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蓬莱典籍
啥?
谢安眨巴眨巴眼,一脸疑惑。
谢尚捏着下巴,思索片刻,双手击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再做个测试吧!方才你看的是我所抄录的三次书简,现在我让你见识见识,谢氏传家宝、祖父的藏书――蓬莱典籍!”
谢尚从书堆里翻出一样事物,谢安依然看到的是竹简之书。
只是这简牍像是被人摩挲多年,色泽光润,一册书简缓缓展开,竹简上的字如飞舞的虫豸般在他视野里游走。
他的心脏砰砰乱跳。
虫豸是金色的,蜂拥涌入他的眼里,使得他四周的世界都变成了金色。
金色世界的尽头有一道门,门前有翻涌海浪,海浪是由无数的字组成了,仔细一看,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真书……简体字都应有尽有。
谢安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海边,那里有一叶扁舟,他踏上了舟,耳边听到谢尚在唤他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急切。
但他还是乘舟入海,飘至大门前,大门高度足有几层楼阁,最上方有三个大字:蓬莱阁。
门最下方还贴了一行小字,是用三种字体字写成,分别是大篆、隶书、简体字。
上书:进入请出示图书借阅证。
所以,这是图书馆的节奏?
谢安正奇怪着,就发现四周的金光渐渐弱了,字海消失,少年的声音清晰响在耳边,“阿狸、阿狸!”
谢尚已经将书卷收起,一脸关切道:“今夜我见弱鱼池榜上有新人加入,一查才知是你。”
“既然你已入弱鱼池,踏入墨道,那么,作为你的堂兄,我有义务告知于你:这蓬莱典籍,没有进行修行的人是不能随便看的。”
“刚才你呆住了,现在是不是有点胸闷。”
谢尚端详着他的脸色,生怕他有什么不对劲,方才谢安目光呆滞了片刻,急得他脸都红了。
谢安恍过神来,摸了摸胸口道:“没事呢,不闷。”
“那就好,不过你看了这些书仍保持清醒,看来是极有天赋的啊!记得儿时我与奕哥不顾禁令偷看祖父的藏书,足足在这书房晕睡了一上午,之前让万儿――你四弟那个笨蛋看我抄的书简,结果那笨蛋看了一眼将早饭吐了我一身!”
谢尚边说边露出嫌弃的模样。
谢安还是不懂问道:“那尚哥为何选中我?要进行什么训练?”
“四岁入弱鱼池啊!”
“你知不知道,你这一举动今晚已经很多人注意你、嫉妒你、羡慕你了!这还不是要紧的,最重要的是等你以后出门,就会迎接无数人审视的眼光!”
“而且他们还喜欢搞聚会,聚会上不是比试这个就是比试那个,阿兄苦啊,就因为自幼聪慧扬名,又长得好看,且精通音律,还擅长舞蹈……咳咳,他们就无时无刻不注意我。”
“反正我的童年,真的过得很苦,反倒是比我大六岁奕哥过得跟猪似的舒服!”
谢尚不断吐槽着,谢安几乎断定,在熟人的面前,他的节操已经快掉光了。
堂兄啊,我以为长得好看的人,不会这么没节操的,但是你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啊!
谢尚伸手拧了拧谢安的鼻子,“阿狸,阿兄要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听我诉苦的时候,要做出一副专心聆听的模样,不要再去瞄我刚抄的书简了。”
可我还是想看啊!毕竟我刚都在门口了!
谢安急切问道:“祖父的藏书,这什么蓬莱典籍到底为何物?”
