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脚要不要紧?”夏晟卿看着她的伤处,不由得皱眉起来,“怪我没拦着公主去,这几日转寒了,若没养好扭伤,冬日里碰上雨水天怕是要疼的。”
夏子衿见他这般在意自己,心头也是微暖起来,这四方天地之中,又有多少难能可贵的心意,她是明圣帝的嫡亲血脉,却也享不到一丝一毫的父女真情,她扭伤脚踝,明圣帝甚至也只关心她究竟是否私闯禁地。
“不打紧的,本公主哪有这样娇贵,太医开了方子,敷些白玉散,约莫过上十天半月便好了。”
“公主此言差矣,那白玉散虽好,却止疼不化淤,治标不治本。”夏晟卿从怀里拿出揣着的包裹,掀开包在外头的布,露出了一个青釉方形瓷盒。
“这是我自个儿做的药膏,用鸡血藤和半枝莲捣烂研磨,又加进接骨草与土牛膝等几味辅佐,用来治扭伤是最好不过。”
夏子衿微微诧异,未曾想过夏晟卿竟还是药中好手,她接过那瓷盒,开盖一闻,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不似旁的药膏那般刺鼻,却带着几分清冽的冷香,向来在味道上也下了好一番功夫。
“公主,小葵瞧着这药膏比皇上赐的还要好呢!夏总管心思可真巧!”
夏子衿浅浅一笑,唇角的梨涡陷入脸庞里去。
“谢谢你,晟卿。”
夏晟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偏过头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他只觉公主的声音很是好听,尤其是叫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似三月春风般抚动人心。
“公主且坐着,我替公主上药,伤处裹得这样层层叠叠,闷坏了便更是不好。”
夏晟卿扶着夏子衿坐下,小心地将绣鞋拿下,将裹得粽子一般的纱布层层拆下,露出塞雪的肌肤,只是脚踝处通红高肿,破坏了这莹白之美。
“公主记着一日擦三回,像这样细细揉搓,吸收得更快些。”
他用中指指腹沾着瓷盒里的膏体擦拭在夏子衿的红肿处,再以揉搓打圈的手法按摩,力度轻重适中,手法颇为熟练。
夏子衿只觉药膏刚上到患处时十分清凉,按摩揉搓后又渐渐发热发烫起来,药力渗进骨头里,酸痛之感也缓解了几分。
“晟卿,本公主瞧着你手法熟悉,莫不是常常受伤?”夏子衿想起了那日他身上的血腥气,似是不经意地问,却暗暗瞧着他的反应。
夏晟卿手上动作有一瞬间的停顿,又继续替她按摩着,快得让夏子衿以为是眼花了。
“我一介奴才之躯,奴才受打骂是常有的,公主不必稀奇。”他嘴角满不在乎地弯了弯,仿佛不是在说自己一般。
夏子衿没有回话,她虽隐约觉得夏晟卿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样简单,却也说不出个缘由来,只得作罢。
月色如初洗的蚕绸,柔得似雾如纱,洋洋洒洒地映照在二人身上。夏子衿低头看着夏晟卿认真的侧颜,忽然便觉得,好像嫁一个太监也不是什么糟糕事儿,至少这样细心如水的事情,前世林润玉从未对她做过。
上京城的太平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三日之后,江南都督府八百里加急奏报传至上京。
江南一带突发水患,虽说江南本就多灾多涝,但这回的水患比之前几回严重上许多。至今为止,江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已被洪水所淹没冲刷,房屋住舍,农田栽种,无一幸免,江南百姓民不聊生,呜咽哀嚎声响彻天际。
金銮大殿之上,明圣帝手握奏报,神色凝重不已。他苍如龙钟的眼瞳在大殿上一扫而过,众人皆是屏息而立,大气不敢出。
“众爱卿,江南水患,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朕实痛心疾首。尔等既为人臣,自当为朕,为百姓解忧!众卿家对治水患一事,有何见解?”
朝堂之上党派众多,明圣帝话音一落,原本寂静无声的朝堂顿时便吵闹开来,众口铄言,党派各执一词,听得明圣帝头昏脑涨。
“一个一个讲!金銮殿肃穆之地,怎容你们喧闹?”明圣帝斥喊一声,揉了揉眉心,深感疲累。
皇长子闻声抢先上前,撩起赤色长袍,跪地执白玉芴板于头顶,激昂出声:“禀父皇,儿臣认为,当务之急需先平定百姓之苦,朝廷当拨款重修百姓被洪水冲垮的房屋住舍,以免百姓再受流离失所之苦!”
