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人马,风起云涌,铺天盖地而来。将士的头盔,在火光的映照下闪动着火焰般的大片流光。一面大旗前导,当中一个斗大的“兆”字。
这才是真正的大军来了。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接到那名“天龙”弟子的报告之后,当机立断,趁敌防备松懈、“天龙”弟子又已在内制造混乱之际,立即命定边右副将军兆惠领一万铁骑火速出击,刚好亦于此时赶到了。
先前那一阵呐喊,却是机灵鬼马腾云令“天龙”弟子们故布的疑阵,果然收到了惑敌、慑敌之效。
叛军见主帅已死,清军大队蜂拥而至,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跑不掉的只得纷纷举手投降。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军旋风般扫过战场,见敌兵已逃,遂马不停蹄地狂追不舍。直追出三十里外,方鸣金收兵。
这一仗,共歼敌一万余人,俘敌七千余人,击毙主将巴苏泰,缴获粮草、辎重不计其数,逃回喀什噶尔的不过二三千人。
这是出关平叛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尤其是马腾云、马大勇、徐继道及二十二名天龙弟子,以区区二十五人之众,随机应变,大破二万贼军,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克敌全师的奇迹般的战例。
后来,乾隆皇帝闻报后龙颜大喜,亲笔御书《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我师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贼营其穴。我师洸洸,其营若缀。师行如流,度伊犁川。粤有前导,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崖,藉一昏冥。曰捣厥虚,曰歼厥旅。岂不易易,将韬我武!将韬我武,讵曰养寇?曰有后谋,大功近就。彼众我臣,已有成辞;“火炙昆冈”,惧乖皇慈。三巴图鲁,二十二卒,夜斫贼营,万众股栗。人各一心,孰为汝守?汝顽不灵,尚窜以走。汝窜以走,谁其纳之?缚献军门,追悔其迟!于恒有言:曰杀宁育。受俘赦之,光我扩度。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夏,五月之吉,御笔。”
山碑耸立格登山之巅*,以表彰这次大战的胜利。
黎明时分,“领队参赞大臣”钮清率后续大军陆续赶到,定边右副将军兆惠追杀了一阵之后亦已返回。
众人对这次奇迹般的大捷,欢欣鼓舞,马腾云等二十五人更成了众人羡慕、敬佩、追捧的对象。从此以后,所有清军官兵,尤其是新降的各部头人,对“天龙”弟子均是佩服到了极点,“天龙”弟子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一群江湖草莽,而是一批有勇有谋的英雄----巴图鲁。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对于这次战役的胜利,也是欣喜异常,但对于他们鲁莽行事、不顾后果的做法亦给予了严肃的批评。
大军清点完了战利品,乘胜进军,早餐后即浩浩荡荡地向喀什噶尔城进发。
喀什噶尔是古丝绸道上的名城,突厥语为“绿色的琉璃瓦屋”。
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在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保持着葱岭之东商业都会的地位。很久以来,这里就是街市交错、物阜人盛、商贾云集,像它的名称那样绚丽多彩。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它为“一个小小的民间艺术的中心,一颗值得长期珍存的明珠”。
这颗明珠镶在帕米尔高原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它的南、西、北三面临山,三山之间是宽广的盆地。春夏之际,山上积雪消融,河谷山涧,流水潺潺。喀什噶尔河汇百流而下,浩浩荡荡,从城南绕过,流向盆地,造就了南疆最大的一片绿洲。
这片绿洲田地肥美、草牧饶衍,米粮丰腴、瓜果香硕,有“塞外江南”之称。