谢尚取笔沾墨,在纸上写下“蓬莱阁”三字。
十分漂亮的真书,一看就知有十年以上的功力。
“世有蓬莱阁,于东海蓬莱岛上,人不可至。”
“阁中藏有惊世典籍,汉朝时有人曾修行得道,驾一轻舟过方丈、瀛洲、再至蓬莱岛上,见仙人而拜七七四十九日,直至濒死之际,仙人才从阁中取书赐予那人。”
“后数百年间不断有修行得道之人前往蓬莱阁求书拜师,使蓬莱典籍得以流传于世。但后多在皇室或高门贵族手中,不得流落民间。即使流落出去,没有修为的人也无法窥看其间内容,轻则晕迷,重则双目流血而亡。”
“再后来传到了晋朝,流传下来的蓬莱典籍多为后世玄修者或墨道大家抄录,典籍上的神力也减弱了。”
“朝廷南迁至建康,宫中所藏的蓬莱典籍也不多,大部分都在对门琅琊王家的书房里,据说还有几本原书,不过如今他家年轻一辈,倒是没有一人有翻看原书的能力。”
“咱们祖父所得数卷蓬莱典籍就是二次抄录的,而我现在是三次抄录。”
谢尚继续侃侃而谈,谢安沉默倾听,心中总结。
总而言之:
蓬莱典籍各有分类。
读蓬莱阁中书法法帖,可得绝妙笔意,得笔意者书法大成、自成一派!
读蓬莱阁中治世之典,可封王拜相!
读蓬莱阁中绝妙兵书,可纵横天下!
读蓬莱阁中武斗秘籍,可敌千万人!
读蓬莱阁中玄修仙法,可得道升仙!
蓬莱典籍原书神力最大,所获也最多。
但原书多已失传,仅有少量流传于世;二次抄录的书籍多在高门世家手中;三次抄录的书籍多为年轻一辈锻炼自身玄修能力所录。
谢安恍然大悟,难怪自己看了之后无法记住内容,是因为修为不够的缘故。
他人并未离开书房,但被那书籍中的力量引去见到了蓬莱阁,想来那里应该是在冥想之地,或者玄修冥想也是通往那里的一条路。
但是,这打开东晋的方式真的对吗?
要修行是什么鬼,不是光好好练习书法就够了么?
魏晋玄风极盛,佛、道两教更是渗入士族阶层,炼丹求仙者多不胜数。
比如说这九品中的玄武榜,玄为玄修,包含老庄清谈、道家冥想修行的内容,武为武斗,一品武斗之力者,一剑可斩千军。
可惜如今晋人一品武将少,文盛武衰,倒是北方胡人诸国中有不少武力高强者。
难怪刚才谢尚倒了一肚子苦水,想来他为了三榜皆上付出了不少努力啊,当然看他十六岁就能居列三榜五品,天赋肯定是极佳的。
谢尚将自己训练计划娓娓道来:“我谢氏一门中,奕哥擅武,你可以跟着学习,但要悄悄学,毕竟士族对学武者总是看不上眼。”
“二哥善道家玄修,他在我那院里还有个炼丹房呢,你可跟着学点炼丹之术;至于我嘛,最近开始着手研习草书,你可随我学书法。”
“还有你爹深得祖父儒学教诲,虽然如今玄风盛行,但儒学仍是治国之本,想要扬名立志,还需学之。想要扬名,需得如我阿父般玄儒双修!”
“总之,阿兄非常好看你哦!”
谢安头大,听得困意袭来,渐渐枕在堂兄膝上睡去。
谢尚继续抄录着蓬莱典籍,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喃喃道:“刚忘了跟你说,王家倒有人在周岁抓周时,将司徒贴身珍藏的蓬莱法帖翻来看过一眼,还读出了一个字,当时震惊整个建康城,大家都以为出了个绝世的书法天才、将来会成为墨道圣人呢。”
“可惜那孩子在众人瞩目中,过后四年间竟写不出一个字,如今是建康城中出名的笑话和谈资啊!”
“那小孩是谁啊,倒有些可怜。”谢安口中呢喃,迷迷糊糊地接道。
“就是对门的熙之妹妹呐。”
ps:想想初衷是为了熙之才写的童年部分。然而东晋太冷门,一开头主角就是小孩大概真的没多少人看,阿门,可是东晋并非谢安一人的东晋,努力存稿长大中。
啥?
