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纪三年元旦,群臣进表请上皇帝尊号,宰相郑从谠率百官进奉尊号‘圣文龙武神皇’。
正月初八,武皇下诏,晋林威、王重、崔安潜、张自勉、曾元裕、赵犨、高顺励、辛谠等八上将加元帅衔!
南书房,张承业在殿前禀奏:“陛下,八大元帅殿外候见!”
李璟起身相迎,赐八帅座。
“朕请诸卿前来,卿等可知所为何事?”
“削平四夷!”身为八帅之首的林威主动道。
刚刚的拜帅仪式之后,林威等八将已经成为大唐最顶级的武将,无人能出此八人之右。原本,论起来,于琄、郑畋等人也都是指挥万军,屡建功勋的,不过朝廷新制,文武分隔,唯有武将且是现役武将才能授军衔,因此,最终能够获得最顶级元帅衔的,也就只有这八位上将军了。
“卿果然明白,卿且为朕说说如何削平四夷?”
新朝立国以来,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扫平群藩,四海一统。不过在大唐的周边,却也还并不太平。除了东北之地,早年间征服各部,早已经开始移民屯田之外,其余地方还有不少不小的势力。
林威道:“乾符、中和年间,中原战乱,大漠之地,也不太平。数十年前,回鹘内乱,为黠戛斯所灭。但黠戛斯势力并不足以称霸草原,最后退回金山脚下。东方草原,便无霸主,室韦、奚、突厥、回鹘、契丹等大量部族西迁,使得这片地方诸胡杂居。在东北百族之战后,被我们击败的契丹和室韦、靺鞨等部份部族开始更大规模西逃。这几年,我们一直用兵中原,对于西逃的胡族并未追究。如今数年过去。草原诸族休养生息,实力生活恢复不少。各胡族皆是马背上民族,天生骁勇善战。监察厅估测,东西草原上的各部族牧民不下数百万。控弦之士不下数十万,虽然如今他们一盘散沙,并没有联合,相反,还时有部族相互攻伐,但这些部族骑兵来去如风,骠悍异常。如若置之不管,只怕不出十年,草原又将有强族产生,那时必为中原之祸!”
“如此说。朝廷当先下手为强?”李璟拧了拧眉头,心里显然对于林威提出的草原威胁论,有些不太满意。林威是新封的元帅,他此时的话定然是与其它元帅沟通过的结果。这说明,朝廷的武将们。目光还是盯着北方和西方,这眼光还是着眼于传统的战略格局。将朝廷的防御重心放在西、北两个方向。这与他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李璟很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历代修建的长城,其实就是沿着400毫米等降雨线修建的。
400毫米等降雨线。就是一条旱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在中国的历史上,既有中原农耕社会的繁荣强盛,使北方游牧民族臣服的时期,如强汉盛唐。也有北方部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如五胡十六国。但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也只是暂时改变了农耕文明与游牧部族之间的边界,并没有根本消除这两种社会的存在及其互动。
历史上,无论汉武帝多么的强势,无论卫青霍去病李广多么勇猛,也不论唐太宗多么的圣明,李靖李绩等人的骠悍,他们虽然一度把实际控制区的边界向北推到极远处,但最终都难实行长久治理。一度,仍有更北的匈奴和突厥与之对抗。而入主中原的少数部族哪怕如北魏鲜卑一样极力的汉化,可当他们适应了中原生活时,在北边依然过着游牧生活的胡族,又会提出挑战并企图取而代之。这样的情况,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反复的发生。
因此,数千年来,王朝在更迭,历史在前进,可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文明,却从没有真正的合并过。
为什么?