汉代张骞通使西域后,随着中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兴起,喀什噶尔逐步变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一个中枢城廓。以它为中心,可以南到印度,西通中亚、欧洲,东与丝路的南道、北道衔接,是几条通道的汇合处和中转站。
公元前八十年,汉宣帝神爵建西域都护府后,即在喀什噶尔设候,驻兵设防,成立驿站。
东汉时班超驻守疏勒(喀什噶尔的别称),率领军民抗击匈奴,为安定西域、维护丝路畅通,建立过卓著的功勋。
唐朝在疏勒设了都督府,领南疆十五州。武则天下令在全国重镇府治修大云寺,疏勒也建了一座宏伟的庙宇,使佛教文化在这里广为传摇。
五代初,漠北西迁的一支回鹘,在葱岭东部建立了哈拉汗王朝,大汗驻东都喀什噶尔,并改奉伊斯兰教。至此,喀什噶尔便成了西疆伊斯兰教的中心,城市涂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
由于喀什噶尔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历代中国朝廷与各种外侵势力、地方割据势力、以及宗教叛逆势力所激烈相争的场所。清代以来,斗争愈烈。
阿睦尔瓦齐发动叛乱后,特令其内弟讷默库,大将图布慎、巴朗、都噶尔等人,领兵五万驻守于此。
原清廷军机大臣高恒父子及“武帝”欧阳天父子、祖孙败逃西域后,又令“玉面哪吒”黎刚作为阿睦尔瓦齐的特派专使,率十名“武林教”高手来此协同守城。可见叛军对此城极为重视。
晌午时分,从格登山溃逃的败兵逃入城中,禀报了清军大兵压境、巴苏泰阵亡、格登山失守的消息。
讷默库闻报大惊,汗王府不是说清朝大军至少要到开春以后才能进攻吗?怎的会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兵临城下了?急招“玉面哪吒”黎刚及图布慎、巴朗、都噶尔诸将商议御敌之策。
图布慎等诸将一听说清军大兵压境,一个个早慌了手脚,哪还有什么御敌妙计?
都噶尔抱怨道:“那么多的探子,都是一群废物。清军长驱直入这么远,竟无一人发觉,难道都是一些瞎子?”
巴朗嚷道:“汗王府的那些‘智囊’们口口声声说清军进兵,至少也得草青以后。怎的人家却突然就来到了眼皮底下了?”
“玉面哪吒”黎刚冷冷地说:“清军中有‘飞天神龙’钮清那小子从中策划,这种出人意料的突然袭击,自然不足为奇。只可惜阿睦尔瓦齐大汗一直不肯听从忠告,轻估了敌手,疏忽了防守,致令现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他对“飞天神龙”钮清倒是颇为了解,甚至可说是又恨又怕。
图布慎叹道:“唉!巴苏泰也不知道是咋搞的,咋就那么快就败了?格登山一失,喀什噶尔城就完全裸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了。”
纳默库敲敲桌子,烦躁地说:“不是请你们来指责埋怨的,而是要让你们想想该如何抵御才好。”
都噶尔耸耸肩,两手一摊,说:“抵御?如何抵法?巴苏泰的二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人家吃掉了,凭我们这一点力量,能抵挡得住么?”
图布慎谨慎地说:“要不,我们先避其锋锐,暂且撤出喀什噶尔,向昌吉靠拢,还可保存实力,待日后汇集大队后再与之决战。”
“玉面哪吒”黎刚冷笑道:“走?走得了么?此时刚过严冬,水草匮乏,我们的马畜疲乏。而对方是有备而来,兵强马壮,岂能跑得过人家?与其让人家在荒漠中兜住剿杀,倒还不如借助喀什噶尔的坚固城池坚守待援。”
巴朗怒声道:“既然跑不掉,那就拼它个鱼死网破。他奶奶个熊,谁怕谁呀!”
“玉面哪吒”黎刚摇摇头说:“也用不着硬拼。喀什噶尔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内粮食充足,若是应对得当,坚守三五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不若一方面火速向昌吉求援;一方面随机应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调动全城军民,严防死守。嘿嘿!清军要想啃下喀什噶尔,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纳默库沉吟片刻,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一面派人向昌吉求救,一面在“玉面哪吒”黎刚的策划下,将城外所有人马全部撤入城内。在城外坚壁清野、城内加固城防。
黄昏时分,清廷大军抵达城下,离城十余里扎下营寨。纳默库等人站在城头瞭望,远远望去,但见帐篷密布、旗幡招展,大队军马在纵横驰骋,卷起漫天尘烟,气势好不骇人!
