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反手指着自己,一脸的难以置信,呆呆地看着朱慈炯,紧接着跟拨浪鼓似的直摇头,更是说道:“大人,我还要负责采矿事宜,实在是忙不过来,你还是将筹建书院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吧~”
说到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宋应星转而说道:“对了,大人,马上就要夏天了,用煤的地方非常少,要不开采煤矿的事情推迟几个月,或者将开采的煤矿规模缩小一些,等到入秋的时候,再加大开采量。
如此一来,我也能挤出一些时间,筹划一些书院的事情。”
“不行,原定的计划不变,让你们开采那么多的煤,自然有我的打算,你们照做就行。”朱慈炯摇头否决了宋应星的提议,继而又说道:“筹建白马书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宋先生,不要再推迟了。”
宋应星还想说什么,却被朱慈炯打断道:“对了,再建造书院之前,先将设计的图纸给我看一下。”
尽管还是不情不愿,但看到朱慈炯不容拒绝的模样,宋应星还是答应了下来,声音是那么的低落。
“好吧,大人。”
恍惚间,众人有一种错觉,朱慈炯这个三皇子仿佛是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
若不是朱慈炯种种的惠民政策,真心为百姓干实事,也干了许多好事,更是会弄钱,还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那种,否则,众人还真将其当作了当时的暴君杨广。
劳民伤财,大肆在晋城县搞建设,却也在增加老百姓的财富,让难民有了谋生的途径,众人还真的会将朱慈炯当作现在版的迷你隋炀帝。
不过,看着朱慈炯那稚嫩的面孔,又想想好色的隋炀帝,不约而同的都会心一笑,两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嘛。
虽然同样是劳民,但这位三殿下并未伤财,这番大肆建设,不仅使得晋城县的环境越来越好,还使得这种状态进入良性循环中,并不是杀鸡取卵式的兴修水利。
杨广的大运河,虽是利在千秋,功在后世,却苦了当时的百姓。
同样是兴修水利,同样是征用徭役,不同的是,出力的百姓有工钱拿,都能吃饱喝足,尽管工钱很低,伙食很差,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虽然也有累死的民夫,却并未引起公愤。
累死的民夫,居然还获得了抚恤金,着实让这位三皇子殿下收割了一波民心,也鼓舞了那些干活的民夫。
抚恤金是其次,主要还是让这些最底层的平头老百姓看到了一抹曙光,这位县太爷虽小,却是良善之辈,处事公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汗水。
同时,这也带动了本地百姓,让他们愈发的信任朱慈炯。
宋应星这些聪敏人也是倍受鼓舞和感动,甚至是有一些自愧不如,要是易地而处的话,扪心自问,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自信说自己比朱慈炯做的还好。
悄然间,时间虽短,但这帮大老爷们对朱慈炯形成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朱慈炯每一句话,都会当作真理,条件反射地照做,服从安排。
从接触的那一刻起,直至现在,他们还没有发现朱慈炯有出错之处,反而越来越信服。
哪怕现在觉得朱慈炯有一些操之过急了,做得事情过多,过于驳杂,也只是稍稍提了一下建议,却也没有任何的反对。
说到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宋应星转而说道:“对了,大人,马上就要夏天了,用煤的地方非常少,要不开采煤矿的事情推迟几个月,或者将开采的煤矿规模缩小一些,等到入秋的时候,再加大开采量。
如此一来,我也能挤出一些时间,筹划一些书院的事情。”
“不行,原定的计划不变,让你们开采那么多的煤,自然有我的打算,你们照做就行。”朱慈炯摇头否决了宋应星的提议,继而又说道:“筹建白马书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宋先生,不要再推迟了。”
宋应星还想说什么,却被朱慈炯打断道:“对了,再建造书院之前,先将设计的图纸给我看一下。”
尽管还是不情不愿,但看到朱慈炯不容拒绝的模样,宋应星还是答应了下来,声音是那么的低落。
“好吧,大人。”
恍惚间,众人有一种错觉,朱慈炯这个三皇子仿佛是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
若不是朱慈炯种种的惠民政策,真心为百姓干实事,也干了许多好事,更是会弄钱,还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那种,否则,众人还真将其当作了当时的暴君杨广。
劳民伤财,大肆在晋城县搞建设,却也在增加老百姓的财富,让难民有了谋生的途径,众人还真的会将朱慈炯当作现在版的迷你隋炀帝。
不过,看着朱慈炯那稚嫩的面孔,又想想好色的隋炀帝,不约而同的都会心一笑,两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嘛。
虽然同样是劳民,但这位三殿下并未伤财,这番大肆建设,不仅使得晋城县的环境越来越好,还使得这种状态进入良性循环中,并不是杀鸡取卵式的兴修水利。
杨广的大运河,虽是利在千秋,功在后世,却苦了当时的百姓。
同样是兴修水利,同样是征用徭役,不同的是,出力的百姓有工钱拿,都能吃饱喝足,尽管工钱很低,伙食很差,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虽然也有累死的民夫,却并未引起公愤。
累死的民夫,居然还获得了抚恤金,着实让这位三皇子殿下收割了一波民心,也鼓舞了那些干活的民夫。
抚恤金是其次,主要还是让这些最底层的平头老百姓看到了一抹曙光,这位县太爷虽小,却是良善之辈,处事公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汗水。
同时,这也带动了本地百姓,让他们愈发的信任朱慈炯。
宋应星这些聪敏人也是倍受鼓舞和感动,甚至是有一些自愧不如,要是易地而处的话,扪心自问,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自信说自己比朱慈炯做的还好。
悄然间,时间虽短,但这帮大老爷们对朱慈炯形成了一种莫名的依赖,朱慈炯每一句话,都会当作真理,条件反射地照做,服从安排。
从接触的那一刻起,直至现在,他们还没有发现朱慈炯有出错之处,反而越来越信服。
哪怕现在觉得朱慈炯有一些操之过急了,做得事情过多,过于驳杂,也只是稍稍提了一下建议,却也没有任何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