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
中午的时候,桃源村中央的大钟被敲响了,所有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聚集到村中央的大榕树底下。每次只有村里发生大事,这个大钟才会被敲响,桃源村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那口大钟动不得,曾经有调皮的孩子去乱敲,结果不仅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父母也跟着遭殃。并被警告如有再犯,全家人都会被轰出村子。
常喜乐也连忙赶过去,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里正站在大榕树的高台上,身边站着一个挎刀皂吏。
众人见到皂吏都议论纷纷起来。
“不会要提前缴纳夏税吧?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谁知道呢,要真这样可就麻烦了,我们家现在交不上来啊。”
“可不是吗,今年……”
常喜乐听到这些不由微微皱眉,虽说因为他考上了秀才的关系,免掉了他们家的田税以及他和常家三房两个男丁每年一个月的徭役,可家中还有两个人的徭役无法免,徭役非常辛苦经常还得背井离乡。不仅如此家中就缺了两个劳动力,经济上说也是一笔损失。徭役是无偿的,若是倒霉遇到苛刻的上官还得自带干粮。
从前他们家都是用钱代役,可现在这状况哪里有这‘更赋’的银钱。这些日子常家三房个个牟足劲干活,就是为了凑这笔钱,而不是之前杏儿错听的夏税。
可若县令提前收取夏税,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就是哪里战乱,朝廷紧急收税;要么就是桃源县的县令是个胡作非为的人。不管哪一样,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只可惜原身对县令的记忆太少了,让常喜乐无法得到有用信息。
“喜乐,你过来。”里正见到常喜乐,连忙向他招手。
常喜乐走上前去,那皂吏向他拱手,态度十分客气。常喜乐虽然毁了容,可有功名在身,自是与普通人不同。皂吏虽然有蛮横之名,可在秀才面前却不敢轻易放肆。秀才难以派官,却也可以入县衙里从事文书等职务,那便是在衙役之上了。
“这是李捕头,这就是我们村的常喜乐。”里正介绍道,介绍常喜乐的时候一脸骄傲。
李捕头看到常喜乐脸上的刀疤眼底闪过一丝可惜,面上却是不显,“早闻常秀才大名,如今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常喜乐拱手回礼,“李捕头客气,李捕头前来,可是县里有什么指示?”
李捕头直接将朝廷颁发的文书递给常喜乐,“确实有事,还是件事大事。”
常喜乐接过文书定晴一看,眉头皱了又展,展了又皱,稚气的脸上露出与年纪不符的凝重。
文书上写着朝廷要组织人挖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从海鲜州海域直通京城,途中经过南瓜府,有一段就在距离桃源村不到十里路左右的地方。现在朝廷抽丁,每家要出一个壮丁,不可以钱代役,但允许自行找人顶替,可免当年全家徭役。与徭役不同的是,虽然强迫每家出一丁,却是有偿的,每人每月有三百文的工钱,若有名额以外的人愿意前去做活,也能享受同样待遇。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年头挣钱不容易,一个月三百文的工钱很不错了。”李捕头道。
李捕头的话语里虽有怂恿的成分在,但是也并不算说假话。
这世界生产力低下,赚钱的机会也就非常的少,纯苦力没有其他本事的,三百文一个月已经算是很厚道的价格了,平日里还不一定找得到。农村自给自足,只有到城镇里才有打工的机会,这跟现代一样。不同的是,这世界的打工机会比后世少得多,都被城市里的人瓜分走,就连倒夜香的人都是‘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
稻香县不大,机会就更少了。
李捕头的声音很洪亮,离得近的都听见了,都感到十分意外。
“还有这样的好事?还会发钱?”
“不会是蒙人的吧,以前去徭役有时候还得自备干粮,哪里听说有发钱的,不找我们要钱都不错了。”
“可不是吗……”
李捕头解释道:“我骗你们做什么,这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信你们问常秀才。”
大家都把目光望向常喜乐,常喜乐点头道:“文书上确实这么写的,一个人三百文,包吃住。”
这些众人都纷纷讨论起来,场面十分热闹。他们种地最多能混个温饱,想手里头有现钱是非常难的,要这事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能找些事做,也能让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况且不管乐不乐意一家都得去一个人,现在有钱赚当然高兴。
常喜乐问道:“真会发钱?不会到时候把人忽悠过去,又各种借口克扣吧?”