正惊骇间,突见从清军阵中冲出一彪军马,带着滚滚黄尘,施风般地向城下刮来。
叛军主将纳默库急令叛军聚集城头,张弓搭箭、严阵以待,防备对方攻城。
哪知这一彪军马并不攻城,距离城墙数十丈左右,便自停了下来。军中突然响起一阵号角,接着征尘起处,跑出一员白袍小将。那小将手里擎着一把三石铁胎强弓,扣上一支绑着书信的狼牙利箭,只见他两臂一拉一扯,那张强弓就被扯得宛如满月。随着他的左手一松,一阵破空声响,那支利箭赛似流星,居然由数十丈距离之外飞上城头,射中了城头上的一支旗杆,那旗杆“啪”地从中折断。箭势不衰,箭头连着箭杆,“噗”地一声,插入了旗杆后面的城垛。那城垛皆为砖石结构,竟被嵌入数寸。
城头上的叛军骇然大震!此人这一手城头飞箭,竟然远在二三十丈外一击中杆后再深嵌入坚硬的青石城垛数寸。且不说其箭法之神奇,单凭其强劲的膂力,已惊得叛军众将领骇然失色了。
射箭的小将乃马大勇是也!他奉“领队参赞大臣”钮清之命前来飞箭传书。射完后,对着城头上大声喊道:“守城的叛军听着:奉大清皇帝义弟、一等护国公、平西‘领队参赞大臣’钮清大人之命,限令你们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开城出降,方可保得全城性命。否则,一旦打破城池,将玉石俱焚。”说完后带转马头,引军绝尘而去。
次日,布噜古特台吉尼玛、哈萨克锡喇和鄂勒哲依等人率部陆续赶到。而喀什噶尔城内仍毫无动静,显然,城内叛军意图负隅顽抗到底了。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遂让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先派二万精兵做试探性攻城。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奉令,立即亲自率兵高架云梯、从南面直薄城墙。
其时,火器在欧洲诸国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在我国却还是萌芽时代,只有火药石炮,攻城的主要工具还是云梯。清军的云梯比起其他国家兵士用的云梯截然不同,一般云梯是用士兵扛抬,冲到敌人城墙之下,方才向城墙上一靠,鼓勇向上攀登的。可是清军的云梯大不相同,它是钉牢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旁边有四个轮子,斜向前倾的云梯下半部的前方,尚竖立着一块大木板,一来可挡箭矢,亦可支撑、稳定前倾的云梯。每一架云梯由几十名健率拖拽,推到城墙之下,敢死队便即蜂拥登城。
这样的攻城方法十分别致,因为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士兵挤在一起,做敌人弓箭的靶子;二来云梯用车子拖拽,只一迫近城墙,士兵便可以立即攀梯进攻,行动快捷,不用密密麻麻地挤在城墙下,挨敌人的灰瓶火炮。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的命令一下,清军阵里传出一阵“隆隆”的声响来。刹那之间,阵门开处,推出几百架云梯车来,直向城墙推出。
城头上的纳默库等人,看见清军的云梯车像风卷残云般地直推过来,颇为紧张,恐惧地向身边的“玉面哪吒”黎刚问计:“黎专使,你看咱们该如何抵挡?”
“玉面哪吒”黎刚神秘地说:“将军但请放心,在下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你们就等着瞧热闹吧!”