皇长子已年过四十,身躯宽肥,面相看着忠厚憨实,心却精于算计。他本是最有希望入主东宫太子之位,却因母妃早逝,无人帮衬,被二皇子抢了先机。
皇长子心性颇高,事事都要抢在如今位莅太子的二皇子之前,誓要让明圣帝对他刮目相看。
太子不甘示弱,紧接着便执板上前,对明圣帝深深一拜,躬身道:“父皇,儿臣认为,皇兄所言虽无错处,却是短浅之见。”
“百姓如今关心的是灾患如何停,何时停,如今的第一要紧事是安抚百姓之心,让他们信任父皇,信任朝廷的能力。”
明圣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太子的言论,他本就重权,自然更倾向百姓民心多于百姓是否受难受苦。太子对皇长子微微拱手施礼,却暗含挑衅,皇长子怒目而视,碍于圣前,又不好发作。
太子自是乐意看着皇长子吃瘪的样子,他是德妃之子,德妃身出宰相府,又是嫡女,位份自然深重,虽比起皇长子,他更受朝臣护拥,却也见不得皇长子事事抢他风头。
“启轩,你怎么看?”明圣帝捋了捋唇上的龙须,看向立于朝臣之前的皇长孙夏启轩。
皇长孙夏启轩气度翩翩,年仅二十便对议政颇有见解,为人也是谦和有礼,不似太子与皇长子那般锋芒毕露,在百姓之中的风评远胜二人,更倾向于韬光养晦的作风。于明圣帝面前亦是乖觉重礼,深懂在上位者前收敛心性之道。
“皇爷爷,孙儿方才听二位皇叔所言,皆各自有理,孙儿亦赞同二位皇叔高见。”
夏启轩并手一躬,向二人微微见礼,竟是两边都不得罪。
“不过孙儿认为,治水的方案更是重中之重的要紧事,如若水患不得平息,朝廷投入再多的建设与人力皆是无底之洞。”
明圣帝点头赞同,对于夏启轩之见显然更为认可,他手掌拍动在明黄的纯金龙椅之上,心中暗自思虑起来。
“众卿有何议?”
太子朝着丞相看去,后者立刻心领神会,并手道:“臣附议太子之见!”
“臣附议皇长子之见!”
皇长子党的人亦是不甘示弱,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皇长子言论华而不实,空有拨款,灾民数量何其庞大,我朝国库虽富裕,却也经不起这样搬挪!”太子党的吏部尚书李琨拱手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大灾大难后民不聊生,若不加以安抚,何以平民心顺民意?”皇长子党的大理寺卿不甘示弱回示。
夏启轩抿嘴看着二人的党羽之间明争暗斗,却不掺和其中,示意自己党派的朝臣按兵不动。
明圣帝疑心极重,最是不喜皇子与朝臣勾结,夏启轩深知这点,从不在明圣帝面前显山露水,而皇长子与太子却不明其中,争得面红耳赤。
“都住嘴!”明圣帝大掌一拍,怒斥着底下的唇舌交锋,他不是不明白皇子们私底下的拉帮结派,但凡事都有个度,若是皇子间有竞争权衡自然是好,若是有人把主意打到他的龙椅上头,他也绝不会姑息。
“灾后重建之事暂且放一放,众卿就治水方案再做论述。”
夏启轩薄唇一勾,显然是不战而胜,对于明圣帝的心思,他向来把控得很好。
朝臣们面面相觑,对于治水方案皆是不敢多加言论,要知道治水方案牵扯甚多,若是一步说错,便会酿成大错,众人虽心中有数,却不敢言语。
金銮殿里头闹得正欢,声音通过大殿已然传到了外头。
夏子衿立在大殿门前,她本是在此等待明圣帝下朝,手上还提着楠木食篮,准备略尽“孝心”,却听得里头传来“江南水患”的字眼,不由得皱起眉头。
前世也有一场十分严重的江南水患,却不该是这时,整个事件足足提前了一年。
“治水方案……”夏子衿默念了一句,心中有了一个主意,放下食篮交给侍卫,便轻曳罗裙而去。
大殿中,明圣帝看着底下一双双闪躲的眼睛,十分气恼,连点了几个大臣的名讳,都摇头着不知所云。
“也罢,今日你们回去好好想,明日朕要看见你们的治水方案!退朝!”明圣帝敛声道,按着眉心摆了摆手。
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齐齐拜过后按顺序退出大殿之中。
明圣帝背手立于御书房,他心中对于治水方案其实也已有些门路。江南一带常年水患,年年水患年年治,方案大都大同小异。
只是今年的水患较为严重,普通的手段怕是不管用的了,是得好好筹谋一番。
“皇上,您站了许久了,歇歇罢。”夏晟卿端着红木托盘,上捧新采的一杯雪顶含翠,恭声道。
明圣帝端过茶杯,轻轻撇去水面的浮沫,细呷一口,顿时满口充香,疲惫的身体也好似活络了起来一般。
夏子衿见他这般在意自己,心头也是微暖起来,这四方天地之中,又有多少难能可贵的心意,她是明圣帝的嫡亲血脉,却也享不到一丝一毫的父女真情,她扭伤脚踝,明圣帝甚至也只关心她究竟是否私闯禁地。
“不打紧的,本公主哪有这样娇贵,太医开了方子,敷些白玉散,约莫过上十天半月便好了。”
“公主此言差矣,那白玉散虽好,却止疼不化淤,治标不治本。”夏晟卿从怀里拿出揣着的包裹,掀开包在外头的布,露出了一个青釉方形瓷盒。
“这是我自个儿做的药膏,用鸡血藤和半枝莲捣烂研磨,又加进接骨草与土牛膝等几味辅佐,用来治扭伤是最好不过。”
夏子衿微微诧异,未曾想过夏晟卿竟还是药中好手,她接过那瓷盒,开盖一闻,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不似旁的药膏那般刺鼻,却带着几分清冽的冷香,向来在味道上也下了好一番功夫。
“公主,小葵瞧着这药膏比皇上赐的还要好呢!夏总管心思可真巧!”
