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懂事有志气,老奴为先帝贺,为娘娘贺,为太子殿下贺!”冯保趴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喜悦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冯保,你这是喜极而泣?你这绝对是死了爹了!
李氏却非常的高兴,笑着说道:“大伴快起来,皇儿还小,以后还要你们这些老人尽心辅佐才是。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肝脑涂地。”冯保一边哭着,一边诅咒发誓。
朱翊钧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还有几天就要登基了,在登基之前,尽量不说不做。唐朝有一个皇帝名叫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其母郑氏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
由于庶出和母亲的身份原因,李忱注定当不了皇帝。后虽被封为光王,却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孤独成长。
他从小就郁郁寡欢、呆滞木讷,与其他亲王群居往往终日不发一言。在宫中多数人都讥笑李忱呆笨,等到他侄子继位,就准备弄死他这个叔叔。
可怜的宣宗被人抓进了永巷,类似于关闭犯人的囚室,当然没有一丝自由,又是钦点的要犯。
几天后,又被人扔进了厕所,当时皇帝李炎身边有个太监叫仇公武看着宣宗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假意说要杀死宣宗,可却暗度陈仓,从此傻王消失了,暂时远离了纷争的宫廷内斗。
结果侄子皇帝李炎死了,太监弄权,觉得需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选择了宣宗为帝。
不想李忱上台,立刻大刀阔斧,不仅免去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丞相李德裕的权利,而且将其党羽都贬出朝廷,对太监们也做了相应的处理,自此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个人才真是韬光隐晦的高手,可惜晚了,再见到皇帝是无不毕恭毕敬。
从此唐王朝又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盛世,历史叫做“大中之治”,而唐宣宗又被人称为小太宗。
朱翊钧觉得自己应该以这位唐宣宗为榜样,这家伙装傻装了几十年,被人各种嘲笑挖苦都混不在意。自己有很多的时间,暗地里面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一切,毕竟自己还是皇帝来着。
等到张居正死掉,自己亲政,那才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
夜幕初临,内阁首辅大学士高拱的府邸,高拱坐在主位上,手中端着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此时的高拱红脸膛上表情凝重,看了一眼旁边的另外一个顾命大臣高仪,笑着说道:“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些事情要商量。”
高拱作为隆庆皇帝的老师,也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比起其他内阁大学士权威更重。
听到高拱的话,高仪连忙说道:“不知道相爷有何吩咐?”
虽然明代不设宰相,但是内阁首辅依旧有宰相的职权,尤其是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已经有宰相之实了。加上高拱是顾命大臣,自然权力更重。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共识,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朝堂上肯定是高拱说得算了。
听了高仪的称呼,高拱大笑,这一声相爷叫的他心情大好。将茶杯放下,笑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驱逐冯保了,自古宦官祸国,我观冯保此人,心术不正啊!”
高仪心里面咯噔一下,脸色就略微有些不变化,这就等不及了?
对于高拱来说,稳固自己的权势,树立自己的威势,当然是第一要务。如何做到,自古杀鸡儆猴就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高拱选择的这只鸡有些大啊!
冯保是什么人?那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你想弄死他,谈何容易?
不过高仪也知道,高拱和冯保的间隙由来已久了,在隆庆皇帝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太监尤甚。原本冯保有资格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高拱不同意。
作为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高拱的话,隆庆皇帝可以说言听计从。
隆庆皇帝就停了高拱的,让高拱举荐的陈洪做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等到陈洪被冯保弄下去,高拱又举荐了孟冲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再次被按了下去。
冯保被高拱弄成了千年老二,就是上不去第一,坏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冯保能不恨高拱?
隆庆皇帝死后,遗诏冯保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提督东厂,位列顾命大臣,高拱一直怀疑这是冯保修改了遗诏。只不过没证据,暂时不了了之。
到了这个时候,高拱自然想着把冯保弄下去,不然高拱的麻烦就大了。
关键是弄倒了冯保,高拱绝对是权倾朝野,以外廷首辅之尊,干掉了内廷的冯保,那内廷还有谁敢和高拱作对?到时候高拱绝对是大明第一人!
高仪很快就想明白了来龙去脉,心里面琢磨着该怎么办,可是高仪也明白,冯保岂是那么容易弄倒的?
以前很多例子都证明,皇帝肯定会保住内廷的太监,哪怕是罪大恶极,也要保住。就算是事后弄死,那也是皇上的意思,而不是被外廷逼迫,否则内廷威严荡然无存。
内廷要是废了,皇上的手脚就等于被砍断了,皇上能接受?
高仪看了一眼高拱,见他面带笑容,丝毫不以为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高仪心里一惊,难道高拱的目的就在此?冯保可是隆庆皇帝身边的老人了,把冯保弄下去,内廷还真就没有人的威望能和高拱掰腕子了。
陈洪孟冲腾祥之流,基本上都是高拱的应声虫,想到这里,高仪的汗都下来了。
“相爷,太子还没登基,现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高仪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有些迟疑的说道。
“事急从权,等到皇上登基,冯保就会尾大不掉,岂可拖延?”高拱脸一沉,大声的说道。
高仪叹了一口气,心里面明白,自己是拦不住了,于是便开口说道:“既然相爷如此说了,那就按照相爷的吩咐做!”
听着高仪这话,高拱缓缓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驱逐了冯保,咱们才能一展胸中所学,别忘了咱们为什么为官,也别忘了先帝的嘱托啊!”