不管哪一世都不乏贪官污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过一层层剥削,真正到底层的都不剩什么了。常喜乐是秀才,有随意发表言论的自由,不会因为乱说话而被刑罚,所以才敢说这样的话。
李捕头道:“朝廷对这条运河十分看重,京城直接派钦差下来监察,都不让县里的人插手,所以应该不会有人敢在上头动手脚,我的亲戚都有人想要去试试呢。”
“工钱是月结吗?非名额之外的人一个月之后再过去行吗?去了之后干了一段时间,是否能中途就回来?”
李捕头笑了起来,一听就知道常喜乐打的什么主意,“常秀才还真是谨慎,我只在知工钱是月结,其他我也不太清楚了。县里不能直接插手这事,钱都是京城派来的大官管的,所以我们知道的也很少。”
常喜乐点了点头,心底有了思量。
李捕头宣布完事,就被里正拉到家里吃饭,常喜乐也被叫上了。里正家里的经济状况和之前的常家三房差不多,加之为了招待李捕头,所以饭桌上好酒好菜大鱼大肉管够,把吃了好一阵糠野菜的常喜乐给美坏了,还好平日的习惯让他不那么失礼。
李捕头走后,里正这才寻常喜乐正经说话。
“喜乐,这事你是怎么想的?”
里正平日有事是极少寻常喜乐商量的,主要是怕耽误他的功课,可现在常喜乐空闲了,就会想听听他的意见。虽说常喜乐年纪不大,可有学识还一直在县里上学,见识肯定和一直跟土地打交道的人不同。不得不说里正是个有见识的,但是也跟很多人一样有些过高的看待常喜乐。原身若在,这些庶务还真没什么概念。
常喜乐想了想道:“若朝廷不是胡乱作为,这条运河能修成,于我们桃源村是件大好事。有一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若这条运河建成,我们桃源村想要出去可就方便多了,想干啥事也容易。”
这条运河是为了南北流通,加强京城对南边的控制,方便运输粮草等。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要求,所以才要修建这条运河。如此一来,只要修通,来往船只必然不少,那样一来处处都是商机。虽然距离那个时候还很长,却给桃源村的未来铺平了一条道路。
里正没有想到常喜乐会想得那么远,他本意只是想问问发钱的事是不是靠谱。
桃源村是从前战乱时难民逃到此地,当时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群山围绕,通往外头只有一个崖口,易守难攻,所以才选择定居。当时不满百人,可经过几代之后,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多,成了个大村庄。
人口的暴涨让土地变得不足,而桃源村四面环山很难开荒,无法向外扩张只能守着从前祖先留下的田地。所以桃源村里有可以脱离田地到外头做工的壮丁,但桃源村与世隔绝,距离城镇非常远,外出的成本非常高。且苦无门路,像常老三那样能闯出来的,桃源村这么多年以来就出现了几个,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而且常老三当时回来的时候也很是狼狈,要不是跑得快,只怕就要卷入行会纠纷里出不来了。
现在有这个机会,作为里正,他当然动心了,可也怕朝廷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到时候不发钱还把人卡在那,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一听常喜乐说这话,里正也深思起来。
“你这话说得有道理,咱们想要干活只能去那稻香县,那里能有啥事干?要是通船了,咱们能去更远的地方!李捕头刚才不是说要是通船了,从这到京城不到十天,到府里也就一天的工夫,而到县里只需两刻钟!这么说来,这运河早一天建成,咱们桃源村也早一点有盼头!”