不多时候,清军的云梯车已经推过了战壕。“玉面哪吒”黎刚向身后的一名“武林教”弟子一使眼色,那人立即举起胸前的号角吹了起来。一霎时,喀什噶尔的城墙上,马上出现了一幕奇景。
* 作者注:格登山记功碑碑文由乾隆皇帝于1760年亲手撰拟,属于歌颂清军平定准噶尔叛乱的记功碑,该碑至今仍竖立在现昭苏县境内的格登山山顶,气势宏伟。
这才是真正的大军来了。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接到那名“天龙”弟子的报告之后,当机立断,趁敌防备松懈、“天龙”弟子又已在内制造混乱之际,立即命定边右副将军兆惠领一万铁骑火速出击,刚好亦于此时赶到了。
先前那一阵呐喊,却是机灵鬼马腾云令“天龙”弟子们故布的疑阵,果然收到了惑敌、慑敌之效。
叛军见主帅已死,清军大队蜂拥而至,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跑不掉的只得纷纷举手投降。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率军旋风般扫过战场,见敌兵已逃,遂马不停蹄地狂追不舍。直追出三十里外,方鸣金收兵。
这一仗,共歼敌一万余人,俘敌七千余人,击毙主将巴苏泰,缴获粮草、辎重不计其数,逃回喀什噶尔的不过二三千人。
这是出关平叛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尤其是马腾云、马大勇、徐继道及二十二名天龙弟子,以区区二十五人之众,随机应变,大破二万贼军,创造了一个以少胜多、克敌全师的奇迹般的战例。
后来,乾隆皇帝闻报后龙颜大喜,亲笔御书《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我师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贼营其穴。我师洸洸,其营若缀。师行如流,度伊犁川。粤有前导,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崖,藉一昏冥。曰捣厥虚,曰歼厥旅。岂不易易,将韬我武!将韬我武,讵曰养寇?曰有后谋,大功近就。彼众我臣,已有成辞;“火炙昆冈”,惧乖皇慈。三巴图鲁,二十二卒,夜斫贼营,万众股栗。人各一心,孰为汝守?汝顽不灵,尚窜以走。汝窜以走,谁其纳之?缚献军门,追悔其迟!于恒有言:曰杀宁育。受俘赦之,光我扩度。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夏,五月之吉,御笔。”
山碑耸立格登山之巅*,以表彰这次大战的胜利。
黎明时分,“领队参赞大臣”钮清率后续大军陆续赶到,定边右副将军兆惠追杀了一阵之后亦已返回。
众人对这次奇迹般的大捷,欢欣鼓舞,马腾云等二十五人更成了众人羡慕、敬佩、追捧的对象。从此以后,所有清军官兵,尤其是新降的各部头人,对“天龙”弟子均是佩服到了极点,“天龙”弟子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一群江湖草莽,而是一批有勇有谋的英雄----巴图鲁。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对于这次战役的胜利,也是欣喜异常,但对于他们鲁莽行事、不顾后果的做法亦给予了严肃的批评。
大军清点完了战利品,乘胜进军,早餐后即浩浩荡荡地向喀什噶尔城进发。
喀什噶尔是古丝绸道上的名城,突厥语为“绿色的琉璃瓦屋”。
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在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保持着葱岭之东商业都会的地位。很久以来,这里就是街市交错、物阜人盛、商贾云集,像它的名称那样绚丽多彩。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它为“一个小小的民间艺术的中心,一颗值得长期珍存的明珠”。
这颗明珠镶在帕米尔高原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它的南、西、北三面临山,三山之间是宽广的盆地。春夏之际,山上积雪消融,河谷山涧,流水潺潺。喀什噶尔河汇百流而下,浩浩荡荡,从城南绕过,流向盆地,造就了南疆最大的一片绿洲。
这片绿洲田地肥美、草牧饶衍,米粮丰腴、瓜果香硕,有“塞外江南”之称。