李璟很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
这首先是因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学家曾提出过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线。这条线的北边,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而在南边,由于降雨量多于400毫米,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边界大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上,呈向下弯曲状;也与长城的走向大致一致。向下弯,是因为越向内陆,同一纬度地区的降雨越少。这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在许多中原人和游牧人心中,农田与牧场的土地是同质的,既可以作农田,也可以作牧场。但在实际上,400毫米等降雨线南北的土地和气候是不同质的。
按照这种不同,无论是谁先占有了土地,也无论后来通过战争还是交易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农田和牧场仍然会以此分界。如果农夫向北购买或占领了草原,农耕不如放牧,他只有变成牧民才最有效率;而牧民向南购买或占领了农田,放牧不如农耕,也只能变成农夫才是理性选择。
历史上,许多南下的胡族,最后要么退回草原,要么汉化,同化入中原农耕文明。而同时,又有许多的汉人进入北方草原,但最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牧民。
李璟深深的清楚,这条界线,不是靠武力能改变的。
大唐如果把进攻的方向放在了北方,那么这就是在走弯路。历史告诉李璟,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向东北和向西南开疆拓土,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林威的话也不全无道理,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这天生就是一个带有侵略性的族群。一旦他们的实力强大起来,必然就会南侵。中原文明无法真正占据控制草原,但却不能不管不顾,不然,他们就是中原最大的威胁。
李璟皱眉,这真是一个赔钱的项目。打赢了,也不可能占据草原。不过。就算赔钱的生意,也得做。
“参院准备如何打?”
新朝建立,参谋院这个军方最高机构也进行了部份改动。参谋院下设总参谋使,下面又有左右参谋使。然后是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水师都指挥使,水师陆战队都指挥使。
总参谋使,左右参谋使,加上四位兵种都指挥使,核心层就是这七人。
四位都指挥使,又分别被称为马帅、步帅、水帅和陆帅。这四帅之下,各有一个副都指挥使和一个都虞侯。参谋院的职责和权力。比原来加强许多,远高于南北二衙和兵部。负责朝廷的军事战略布署,以及调兵权。
安国公,元帅林威。眼下就是开国第一任总参谋使。做为总参谋使,他也是皇帝的首席军事顾问大臣。
林威回答:“参谋院之意,大唐有明君贤相,谋臣勇将,上下一心。此是我之长于胡族者。不过国朝初立,天下甫定,不宜大动干戈,是要慎兵。”
打是一定要打,但却不必非要大打。林威的话让李璟松了一口气。还真怕他们脑子一热就提出什么大打特打,彻底征服草原的计划来。现在这样,只提早打,但要慎打的结果,让他很是满意。参谋院作出的初步计划很不错,他们提出对付草原,可以仿效当年北周和隋朝的策略,以军事为辅,谋略为主。对付这些眼下还没有强大起来的分散部族,可以实行合弱离强,远交近攻之策。挑动这些部族相互攻伐,这样朝廷只需要投入最小的力量,就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保障边境安全,削弱抑制草原势力。
李璟起身,拿起一张密奏,“朕给诸位元帅看一封奏报!”
林威双手接过,是监察厅中丞公孙兰所上的奏折。上面奏言,监察厅派人刺探得来的草原情报,如今在草原上,势力最强大的依然是黠戛斯,然后是回鹘,再次则是西迁的鞑靼和契丹。契丹族眼下势力虽不如前几族强盛,可他们西迁之后,这几年合纵连横,已经联合了不少西迁部族,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甚至在去年,契丹还联合了鞑靼和吐蕃,合力进攻了回鹘,取得了一场大胜,如今势力大增,获得了大片丰盛的草场,以及大量抢夺来的奴隶和牲畜。按这样的势力,这个曾经被李璟在东北打的成了丧家之犬的部落,用不了几年,又有翻身的可能。
八位元帅轮流看过这道奏章。
“皇上欲用兵,吾等请效力!”
李璟哈哈大笑,道:“诸帅支持,吾心已决!”
