧过,只是头晕,大夫说见不得风。我便让她好生歇息着,这晨昏定省也暂时免了。这不连远客都还未见。”
秦老夫人面容沉静,也不大想理会这些琐事,只是道:“加紧养好了才是,这个样子以后嫁到沈家去如何主持中馈,只怕婆婆也不喜欢,更别说替他们沈家传宗接代。”
薛太太道:“媳妇虑的也是这个。不过老夫人也不用太操心了,她还年轻,底子也不算太差。家里走动的这几个大夫也都不错。慢慢调养就好了。”
听着她们谈论淑苓和沈家的亲事,薛愫本能的有些紧张。若是这桩婚姻做不成的话,那么曾家会不会就幸免呢。能预知未来的薛愫显得有些焦急,但又不敢正面告之于秦老夫人和姑母,身子微颤着,额头上已经密密的一层薄汗。
秦老夫人左右打量着薛家两位姑娘,薛愫在容貌上更胜一筹,那薛忆有些畏首畏尾的,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立马就分出了个高低。
这里才坐了没多久,大房那边的人过来了。贺大太太带着她的儿媳妇钱氏并孙女田田过来给秦老夫人请安。
昨儿没有见着大房那边的人,薛太太赶紧引荐了。范氏问了好,薛忆姐妹行了礼。
贺大太太笑道:“听说家里有远客,总算着见着了。”这里又悄悄的告诉身边的丫鬟,让去备一份表礼给薛家姐妹。钱氏是长房长孙媳妇,出身名门,见过的世面多着去了。眼里倒有些瞧不上薛家人,不过碍着婶娘薛太太的脸面,倒也满脸堆笑,说了几句奉承话。将手上的两个戒指取了下来,赏给了她们姐妹。
范氏见长房里的人物比这边房里穿得还体面,心里不禁有些羡慕,只是想到自己年轻守寡,独自拉扯女儿长大,又没个依靠。一辈子也做不了诰命,心里有些发酸。以至于有些失神。还是女儿悄悄的拉了拉她的衣裳,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娘,大太太问你话呢。”
范氏这才尴尬的笑了笑,贺氏说的什么,她压根没听见。
(新书期间要冲榜单,拜求收藏、点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