汉代张骞通使西域后,随着中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兴起,喀什噶尔逐步变成为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一个中枢城廓。以它为中心,可以南到印度,西通中亚、欧洲,东与丝路的南道、北道衔接,是几条通道的汇合处和中转站。
公元前八十年,汉宣帝神爵建西域都护府后,即在喀什噶尔设候,驻兵设防,成立驿站。
东汉时班超驻守疏勒(喀什噶尔的别称),率领军民抗击匈奴,为安定西域、维护丝路畅通,建立过卓著的功勋。
唐朝在疏勒设了都督府,领南疆十五州。武则天下令在全国重镇府治修大云寺,疏勒也建了一座宏伟的庙宇,使佛教文化在这里广为传摇。
五代初,漠北西迁的一支回鹘,在葱岭东部建立了哈拉汗王朝,大汗驻东都喀什噶尔,并改奉伊斯兰教。至此,喀什噶尔便成了西疆伊斯兰教的中心,城市涂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教色彩。
由于喀什噶尔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历代中国朝廷与各种外侵势力、地方割据势力、以及宗教叛逆势力所激烈相争的场所。清代以来,斗争愈烈。
阿睦尔瓦齐发动叛乱后,特令其内弟讷默库,大将图布慎、巴朗、都噶尔等人,领兵五万驻守于此。
原清廷军机大臣高恒父子及“武帝”欧阳天父子、祖孙败逃西域后,又令“玉面哪吒”黎刚作为阿睦尔瓦齐的特派专使,率十名“武林教”高手来此协同守城。可见叛军对此城极为重视。
晌午时分,从格登山溃逃的败兵逃入城中,禀报了清军大兵压境、巴苏泰阵亡、格登山失守的消息。
讷默库闻报大惊,汗王府不是说清朝大军至少要到开春以后才能进攻吗?怎的会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兵临城下了?急招“玉面哪吒”黎刚及图布慎、巴朗、都噶尔诸将商议御敌之策。
图布慎等诸将一听说清军大兵压境,一个个早慌了手脚,哪还有什么御敌妙计?
都噶尔抱怨道:“那么多的探子,都是一群废物。清军长驱直入这么远,竟无一人发觉,难道都是一些瞎子?”
巴朗嚷道:“汗王府的那些‘智囊’们口口声声说清军进兵,至少也得草青以后。怎的人家却突然就来到了眼皮底下了?”
“玉面哪吒”黎刚冷冷地说:“清军中有‘飞天神龙’钮清那小子从中策划,这种出人意料的突然袭击,自然不足为奇。只可惜阿睦尔瓦齐大汗一直不肯听从忠告,轻估了敌手,疏忽了防守,致令现在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他对“飞天神龙”钮清倒是颇为了解,甚至可说是又恨又怕。
图布慎叹道:“唉!巴苏泰也不知道是咋搞的,咋就那么快就败了?格登山一失,喀什噶尔城就完全裸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了。”
纳默库敲敲桌子,烦躁地说:“不是请你们来指责埋怨的,而是要让你们想想该如何抵御才好。”
都噶尔耸耸肩,两手一摊,说:“抵御?如何抵法?巴苏泰的二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人家吃掉了,凭我们这一点力量,能抵挡得住么?”
图布慎谨慎地说:“要不,我们先避其锋锐,暂且撤出喀什噶尔,向昌吉靠拢,还可保存实力,待日后汇集大队后再与之决战。”
“玉面哪吒”黎刚冷笑道:“走?走得了么?此时刚过严冬,水草匮乏,我们的马畜疲乏。而对方是有备而来,兵强马壮,岂能跑得过人家?与其让人家在荒漠中兜住剿杀,倒还不如借助喀什噶尔的坚固城池坚守待援。”
巴朗怒声道:“既然跑不掉,那就拼它个鱼死网破。他奶奶个熊,谁怕谁呀!”
“玉面哪吒”黎刚摇摇头说:“也用不着硬拼。喀什噶尔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内粮食充足,若是应对得当,坚守三五个月应该不成问题。不若一方面火速向昌吉求援;一方面随机应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调动全城军民,严防死守。嘿嘿!清军要想啃下喀什噶尔,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纳默库沉吟片刻,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一面派人向昌吉求救,一面在“玉面哪吒”黎刚的策划下,将城外所有人马全部撤入城内。在城外坚壁清野、城内加固城防。
黄昏时分,清廷大军抵达城下,离城十余里扎下营寨。纳默库等人站在城头瞭望,远远望去,但见帐篷密布、旗幡招展,大队军马在纵横驰骋,卷起漫天尘烟,气势好不骇人!