常喜乐笑了笑,好处可不止这些。不过常喜乐现在并不打算多说什么,不是怕里正不明白,而是他现在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太少了,而且什么事都没开始做呢,说出来的话,他自己都觉得是吹牛。况且那些还远,得先做好目前的事。
“挖河道是大事,要招的人肯定会很多。钱不归县里管,却让县里的衙门将文书一一告知民众,料想是圣上故意为之,是让管事的官员不敢嚣张,否则到时候民夫闹起事来可就麻烦了。”
里正点了点头,“说得也是,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刚开始还是每家只出一人为宜,省得有变故。”
常喜乐也赞同,挖河道虽然可以赚钱,但是也不能投入过多人手。桃源村现在穷是因为人口多,但是以后发展,人口多也会变成优势。在运河开通之前,桃源村必须发展起来,以后才更好利用这运河。
不过目前他还没法把盘弄得那么大,现在最先要解决的是怎么让常家三房的人有饱饭吃。
挖河道是个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中午的时候,桃源村中央的大钟被敲响了,所有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聚集到村中央的大榕树底下。每次只有村里发生大事,这个大钟才会被敲响,桃源村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那口大钟动不得,曾经有调皮的孩子去乱敲,结果不仅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父母也跟着遭殃。并被警告如有再犯,全家人都会被轰出村子。
常喜乐也连忙赶过去,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里正站在大榕树的高台上,身边站着一个挎刀皂吏。
众人见到皂吏都议论纷纷起来。
“不会要提前缴纳夏税吧?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谁知道呢,要真这样可就麻烦了,我们家现在交不上来啊。”
“可不是吗,今年……”
常喜乐听到这些不由微微皱眉,虽说因为他考上了秀才的关系,免掉了他们家的田税以及他和常家三房两个男丁每年一个月的徭役,可家中还有两个人的徭役无法免,徭役非常辛苦经常还得背井离乡。不仅如此家中就缺了两个劳动力,经济上说也是一笔损失。徭役是无偿的,若是倒霉遇到苛刻的上官还得自带干粮。
从前他们家都是用钱代役,可现在这状况哪里有这‘更赋’的银钱。这些日子常家三房个个牟足劲干活,就是为了凑这笔钱,而不是之前杏儿错听的夏税。
可若县令提前收取夏税,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就是哪里战乱,朝廷紧急收税;要么就是桃源县的县令是个胡作非为的人。不管哪一样,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只可惜原身对县令的记忆太少了,让常喜乐无法得到有用信息。
“喜乐,你过来。”里正见到常喜乐,连忙向他招手。
常喜乐走上前去,那皂吏向他拱手,态度十分客气。常喜乐虽然毁了容,可有功名在身,自是与普通人不同。皂吏虽然有蛮横之名,可在秀才面前却不敢轻易放肆。秀才难以派官,却也可以入县衙里从事文书等职务,那便是在衙役之上了。
“这是李捕头,这就是我们村的常喜乐。”里正介绍道,介绍常喜乐的时候一脸骄傲。
李捕头看到常喜乐脸上的刀疤眼底闪过一丝可惜,面上却是不显,“早闻常秀才大名,如今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常喜乐拱手回礼,“李捕头客气,李捕头前来,可是县里有什么指示?”
李捕头直接将朝廷颁发的文书递给常喜乐,“确实有事,还是件事大事。”
常喜乐接过文书定晴一看,眉头皱了又展,展了又皱,稚气的脸上露出与年纪不符的凝重。
文书上写着朝廷要组织人挖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从海鲜州海域直通京城,途中经过南瓜府,有一段就在距离桃源村不到十里路左右的地方。现在朝廷抽丁,每家要出一个壮丁,不可以钱代役,但允许自行找人顶替,可免当年全家徭役。与徭役不同的是,虽然强迫每家出一丁,却是有偿的,每人每月有三百文的工钱,若有名额以外的人愿意前去做活,也能享受同样待遇。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年头挣钱不容易,一个月三百文的工钱很不错了。”李捕头道。
李捕头的话语里虽有怂恿的成分在,但是也并不算说假话。
这世界生产力低下,赚钱的机会也就非常的少,纯苦力没有其他本事的,三百文一个月已经算是很厚道的价格了,平日里还不一定找得到。农村自给自足,只有到城镇里才有打工的机会,这跟现代一样。不同的是,这世界的打工机会比后世少得多,都被城市里的人瓜分走,就连倒夜香的人都是‘各有主顾,不敢侵夺;或有侵夺,粪主必与之争,甚者经府大讼,胜而后已’。
稻香县不大,机会就更少了。
李捕头的声音很洪亮,离得近的都听见了,都感到十分意外。
“还有这样的好事?还会发钱?”
“不会是蒙人的吧,以前去徭役有时候还得自备干粮,哪里听说有发钱的,不找我们要钱都不错了。”
“可不是吗……”
李捕头解释道:“我骗你们做什么,这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信你们问常秀才。”
大家都把目光望向常喜乐,常喜乐点头道:“文书上确实这么写的,一个人三百文,包吃住。”
这些众人都纷纷讨论起来,场面十分热闹。他们种地最多能混个温饱,想手里头有现钱是非常难的,要这事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能找些事做,也能让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况且不管乐不乐意一家都得去一个人,现在有钱赚当然高兴。
常喜乐问道:“真会发钱?不会到时候把人忽悠过去,又各种借口克扣吧?”