夏子衿浅浅一笑,唇角的梨涡陷入脸庞里去。
“谢谢你,晟卿。”
夏晟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偏过头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他只觉公主的声音很是好听,尤其是叫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似三月春风般抚动人心。
“公主且坐着,我替公主上药,伤处裹得这样层层叠叠,闷坏了便更是不好。”
夏晟卿扶着夏子衿坐下,小心地将绣鞋拿下,将裹得粽子一般的纱布层层拆下,露出塞雪的肌肤,只是脚踝处通红高肿,破坏了这莹白之美。
“公主记着一日擦三回,像这样细细揉搓,吸收得更快些。”
他用中指指腹沾着瓷盒里的膏体擦拭在夏子衿的红肿处,再以揉搓打圈的手法按摩,力度轻重适中,手法颇为熟练。
夏子衿只觉药膏刚上到患处时十分清凉,按摩揉搓后又渐渐发热发烫起来,药力渗进骨头里,酸痛之感也缓解了几分。
“晟卿,本公主瞧着你手法熟悉,莫不是常常受伤?”夏子衿想起了那日他身上的血腥气,似是不经意地问,却暗暗瞧着他的反应。
夏晟卿手上动作有一瞬间的停顿,又继续替她按摩着,快得让夏子衿以为是眼花了。
“我一介奴才之躯,奴才受打骂是常有的,公主不必稀奇。”他嘴角满不在乎地弯了弯,仿佛不是在说自己一般。
夏子衿没有回话,她虽隐约觉得夏晟卿不像表面上看上去这样简单,却也说不出个缘由来,只得作罢。
月色如初洗的蚕绸,柔得似雾如纱,洋洋洒洒地映照在二人身上。夏子衿低头看着夏晟卿认真的侧颜,忽然便觉得,好像嫁一个太监也不是什么糟糕事儿,至少这样细心如水的事情,前世林润玉从未对她做过。
上京城的太平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三日之后,江南都督府八百里加急奏报传至上京。
江南一带突发水患,虽说江南本就多灾多涝,但这回的水患比之前几回严重上许多。至今为止,江南三分之一的土地已被洪水所淹没冲刷,房屋住舍,农田栽种,无一幸免,江南百姓民不聊生,呜咽哀嚎声响彻天际。
金銮大殿之上,明圣帝手握奏报,神色凝重不已。他苍如龙钟的眼瞳在大殿上一扫而过,众人皆是屏息而立,大气不敢出。
“众爱卿,江南水患,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朕实痛心疾首。尔等既为人臣,自当为朕,为百姓解忧!众卿家对治水患一事,有何见解?”
朝堂之上党派众多,明圣帝话音一落,原本寂静无声的朝堂顿时便吵闹开来,众口铄言,党派各执一词,听得明圣帝头昏脑涨。
“一个一个讲!金銮殿肃穆之地,怎容你们喧闹?”明圣帝斥喊一声,揉了揉眉心,深感疲累。
皇长子闻声抢先上前,撩起赤色长袍,跪地执白玉芴板于头顶,激昂出声:“禀父皇,儿臣认为,当务之急需先平定百姓之苦,朝廷当拨款重修百姓被洪水冲垮的房屋住舍,以免百姓再受流离失所之苦!”