三月,河西甘州回鹘趁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入中原之机,发动叛乱,进攻甘、肃等河西诸州。西北的契丹和鞑靼人立即出兵响应,发兵入大唐河西地区。五月,回鹘、鞑靼、西辽联军前锋至肃、甘,迫近凉州,被唐军边防军击退。
林威站在参谋院的大沙盘前,看着一群群的参谋们不停在的图纸和沙盘上作业,“出兵的时刻到了!”林威对参谋院的左右参谋使和四帅说。
事情尽如林威所说一样。
次日,李璟召诸将帅入朝,大殿之上,参谋院和两衙以及兵部都进奏军队已经做好出兵准备,后勤辎重粮草也都准备妥当。李璟当即发出了出兵的命令,令刘寻为一军团司令,自定襄入草原。以周德威为二军团司令,从岭北省越大兴安岭入草原。郭崇韬为三军团司令,从灵武西进。郭镇山为四军团司令出晋北云中向西北推进,李维为五军团司令,从营州跨燕山山脉向西挺进。
五路大军,共十余万人马。整个进攻线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辽西的燕山,山西的阴山,河曲的贺兰山,数千里长的漫长战线,五路大军同时出击。虽然犯边的敌兵是在河西走廊,但朝廷出兵的势头,显然不只打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来一次自东到西整个大草原的梳理。
虽然五路大军没有出动任何一位元帅,但李璟出动了如今大唐最得力的勇猛战将,以及最精锐的禁军和军卫部队。
八月,秦军黑鹰战旗出现在大草原上,草原上的部落牧民们见到铺天盖地的唐军骑兵,无不惊慌畏惧,“大唐继征服了辽东之地后。终于杀到大草原上来了吗?”九月,数十部队率众归附。在强大的唐军面前,他们不敢抗拒。
十二月。从东面出击的几路大军已经扫荡了整个东部大草原,兵马到达了东西交界的金山山脉。五路大军顺利会师。
“报告将军,前军已经击破鞑靼部族兵马,西辽兵马正向金山以西撤退!”
刘寻沉思片刻,五路大军中,他的一军团是中军主力,因此他也是此次诸将之首。他沉声道:“追击耶律阿保机,绝不放过这小子!”
“将军。其它各部还在后面,是否等他们跟上来?”
“军情紧急,等不得了,追!”
耶律阿保机早在去年。已经继位为西辽国可汗,在他的带领下,西辽国在金山下立足脚跟,还渐扩大。这次他们联络了西迁的鞑靼,以及当年回鹘灭国后分离出来的三支之一的甘州回鹘。一起出兵。结果,转眼间,就被唐军的凶猛反击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局势不妙,耶律阿保机立即抛下了盟友鞑靼族军队,自己迅速西逃。
越过金山没多久。金山下最强大的部族,曾经灭亡回鹘帝国的黠戛斯人突然杀出。他们早对契丹人心生警惕,眼下早得到唐朝武皇的诏书,邀他共图契丹,在得了许多唐人送来的好处后,黠戛斯人没有错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刘寻一路赶到时,两部族正杀的血流成河。刘寻领兵杀到,号角激昂声中,挥军直冲入阵中。
西辽兵马受此冲击,顿时大溃,逃的逃,散的散,转眼间已经兵败如山倒,最后耶律阿保机也没逃出重围,被黠戛斯骑兵所围住,擒下献与唐军。
一个月后,刘寻等五将已经彻底击溃甘州回鹘、西辽契丹、西迁鞑靼三部落联军,重新稳固河西沙、甘、肃等诸州。
李璟的班师诏书到。
郭崇韬入帐,“陛下已经诏令班师回朝?”
“诏书是如此写,将军意下如何?”
“不是停兵之机。”
“嗯,西辽、甘州回鹘、鞑靼覆灭,若是就此撤军,只怕从此黠戛斯再无人压制,不久将独霸草原!”
