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者:月出于东山之上 第十章 科举制的提前诞生)正文,敬请欣赏!
考试,是中国一项特有的传统美德,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后面还可以加上一句考到老。
白弘不知道《吉尼斯大全》中有没有这条:中国是世界上考试最早,名堂最多的国家。
就算你博士学位,得了学位,也还是一点没有用处,白弘的堂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得了学位之后跟着便是那些谁也弄不清、说不完、搞不懂的职称考试、出国考试、普法考试。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然后被废除了。
结果在新中国又死灰复燃了,于是诞生了应试教育这个在白弘眼中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
白弘的堂哥便就是一个应试教育的产物,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虽然中考中白弘失力没能考上和女神一样的高中,但是白弘有时候又会暗叹自己幸亏那么努力读书,否则也会变成和堂哥一样的书呆子。
当然这到底是侥幸还是黯然,那就只有白弘自己知道了。
白弘觉得自己其实不是什么读书的料,而杨承也没怎么跟着老师念过书,但是原因――嗯,人家是学霸,学霸到老师都觉得没法教他……
学霸去死啊!
然后白弘现在,在隋文帝面前开始了造(bao)福(fu)百(she)姓(hui)的行为。
科举制是在隋朝大业三年正式诞生的,但是在之前的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在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那个时候科举制便就有了雏形。
但是在这个时代,杨坚还没有下那道诏书,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件事情杨坚还不曾想过,于是白弘就决定,将中考高考制度――不是,是科举制度提前拉上来。
“父皇,历代选用人才的方式都不同。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但是到了东周,进入chun秋战国时代,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天子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则是zhongyāng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可是察举制实在是缺乏衡量的标准,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杨坚听了频频点头。
“而到了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zhongyāng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zhongyāng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到了天子的权利,而我朝现在也是如此,长此以往下去,不知道是我杨家的大隋,还是那世族的大隋了。”
“这,那你的意思是?”
“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大隋乃是天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