皇长子已年过四十,身躯宽肥,面相看着忠厚憨实,心却精于算计。他本是最有希望入主东宫太子之位,却因母妃早逝,无人帮衬,被二皇子抢了先机。
皇长子心性颇高,事事都要抢在如今位莅太子的二皇子之前,誓要让明圣帝对他刮目相看。
太子不甘示弱,紧接着便执板上前,对明圣帝深深一拜,躬身道:“父皇,儿臣认为,皇兄所言虽无错处,却是短浅之见。”
“百姓如今关心的是灾患如何停,何时停,如今的第一要紧事是安抚百姓之心,让他们信任父皇,信任朝廷的能力。”
明圣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太子的言论,他本就重权,自然更倾向百姓民心多于百姓是否受难受苦。太子对皇长子微微拱手施礼,却暗含挑衅,皇长子怒目而视,碍于圣前,又不好发作。
太子自是乐意看着皇长子吃瘪的样子,他是德妃之子,德妃身出宰相府,又是嫡女,位份自然深重,虽比起皇长子,他更受朝臣护拥,却也见不得皇长子事事抢他风头。
“启轩,你怎么看?”明圣帝捋了捋唇上的龙须,看向立于朝臣之前的皇长孙夏启轩。
皇长孙夏启轩气度翩翩,年仅二十便对议政颇有见解,为人也是谦和有礼,不似太子与皇长子那般锋芒毕露,在百姓之中的风评远胜二人,更倾向于韬光养晦的作风。于明圣帝面前亦是乖觉重礼,深懂在上位者前收敛心性之道。
“皇爷爷,孙儿方才听二位皇叔所言,皆各自有理,孙儿亦赞同二位皇叔高见。”
夏启轩并手一躬,向二人微微见礼,竟是两边都不得罪。
“不过孙儿认为,治水的方案更是重中之重的要紧事,如若水患不得平息,朝廷投入再多的建设与人力皆是无底之洞。”
明圣帝点头赞同,对于夏启轩之见显然更为认可,他手掌拍动在明黄的纯金龙椅之上,心中暗自思虑起来。
“众卿有何议?”
太子朝着丞相看去,后者立刻心领神会,并手道:“臣附议太子之见!”
“臣附议皇长子之见!”
皇长子党的人亦是不甘示弱,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皇长子言论华而不实,空有拨款,灾民数量何其庞大,我朝国库虽富裕,却也经不起这样搬挪!”太子党的吏部尚书李琨拱手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大灾大难后民不聊生,若不加以安抚,何以平民心顺民意?”皇长子党的大理寺卿不甘示弱回示。
夏启轩抿嘴看着二人的党羽之间明争暗斗,却不掺和其中,示意自己党派的朝臣按兵不动。
明圣帝疑心极重,最是不喜皇子与朝臣勾结,夏启轩深知这点,从不在明圣帝面前显山露水,而皇长子与太子却不明其中,争得面红耳赤。
“都住嘴!”明圣帝大掌一拍,怒斥着底下的唇舌交锋,他不是不明白皇子们私底下的拉帮结派,但凡事都有个度,若是皇子间有竞争权衡自然是好,若是有人把主意打到他的龙椅上头,他也绝不会姑息。
“灾后重建之事暂且放一放,众卿就治水方案再做论述。”
夏启轩薄唇一勾,显然是不战而胜,对于明圣帝的心思,他向来把控得很好。
朝臣们面面相觑,对于治水方案皆是不敢多加言论,要知道治水方案牵扯甚多,若是一步说错,便会酿成大错,众人虽心中有数,却不敢言语。
金銮殿里头闹得正欢,声音通过大殿已然传到了外头。
夏子衿立在大殿门前,她本是在此等待明圣帝下朝,手上还提着楠木食篮,准备略尽“孝心”,却听得里头传来“江南水患”的字眼,不由得皱起眉头。
前世也有一场十分严重的江南水患,却不该是这时,整个事件足足提前了一年。
“治水方案……”夏子衿默念了一句,心中有了一个主意,放下食篮交给侍卫,便轻曳罗裙而去。
大殿中,明圣帝看着底下一双双闪躲的眼睛,十分气恼,连点了几个大臣的名讳,都摇头着不知所云。
“也罢,今日你们回去好好想,明日朕要看见你们的治水方案!退朝!”明圣帝敛声道,按着眉心摆了摆手。
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齐齐拜过后按顺序退出大殿之中。
明圣帝背手立于御书房,他心中对于治水方案其实也已有些门路。江南一带常年水患,年年水患年年治,方案大都大同小异。
只是今年的水患较为严重,普通的手段怕是不管用的了,是得好好筹谋一番。
“皇上,您站了许久了,歇歇罢。”夏晟卿端着红木托盘,上捧新采的一杯雪顶含翠,恭声道。
明圣帝端过茶杯,轻轻撇去水面的浮沫,细呷一口,顿时满口充香,疲惫的身体也好似活络了起来一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最新章节,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最新章节,女帝惊华:杠上宦官九千岁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