“黠戛斯刚助我们击灭契丹、回鹘、鞑靼联军,若我们此时对他们用兵,只怕会影响陛下声威。”
“陛下不适合下这个出兵命令,但我们可以。”
“如今将士们皆知班师诏令,如何率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一劳永逸,值得去做。”
五位军团司令齐聚一帐,密议半夜,最后议定,继续用兵,降服黠戛斯。
计策遂定。
刘寻等趁夜发兵突袭黠戛斯营帐,黠戛斯措不及防,戒备之心全无。当黠戛斯人惊慌发现唐骑出现时,冲在最前面的郭崇韬此时距离大营只有数里之遥。
黠戛斯人大败,三万轻骑尽没,刘寻等趁胜西进,分兵大举进攻黠戛斯人各部族营地。
斩首三万余,俘虏男女二十余万,获杂畜百万,黠戛斯人的贵族首领等被一网打尽,精锐战士大部被俘。此役过后,强盛的黠戛斯直接被抽调了脊梁,打落了尘埃之中。
龙纪四年三月,东起大兴安岭,南至燕山、阴山、西到贺兰山、金山,沙州敦煌,北至大漠,尽归大唐帝国的管辖之下。
六月,西域各国,西州回鹘、九姓乌护、葛逻禄、突骑施等各族酋长皆来神京,朝见大唐圣文龙武神皇。
各族君长齐道:“请大唐天子为至尊可汗。”
隋文帝威慑突厥帝国时,被尊称为圣人可汗,而到了李世民大败突厥之后,又被尊称为天可汗。如今李璟大败草原诸部族,尤其是最后刘寻、郭崇韬诸将最后擅自出兵黠戛斯的那一手,更是彻底震慑了草原和西域诸部。
圣人可汗,天可汗,至尊可汗,到底哪一个更尊荣,估计这些胡人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献上的这个称号,却是表明了他们此时完全被征服的臣服之心。
李璟也不由的感到一阵意外,一阵哈哈大笑,算是接受了诸酋长们的这记马屁。
“至尊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诸胡酋齐齐跪拜,声震殿宇。
李璟高高在上,充满无上权威。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他心中也不免高兴。虽然刘寻等人自作主张,突袭黠戛斯人,使得胡族震慑之余,不免对于这个新朝武皇的作风有些腹诽。但如今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颠不破的道理,正义和公理,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不也正是在见识到了新大唐帝国的强大实力之后,才最终臣服的吗。
至尊可汗,不过是一个称号而已,但这却充分的反应了如今大唐帝国的威慑力。
这一战,打的好,一战定下北方二十年边疆安定!
正月初八,武皇下诏,晋林威、王重、崔安潜、张自勉、曾元裕、赵犨、高顺励、辛谠等八上将加元帅衔!
南书房,张承业在殿前禀奏:“陛下,八大元帅殿外候见!”
李璟起身相迎,赐八帅座。
“朕请诸卿前来,卿等可知所为何事?”
“削平四夷!”身为八帅之首的林威主动道。
刚刚的拜帅仪式之后,林威等八将已经成为大唐最顶级的武将,无人能出此八人之右。原本,论起来,于琄、郑畋等人也都是指挥万军,屡建功勋的,不过朝廷新制,文武分隔,唯有武将且是现役武将才能授军衔,因此,最终能够获得最顶级元帅衔的,也就只有这八位上将军了。
“卿果然明白,卿且为朕说说如何削平四夷?”
新朝立国以来,用了两年时间,彻底扫平群藩,四海一统。不过在大唐的周边,却也还并不太平。除了东北之地,早年间征服各部,早已经开始移民屯田之外,其余地方还有不少不小的势力。
林威道:“乾符、中和年间,中原战乱,大漠之地,也不太平。数十年前,回鹘内乱,为黠戛斯所灭。但黠戛斯势力并不足以称霸草原,最后退回金山脚下。东方草原,便无霸主,室韦、奚、突厥、回鹘、契丹等大量部族西迁,使得这片地方诸胡杂居。在东北百族之战后,被我们击败的契丹和室韦、靺鞨等部份部族开始更大规模西逃。这几年,我们一直用兵中原,对于西逃的胡族并未追究。如今数年过去。草原诸族休养生息,实力生活恢复不少。各胡族皆是马背上民族,天生骁勇善战。监察厅估测,东西草原上的各部族牧民不下数百万。控弦之士不下数十万,虽然如今他们一盘散沙,并没有联合,相反,还时有部族相互攻伐,但这些部族骑兵来去如风,骠悍异常。如若置之不管,只怕不出十年,草原又将有强族产生,那时必为中原之祸!”