谢安眨巴眨巴眼,一脸疑惑。
谢尚捏着下巴,思索片刻,双手击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再做个测试吧!方才你看的是我所抄录的三次书简,现在我让你见识见识,谢氏传家宝、祖父的藏书――蓬莱典籍!”
谢尚从书堆里翻出一样事物,谢安依然看到的是竹简之书。
只是这简牍像是被人摩挲多年,色泽光润,一册书简缓缓展开,竹简上的字如飞舞的虫豸般在他视野里游走。
他的心脏砰砰乱跳。
虫豸是金色的,蜂拥涌入他的眼里,使得他四周的世界都变成了金色。
金色世界的尽头有一道门,门前有翻涌海浪,海浪是由无数的字组成了,仔细一看,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真书……简体字都应有尽有。
谢安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海边,那里有一叶扁舟,他踏上了舟,耳边听到谢尚在唤他的声音,听起来很是急切。
但他还是乘舟入海,飘至大门前,大门高度足有几层楼阁,最上方有三个大字:蓬莱阁。
门最下方还贴了一行小字,是用三种字体字写成,分别是大篆、隶书、简体字。
上书:进入请出示图书借阅证。
所以,这是图书馆的节奏?
谢安正奇怪着,就发现四周的金光渐渐弱了,字海消失,少年的声音清晰响在耳边,“阿狸、阿狸!”
谢尚已经将书卷收起,一脸关切道:“今夜我见弱鱼池榜上有新人加入,一查才知是你。”
“既然你已入弱鱼池,踏入墨道,那么,作为你的堂兄,我有义务告知于你:这蓬莱典籍,没有进行修行的人是不能随便看的。”
“刚才你呆住了,现在是不是有点胸闷。”
谢尚端详着他的脸色,生怕他有什么不对劲,方才谢安目光呆滞了片刻,急得他脸都红了。
谢安恍过神来,摸了摸胸口道:“没事呢,不闷。”
“那就好,不过你看了这些书仍保持清醒,看来是极有天赋的啊!记得儿时我与奕哥不顾禁令偷看祖父的藏书,足足在这书房晕睡了一上午,之前让万儿――你四弟那个笨蛋看我抄的书简,结果那笨蛋看了一眼将早饭吐了我一身!”
谢尚边说边露出嫌弃的模样。
谢安还是不懂问道:“那尚哥为何选中我?要进行什么训练?”
“四岁入弱鱼池啊!”
“你知不知道,你这一举动今晚已经很多人注意你、嫉妒你、羡慕你了!这还不是要紧的,最重要的是等你以后出门,就会迎接无数人审视的眼光!”
“而且他们还喜欢搞聚会,聚会上不是比试这个就是比试那个,阿兄苦啊,就因为自幼聪慧扬名,又长得好看,且精通音律,还擅长舞蹈……咳咳,他们就无时无刻不注意我。”
“反正我的童年,真的过得很苦,反倒是比我大六岁奕哥过得跟猪似的舒服!”
谢尚不断吐槽着,谢安几乎断定,在熟人的面前,他的节操已经快掉光了。
堂兄啊,我以为长得好看的人,不会这么没节操的,但是你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啊!
谢尚伸手拧了拧谢安的鼻子,“阿狸,阿兄要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听我诉苦的时候,要做出一副专心聆听的模样,不要再去瞄我刚抄的书简了。”
可我还是想看啊!毕竟我刚都在门口了!
谢安急切问道:“祖父的藏书,这什么蓬莱典籍到底为何物?”