不管哪一世都不乏贪官污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过一层层剥削,真正到底层的都不剩什么了。常喜乐是秀才,有随意发表言论的自由,不会因为乱说话而被刑罚,所以才敢说这样的话。
李捕头道:“朝廷对这条运河十分看重,京城直接派钦差下来监察,都不让县里的人插手,所以应该不会有人敢在上头动手脚,我的亲戚都有人想要去试试呢。”
“工钱是月结吗?非名额之外的人一个月之后再过去行吗?去了之后干了一段时间,是否能中途就回来?”
李捕头笑了起来,一听就知道常喜乐打的什么主意,“常秀才还真是谨慎,我只在知工钱是月结,其他我也不太清楚了。县里不能直接插手这事,钱都是京城派来的大官管的,所以我们知道的也很少。”
常喜乐点了点头,心底有了思量。
李捕头宣布完事,就被里正拉到家里吃饭,常喜乐也被叫上了。里正家里的经济状况和之前的常家三房差不多,加之为了招待李捕头,所以饭桌上好酒好菜大鱼大肉管够,把吃了好一阵糠野菜的常喜乐给美坏了,还好平日的习惯让他不那么失礼。
李捕头走后,里正这才寻常喜乐正经说话。
“喜乐,这事你是怎么想的?”
里正平日有事是极少寻常喜乐商量的,主要是怕耽误他的功课,可现在常喜乐空闲了,就会想听听他的意见。虽说常喜乐年纪不大,可有学识还一直在县里上学,见识肯定和一直跟土地打交道的人不同。不得不说里正是个有见识的,但是也跟很多人一样有些过高的看待常喜乐。原身若在,这些庶务还真没什么概念。
常喜乐想了想道:“若朝廷不是胡乱作为,这条运河能修成,于我们桃源村是件大好事。有一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若这条运河建成,我们桃源村想要出去可就方便多了,想干啥事也容易。”
这条运河是为了南北流通,加强京城对南边的控制,方便运输粮草等。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要求,所以才要修建这条运河。如此一来,只要修通,来往船只必然不少,那样一来处处都是商机。虽然距离那个时候还很长,却给桃源村的未来铺平了一条道路。
里正没有想到常喜乐会想得那么远,他本意只是想问问发钱的事是不是靠谱。
桃源村是从前战乱时难民逃到此地,当时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群山围绕,通往外头只有一个崖口,易守难攻,所以才选择定居。当时不满百人,可经过几代之后,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多,成了个大村庄。
人口的暴涨让土地变得不足,而桃源村四面环山很难开荒,无法向外扩张只能守着从前祖先留下的田地。所以桃源村里有可以脱离田地到外头做工的壮丁,但桃源村与世隔绝,距离城镇非常远,外出的成本非常高。且苦无门路,像常老三那样能闯出来的,桃源村这么多年以来就出现了几个,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而且常老三当时回来的时候也很是狼狈,要不是跑得快,只怕就要卷入行会纠纷里出不来了。
现在有这个机会,作为里正,他当然动心了,可也怕朝廷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到时候不发钱还把人卡在那,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一听常喜乐说这话,里正也深思起来。
“你这话说得有道理,咱们想要干活只能去那稻香县,那里能有啥事干?要是通船了,咱们能去更远的地方!李捕头刚才不是说要是通船了,从这到京城不到十天,到府里也就一天的工夫,而到县里只需两刻钟!这么说来,这运河早一天建成,咱们桃源村也早一点有盼头!”
常喜乐笑了笑,好处可不止这些。不过常喜乐现在并不打算多说什么,不是怕里正不明白,而是他现在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太少了,而且什么事都没开始做呢,说出来的话,他自己都觉得是吹牛。况且那些还远,得先做好目前的事。
“挖河道是大事,要招的人肯定会很多。钱不归县里管,却让县里的衙门将文书一一告知民众,料想是圣上故意为之,是让管事的官员不敢嚣张,否则到时候民夫闹起事来可就麻烦了。”
里正点了点头,“说得也是,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刚开始还是每家只出一人为宜,省得有变故。”
常喜乐也赞同,挖河道虽然可以赚钱,但是也不能投入过多人手。桃源村现在穷是因为人口多,但是以后发展,人口多也会变成优势。在运河开通之前,桃源村必须发展起来,以后才更好利用这运河。
不过目前他还没法把盘弄得那么大,现在最先要解决的是怎么让常家三房的人有饱饭吃。
挖河道是个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桃源农家日常,桃源农家日常最新章节,桃源农家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桃源农家日常,桃源农家日常最新章节,桃源农家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