“如此说。朝廷当先下手为强?”李璟拧了拧眉头,心里显然对于林威提出的草原威胁论,有些不太满意。林威是新封的元帅,他此时的话定然是与其它元帅沟通过的结果。这说明,朝廷的武将们。目光还是盯着北方和西方,这眼光还是着眼于传统的战略格局。将朝廷的防御重心放在西、北两个方向。这与他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李璟很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历代修建的长城,其实就是沿着400毫米等降雨线修建的。
400毫米等降雨线。就是一条旱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在中国的历史上,既有中原农耕社会的繁荣强盛,使北方游牧民族臣服的时期,如强汉盛唐。也有北方部族入主中原的时代,如五胡十六国。但大多数的情形下,这也只是暂时改变了农耕文明与游牧部族之间的边界,并没有根本消除这两种社会的存在及其互动。
历史上,无论汉武帝多么的强势,无论卫青霍去病李广多么勇猛,也不论唐太宗多么的圣明,李靖李绩等人的骠悍,他们虽然一度把实际控制区的边界向北推到极远处,但最终都难实行长久治理。一度,仍有更北的匈奴和突厥与之对抗。而入主中原的少数部族哪怕如北魏鲜卑一样极力的汉化,可当他们适应了中原生活时,在北边依然过着游牧生活的胡族,又会提出挑战并企图取而代之。这样的情况,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反复的发生。
因此,数千年来,王朝在更迭,历史在前进,可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文明,却从没有真正的合并过。
为什么?
李璟很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
这首先是因为草原和农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历史学家曾提出过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线。这条线的北边,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而在南边,由于降雨量多于400毫米,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边界大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上,呈向下弯曲状;也与长城的走向大致一致。向下弯,是因为越向内陆,同一纬度地区的降雨越少。这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在许多中原人和游牧人心中,农田与牧场的土地是同质的,既可以作农田,也可以作牧场。但在实际上,400毫米等降雨线南北的土地和气候是不同质的。
按照这种不同,无论是谁先占有了土地,也无论后来通过战争还是交易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农田和牧场仍然会以此分界。如果农夫向北购买或占领了草原,农耕不如放牧,他只有变成牧民才最有效率;而牧民向南购买或占领了农田,放牧不如农耕,也只能变成农夫才是理性选择。
历史上,许多南下的胡族,最后要么退回草原,要么汉化,同化入中原农耕文明。而同时,又有许多的汉人进入北方草原,但最后,这些人,基本上都成为了牧民。
李璟深深的清楚,这条界线,不是靠武力能改变的。
大唐如果把进攻的方向放在了北方,那么这就是在走弯路。历史告诉李璟,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向东北和向西南开疆拓土,才是真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过林威的话也不全无道理,游牧民族的特性,使得这天生就是一个带有侵略性的族群。一旦他们的实力强大起来,必然就会南侵。中原文明无法真正占据控制草原,但却不能不管不顾,不然,他们就是中原最大的威胁。
李璟皱眉,这真是一个赔钱的项目。打赢了,也不可能占据草原。不过。就算赔钱的生意,也得做。
“参院准备如何打?”
新朝建立,参谋院这个军方最高机构也进行了部份改动。参谋院下设总参谋使,下面又有左右参谋使。然后是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水师都指挥使,水师陆战队都指挥使。
总参谋使,左右参谋使,加上四位兵种都指挥使,核心层就是这七人。
四位都指挥使,又分别被称为马帅、步帅、水帅和陆帅。这四帅之下,各有一个副都指挥使和一个都虞侯。参谋院的职责和权力。比原来加强许多,远高于南北二衙和兵部。负责朝廷的军事战略布署,以及调兵权。
安国公,元帅林威。眼下就是开国第一任总参谋使。做为总参谋使,他也是皇帝的首席军事顾问大臣。
林威回答:“参谋院之意,大唐有明君贤相,谋臣勇将,上下一心。此是我之长于胡族者。不过国朝初立,天下甫定,不宜大动干戈,是要慎兵。”
打是一定要打,但却不必非要大打。林威的话让李璟松了一口气。还真怕他们脑子一热就提出什么大打特打,彻底征服草原的计划来。现在这样,只提早打,但要慎打的结果,让他很是满意。参谋院作出的初步计划很不错,他们提出对付草原,可以仿效当年北周和隋朝的策略,以军事为辅,谋略为主。对付这些眼下还没有强大起来的分散部族,可以实行合弱离强,远交近攻之策。挑动这些部族相互攻伐,这样朝廷只需要投入最小的力量,就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保障边境安全,削弱抑制草原势力。
李璟起身,拿起一张密奏,“朕给诸位元帅看一封奏报!”