朱翊钧看着冯保,你这是喜极而泣?你这绝对是死了爹了!
李氏却非常的高兴,笑着说道:“大伴快起来,皇儿还小,以后还要你们这些老人尽心辅佐才是。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肝脑涂地。”冯保一边哭着,一边诅咒发誓。
朱翊钧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还有几天就要登基了,在登基之前,尽量不说不做。唐朝有一个皇帝名叫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其母郑氏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
由于庶出和母亲的身份原因,李忱注定当不了皇帝。后虽被封为光王,却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孤独成长。
他从小就郁郁寡欢、呆滞木讷,与其他亲王群居往往终日不发一言。在宫中多数人都讥笑李忱呆笨,等到他侄子继位,就准备弄死他这个叔叔。
可怜的宣宗被人抓进了永巷,类似于关闭犯人的囚室,当然没有一丝自由,又是钦点的要犯。
几天后,又被人扔进了厕所,当时皇帝李炎身边有个太监叫仇公武看着宣宗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假意说要杀死宣宗,可却暗度陈仓,从此傻王消失了,暂时远离了纷争的宫廷内斗。
结果侄子皇帝李炎死了,太监弄权,觉得需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选择了宣宗为帝。
不想李忱上台,立刻大刀阔斧,不仅免去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丞相李德裕的权利,而且将其党羽都贬出朝廷,对太监们也做了相应的处理,自此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个人才真是韬光隐晦的高手,可惜晚了,再见到皇帝是无不毕恭毕敬。
从此唐王朝又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盛世,历史叫做“大中之治”,而唐宣宗又被人称为小太宗。
朱翊钧觉得自己应该以这位唐宣宗为榜样,这家伙装傻装了几十年,被人各种嘲笑挖苦都混不在意。自己有很多的时间,暗地里面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一切,毕竟自己还是皇帝来着。
等到张居正死掉,自己亲政,那才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
夜幕初临,内阁首辅大学士高拱的府邸,高拱坐在主位上,手中端着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此时的高拱红脸膛上表情凝重,看了一眼旁边的另外一个顾命大臣高仪,笑着说道:“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些事情要商量。”
高拱作为隆庆皇帝的老师,也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比起其他内阁大学士权威更重。
听到高拱的话,高仪连忙说道:“不知道相爷有何吩咐?”
虽然明代不设宰相,但是内阁首辅依旧有宰相的职权,尤其是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已经有宰相之实了。加上高拱是顾命大臣,自然权力更重。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共识,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朝堂上肯定是高拱说得算了。
听了高仪的称呼,高拱大笑,这一声相爷叫的他心情大好。将茶杯放下,笑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驱逐冯保了,自古宦官祸国,我观冯保此人,心术不正啊!”
高仪心里面咯噔一下,脸色就略微有些不变化,这就等不及了?
对于高拱来说,稳固自己的权势,树立自己的威势,当然是第一要务。如何做到,自古杀鸡儆猴就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高拱选择的这只鸡有些大啊!
冯保是什么人?那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你想弄死他,谈何容易?
不过高仪也知道,高拱和冯保的间隙由来已久了,在隆庆皇帝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太监尤甚。原本冯保有资格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高拱不同意。
作为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高拱的话,隆庆皇帝可以说言听计从。
隆庆皇帝就停了高拱的,让高拱举荐的陈洪做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等到陈洪被冯保弄下去,高拱又举荐了孟冲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再次被按了下去。
冯保被高拱弄成了千年老二,就是上不去第一,坏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冯保能不恨高拱?
隆庆皇帝死后,遗诏冯保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提督东厂,位列顾命大臣,高拱一直怀疑这是冯保修改了遗诏。只不过没证据,暂时不了了之。
到了这个时候,高拱自然想着把冯保弄下去,不然高拱的麻烦就大了。
关键是弄倒了冯保,高拱绝对是权倾朝野,以外廷首辅之尊,干掉了内廷的冯保,那内廷还有谁敢和高拱作对?到时候高拱绝对是大明第一人!
高仪很快就想明白了来龙去脉,心里面琢磨着该怎么办,可是高仪也明白,冯保岂是那么容易弄倒的?
以前很多例子都证明,皇帝肯定会保住内廷的太监,哪怕是罪大恶极,也要保住。就算是事后弄死,那也是皇上的意思,而不是被外廷逼迫,否则内廷威严荡然无存。
内廷要是废了,皇上的手脚就等于被砍断了,皇上能接受?
高仪看了一眼高拱,见他面带笑容,丝毫不以为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高仪心里一惊,难道高拱的目的就在此?冯保可是隆庆皇帝身边的老人了,把冯保弄下去,内廷还真就没有人的威望能和高拱掰腕子了。
陈洪孟冲腾祥之流,基本上都是高拱的应声虫,想到这里,高仪的汗都下来了。
“相爷,太子还没登基,现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高仪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有些迟疑的说道。
“事急从权,等到皇上登基,冯保就会尾大不掉,岂可拖延?”高拱脸一沉,大声的说道。
高仪叹了一口气,心里面明白,自己是拦不住了,于是便开口说道:“既然相爷如此说了,那就按照相爷的吩咐做!”
听着高仪这话,高拱缓缓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驱逐了冯保,咱们才能一展胸中所学,别忘了咱们为什么为官,也别忘了先帝的嘱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