谢尚取笔沾墨,在纸上写下“蓬莱阁”三字。
十分漂亮的真书,一看就知有十年以上的功力。
“世有蓬莱阁,于东海蓬莱岛上,人不可至。”
“阁中藏有惊世典籍,汉朝时有人曾修行得道,驾一轻舟过方丈、瀛洲、再至蓬莱岛上,见仙人而拜七七四十九日,直至濒死之际,仙人才从阁中取书赐予那人。”
“后数百年间不断有修行得道之人前往蓬莱阁求书拜师,使蓬莱典籍得以流传于世。但后多在皇室或高门贵族手中,不得流落民间。即使流落出去,没有修为的人也无法窥看其间内容,轻则晕迷,重则双目流血而亡。”
“再后来传到了晋朝,流传下来的蓬莱典籍多为后世玄修者或墨道大家抄录,典籍上的神力也减弱了。”
“朝廷南迁至建康,宫中所藏的蓬莱典籍也不多,大部分都在对门琅琊王家的书房里,据说还有几本原书,不过如今他家年轻一辈,倒是没有一人有翻看原书的能力。”
“咱们祖父所得数卷蓬莱典籍就是二次抄录的,而我现在是三次抄录。”
谢尚继续侃侃而谈,谢安沉默倾听,心中总结。
总而言之:
蓬莱典籍各有分类。
读蓬莱阁中书法法帖,可得绝妙笔意,得笔意者书法大成、自成一派!
读蓬莱阁中治世之典,可封王拜相!
读蓬莱阁中绝妙兵书,可纵横天下!
读蓬莱阁中武斗秘籍,可敌千万人!
读蓬莱阁中玄修仙法,可得道升仙!
蓬莱典籍原书神力最大,所获也最多。
但原书多已失传,仅有少量流传于世;二次抄录的书籍多在高门世家手中;三次抄录的书籍多为年轻一辈锻炼自身玄修能力所录。
谢安恍然大悟,难怪自己看了之后无法记住内容,是因为修为不够的缘故。
他人并未离开书房,但被那书籍中的力量引去见到了蓬莱阁,想来那里应该是在冥想之地,或者玄修冥想也是通往那里的一条路。
但是,这打开东晋的方式真的对吗?
要修行是什么鬼,不是光好好练习书法就够了么?
魏晋玄风极盛,佛、道两教更是渗入士族阶层,炼丹求仙者多不胜数。
比如说这九品中的玄武榜,玄为玄修,包含老庄清谈、道家冥想修行的内容,武为武斗,一品武斗之力者,一剑可斩千军。
可惜如今晋人一品武将少,文盛武衰,倒是北方胡人诸国中有不少武力高强者。
难怪刚才谢尚倒了一肚子苦水,想来他为了三榜皆上付出了不少努力啊,当然看他十六岁就能居列三榜五品,天赋肯定是极佳的。
谢尚将自己训练计划娓娓道来:“我谢氏一门中,奕哥擅武,你可以跟着学习,但要悄悄学,毕竟士族对学武者总是看不上眼。”
“二哥善道家玄修,他在我那院里还有个炼丹房呢,你可跟着学点炼丹之术;至于我嘛,最近开始着手研习草书,你可随我学书法。”
“还有你爹深得祖父儒学教诲,虽然如今玄风盛行,但儒学仍是治国之本,想要扬名立志,还需学之。想要扬名,需得如我阿父般玄儒双修!”
“总之,阿兄非常好看你哦!”
谢安头大,听得困意袭来,渐渐枕在堂兄膝上睡去。
谢尚继续抄录着蓬莱典籍,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喃喃道:“刚忘了跟你说,王家倒有人在周岁抓周时,将司徒贴身珍藏的蓬莱法帖翻来看过一眼,还读出了一个字,当时震惊整个建康城,大家都以为出了个绝世的书法天才、将来会成为墨道圣人呢。”
“可惜那孩子在众人瞩目中,过后四年间竟写不出一个字,如今是建康城中出名的笑话和谈资啊!”
“那小孩是谁啊,倒有些可怜。”谢安口中呢喃,迷迷糊糊地接道。
“就是对门的熙之妹妹呐。”
ps:想想初衷是为了熙之才写的童年部分。然而东晋太冷门,一开头主角就是小孩大概真的没多少人看,阿门,可是东晋并非谢安一人的东晋,努力存稿长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