林威双手接过,是监察厅中丞公孙兰所上的奏折。上面奏言,监察厅派人刺探得来的草原情报,如今在草原上,势力最强大的依然是黠戛斯,然后是回鹘,再次则是西迁的鞑靼和契丹。契丹族眼下势力虽不如前几族强盛,可他们西迁之后,这几年合纵连横,已经联合了不少西迁部族,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甚至在去年,契丹还联合了鞑靼和吐蕃,合力进攻了回鹘,取得了一场大胜,如今势力大增,获得了大片丰盛的草场,以及大量抢夺来的奴隶和牲畜。按这样的势力,这个曾经被李璟在东北打的成了丧家之犬的部落,用不了几年,又有翻身的可能。
八位元帅轮流看过这道奏章。
“皇上欲用兵,吾等请效力!”
李璟哈哈大笑,道:“诸帅支持,吾心已决!”
三月,河西甘州回鹘趁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入中原之机,发动叛乱,进攻甘、肃等河西诸州。西北的契丹和鞑靼人立即出兵响应,发兵入大唐河西地区。五月,回鹘、鞑靼、西辽联军前锋至肃、甘,迫近凉州,被唐军边防军击退。
林威站在参谋院的大沙盘前,看着一群群的参谋们不停在的图纸和沙盘上作业,“出兵的时刻到了!”林威对参谋院的左右参谋使和四帅说。
事情尽如林威所说一样。
次日,李璟召诸将帅入朝,大殿之上,参谋院和两衙以及兵部都进奏军队已经做好出兵准备,后勤辎重粮草也都准备妥当。李璟当即发出了出兵的命令,令刘寻为一军团司令,自定襄入草原。以周德威为二军团司令,从岭北省越大兴安岭入草原。郭崇韬为三军团司令,从灵武西进。郭镇山为四军团司令出晋北云中向西北推进,李维为五军团司令,从营州跨燕山山脉向西挺进。
五路大军,共十余万人马。整个进攻线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辽西的燕山,山西的阴山,河曲的贺兰山,数千里长的漫长战线,五路大军同时出击。虽然犯边的敌兵是在河西走廊,但朝廷出兵的势头,显然不只打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来一次自东到西整个大草原的梳理。
虽然五路大军没有出动任何一位元帅,但李璟出动了如今大唐最得力的勇猛战将,以及最精锐的禁军和军卫部队。
八月,秦军黑鹰战旗出现在大草原上,草原上的部落牧民们见到铺天盖地的唐军骑兵,无不惊慌畏惧,“大唐继征服了辽东之地后。终于杀到大草原上来了吗?”九月,数十部队率众归附。在强大的唐军面前,他们不敢抗拒。
十二月。从东面出击的几路大军已经扫荡了整个东部大草原,兵马到达了东西交界的金山山脉。五路大军顺利会师。
“报告将军,前军已经击破鞑靼部族兵马,西辽兵马正向金山以西撤退!”
刘寻沉思片刻,五路大军中,他的一军团是中军主力,因此他也是此次诸将之首。他沉声道:“追击耶律阿保机,绝不放过这小子!”
“将军。其它各部还在后面,是否等他们跟上来?”
“军情紧急,等不得了,追!”