正惊骇间,突见从清军阵中冲出一彪军马,带着滚滚黄尘,施风般地向城下刮来。
叛军主将纳默库急令叛军聚集城头,张弓搭箭、严阵以待,防备对方攻城。
哪知这一彪军马并不攻城,距离城墙数十丈左右,便自停了下来。军中突然响起一阵号角,接着征尘起处,跑出一员白袍小将。那小将手里擎着一把三石铁胎强弓,扣上一支绑着书信的狼牙利箭,只见他两臂一拉一扯,那张强弓就被扯得宛如满月。随着他的左手一松,一阵破空声响,那支利箭赛似流星,居然由数十丈距离之外飞上城头,射中了城头上的一支旗杆,那旗杆“啪”地从中折断。箭势不衰,箭头连着箭杆,“噗”地一声,插入了旗杆后面的城垛。那城垛皆为砖石结构,竟被嵌入数寸。
城头上的叛军骇然大震!此人这一手城头飞箭,竟然远在二三十丈外一击中杆后再深嵌入坚硬的青石城垛数寸。且不说其箭法之神奇,单凭其强劲的膂力,已惊得叛军众将领骇然失色了。
射箭的小将乃马大勇是也!他奉“领队参赞大臣”钮清之命前来飞箭传书。射完后,对着城头上大声喊道:“守城的叛军听着:奉大清皇帝义弟、一等护国公、平西‘领队参赞大臣’钮清大人之命,限令你们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开城出降,方可保得全城性命。否则,一旦打破城池,将玉石俱焚。”说完后带转马头,引军绝尘而去。
次日,布噜古特台吉尼玛、哈萨克锡喇和鄂勒哲依等人率部陆续赶到。而喀什噶尔城内仍毫无动静,显然,城内叛军意图负隅顽抗到底了。
“领队参赞大臣”钮清遂让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先派二万精兵做试探性攻城。定边右副将军兆惠奉令,立即亲自率兵高架云梯、从南面直薄城墙。
其时,火器在欧洲诸国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在我国却还是萌芽时代,只有火药石炮,攻城的主要工具还是云梯。清军的云梯比起其他国家兵士用的云梯截然不同,一般云梯是用士兵扛抬,冲到敌人城墙之下,方才向城墙上一靠,鼓勇向上攀登的。可是清军的云梯大不相同,它是钉牢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旁边有四个轮子,斜向前倾的云梯下半部的前方,尚竖立着一块大木板,一来可挡箭矢,亦可支撑、稳定前倾的云梯。每一架云梯由几十名健率拖拽,推到城墙之下,敢死队便即蜂拥登城。
这样的攻城方法十分别致,因为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士兵挤在一起,做敌人弓箭的靶子;二来云梯用车子拖拽,只一迫近城墙,士兵便可以立即攀梯进攻,行动快捷,不用密密麻麻地挤在城墙下,挨敌人的灰瓶火炮。
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的命令一下,清军阵里传出一阵“隆隆”的声响来。刹那之间,阵门开处,推出几百架云梯车来,直向城墙推出。
城头上的纳默库等人,看见清军的云梯车像风卷残云般地直推过来,颇为紧张,恐惧地向身边的“玉面哪吒”黎刚问计:“黎专使,你看咱们该如何抵挡?”
“玉面哪吒”黎刚神秘地说:“将军但请放心,在下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你们就等着瞧热闹吧!”
不多时候,清军的云梯车已经推过了战壕。“玉面哪吒”黎刚向身后的一名“武林教”弟子一使眼色,那人立即举起胸前的号角吹了起来。一霎时,喀什噶尔的城墙上,马上出现了一幕奇景。
* 作者注:格登山记功碑碑文由乾隆皇帝于1760年亲手撰拟,属于歌颂清军平定准噶尔叛乱的记功碑,该碑至今仍竖立在现昭苏县境内的格登山山顶,气势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