耶律阿保机早在去年。已经继位为西辽国可汗,在他的带领下,西辽国在金山下立足脚跟,还渐扩大。这次他们联络了西迁的鞑靼,以及当年回鹘灭国后分离出来的三支之一的甘州回鹘。一起出兵。结果,转眼间,就被唐军的凶猛反击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局势不妙,耶律阿保机立即抛下了盟友鞑靼族军队,自己迅速西逃。
越过金山没多久。金山下最强大的部族,曾经灭亡回鹘帝国的黠戛斯人突然杀出。他们早对契丹人心生警惕,眼下早得到唐朝武皇的诏书,邀他共图契丹,在得了许多唐人送来的好处后,黠戛斯人没有错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刘寻一路赶到时,两部族正杀的血流成河。刘寻领兵杀到,号角激昂声中,挥军直冲入阵中。
西辽兵马受此冲击,顿时大溃,逃的逃,散的散,转眼间已经兵败如山倒,最后耶律阿保机也没逃出重围,被黠戛斯骑兵所围住,擒下献与唐军。
一个月后,刘寻等五将已经彻底击溃甘州回鹘、西辽契丹、西迁鞑靼三部落联军,重新稳固河西沙、甘、肃等诸州。
李璟的班师诏书到。
郭崇韬入帐,“陛下已经诏令班师回朝?”
“诏书是如此写,将军意下如何?”
“不是停兵之机。”
“嗯,西辽、甘州回鹘、鞑靼覆灭,若是就此撤军,只怕从此黠戛斯再无人压制,不久将独霸草原!”
“黠戛斯刚助我们击灭契丹、回鹘、鞑靼联军,若我们此时对他们用兵,只怕会影响陛下声威。”
“陛下不适合下这个出兵命令,但我们可以。”
“如今将士们皆知班师诏令,如何率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为了一劳永逸,值得去做。”
五位军团司令齐聚一帐,密议半夜,最后议定,继续用兵,降服黠戛斯。
计策遂定。
刘寻等趁夜发兵突袭黠戛斯营帐,黠戛斯措不及防,戒备之心全无。当黠戛斯人惊慌发现唐骑出现时,冲在最前面的郭崇韬此时距离大营只有数里之遥。
黠戛斯人大败,三万轻骑尽没,刘寻等趁胜西进,分兵大举进攻黠戛斯人各部族营地。
斩首三万余,俘虏男女二十余万,获杂畜百万,黠戛斯人的贵族首领等被一网打尽,精锐战士大部被俘。此役过后,强盛的黠戛斯直接被抽调了脊梁,打落了尘埃之中。
龙纪四年三月,东起大兴安岭,南至燕山、阴山、西到贺兰山、金山,沙州敦煌,北至大漠,尽归大唐帝国的管辖之下。
六月,西域各国,西州回鹘、九姓乌护、葛逻禄、突骑施等各族酋长皆来神京,朝见大唐圣文龙武神皇。
各族君长齐道:“请大唐天子为至尊可汗。”
隋文帝威慑突厥帝国时,被尊称为圣人可汗,而到了李世民大败突厥之后,又被尊称为天可汗。如今李璟大败草原诸部族,尤其是最后刘寻、郭崇韬诸将最后擅自出兵黠戛斯的那一手,更是彻底震慑了草原和西域诸部。
圣人可汗,天可汗,至尊可汗,到底哪一个更尊荣,估计这些胡人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献上的这个称号,却是表明了他们此时完全被征服的臣服之心。
李璟也不由的感到一阵意外,一阵哈哈大笑,算是接受了诸酋长们的这记马屁。
“至尊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诸胡酋齐齐跪拜,声震殿宇。
李璟高高在上,充满无上权威。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他心中也不免高兴。虽然刘寻等人自作主张,突袭黠戛斯人,使得胡族震慑之余,不免对于这个新朝武皇的作风有些腹诽。但如今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颠不破的道理,正义和公理,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不也正是在见识到了新大唐帝国的强大实力之后,才最终臣服的吗。
至尊可汗,不过是一个称号而已,但这却充分的反应了如今大唐帝国的威慑力。
这一战,打的好,一战定下北方二十年边疆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