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的全息投影消失后,台上走去一个人:“各位,我是管道部的部长,我叫高斯洛夫,来自俄罗斯,欢迎大家来到亚洲方舟2号管道部。目前各个作业区的临时车间,搭建已经进行到了尾声,我们管道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临时车间内的管道布置。主要管道包括:给水、排水、供暖、供气、供电、固体废物等管道系统。这个任务完成后,就进行各个建筑单元内管道的安装。建筑单元内部管道和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单个建筑单元分批下海,之后我们在海里进行单元之间的管道对接。最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城市各种总管的线路安装,直至我们方舟2号海底城市完成。同时,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会先安排一个分队,先进行海底地热转换器的安装。地热转换器的地热采集,使用的是一种具有生物特性的可生长的耐高温导热纤维,它会像树根一样向海底生长,生长期需要5年以上,所以我们需要先把这些机器,像种树一样种在海底。目前已经有试验机装好了,我们可以成批量地安装了,只需按照试验机的图纸和操作手册。”
接着,高斯洛夫进行了任务分配,并分发了图纸和操作手册,手册和图纸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全息投影设备,现在的纸,已经非常珍贵了,因为现在只能在室内培养树木。根据部长安排,杨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安装施工车间的排水管道。现在临时车间已经成型,可以在室内操作,但是没有供暖,应该会很冷。杨源和原田道三、金正浩一组,杨源是组长,原田道三是副组长,他们组一共20人,部长一共派了30多个组进行施工车间的管道安装任务。杨源他们组的任务是负责e区排水管道安装。
三
工地主要分为生活区域、材料与设备及加工区域、施工区域,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相应的办公室。生活区域、材料与设备及加工区域的临时建筑已经成型,现在正在搭建各区域之间的室内走廊和道路。临时建筑车间采用新型的保温轻质板材搭建的,这种板材,密度低,硬度高,抗疲劳,可塑性好,防火性好,导热系数低,是理想的临时房屋材料。施工区域在海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港,至今仍然还有两处潜式船的船坞可以使用。施工区域就是由这片港口改建而成,将来各个建筑单元在这里安装,完成之后,从这里下海,单元与单元之间,会在海里进行对接。
我们来到e区,这里原来是港口集装箱的放置场地。现在的排水管道,和40年前不同,以前的市政排水管道,都埋在地下,但对于现在来说,深度是不够的,会结冰。原来一个城市,如果不大,只需要一个污水处理厂就可以了。现在,污水由各个区域自行处理,设备定期清理处理设备,排污管道不经过室外。至于生活用水,这里靠海,用海水淡化设备就可以,不靠水的城市,都是各区域自己开采地下水来使用。
杨源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先将管道、配件等从材料车间取来,按照图纸进行安装,最后将管道进行保温处理。经过十二天的安装,他们组克服了寒冷,完成了任务。经过高斯洛夫部长等人验收,他们结束了临时车间的任务。部长安排他们组正式进行亚洲方舟2号建筑单元管道的安装。
建筑单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公共建筑的建筑单元,一种是居住的建筑单元,同时又各自细分好几种户型。杨源他们的任务是:在成型的居住单元c户型外壳内,进行管道安装。
今天,是杨源他们接到新任务的第一个工作日。现在车间内已经有了暖气,舒服多了。来到组装区,一个居住c单元呈现在他们眼前: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体,内层是方方正正的居住空间,内外两层都是以玻璃为主,杨源轻轻敲了敲,却发现不是玻璃。从内部看室外,内外两层可以透明,也可以用作显示屏幕,内部空间很紧凑,房间很少也很小。建筑内墙是可以移动或折叠的,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收起来,也可以设置成透明或用作显示屏幕。建筑单元底部可以注水,像潜艇一样,让建筑单元悬浮在海底。室内地面由感应器和人工智能控制,能一直保持水平,如果在海底遇到水流冲击,晃动也只是建筑外层,室内仍然如履平地,生活在里面的人,不会感觉到任何晃动。室内还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可以设置海滩、草原、树林……让人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底。
根据图纸,一个建筑单元户型内,管道包括供气、排气、供暖、供电、给水、排水等等。将来在海底,单元和单元的排列,就像3*3*3魔方一样,魔方中间的建筑单元,负责这个魔方所有单元的供水、供电、网络、供气、供暖、排污设备,这个建筑单元称之为公用设备房,负责这个单元魔方的26户,公用设备房再连接到区域总设备房,总设备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热转换器。
杨源他们管道安装的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就是这个单元的外形是可变的,所以变形的节点处,管道需要柔性安装,以应对管道变形,这些工艺以前并不常见。而且这次的材料,也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不过好在他们部长培训过,图纸和操作说明也写得非常详细,他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建筑单元的管道安装。
今年这个地方的夏天,海面没有出现解冻,幸运的是冰冻层的厚度不算太厚,他们可以敲开冰面,进行建筑单元的入海。为了防止敲开的冰面迅速结冰,他们对作业区的水面,进行了电加热。今天是他们组装的第一批建筑单元入海的日子。起重机吊起一个个建筑单元放入水中,各单元底部注水完毕后,沉入水中,一个单元魔方排列整齐之后,他们穿上潜水服,下水进行单元之间的管道对接,管道对接完成之后,人工智能控制着单元魔方整体移动,下潜到指定的海域。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源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方舟2号海底城市的建造。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
今天高斯洛夫部长宣布了一个消息,海底的地热转换器已经部分安装完毕,可以和与区域总设备房进行对接,对接过程需要在深海进行,由杨源他们组进行试验对接。杨源他们平时管道安装都在浅海,现在需要去的地方,潜水服经受不住水压,所以需要使用潜水器、感应机械手进行安装。杨源他们作为代表,进行这个实验安装,如果试验对接成功,就由他们来主编这个工序的操作手册。
杨源他们组进行了分工,杨源等3人进行区域总设备房端点的安装,另外一队3人进行地热转化器端点的安装,还有四个3人小队,负责管道电缆铺设,每个小队乘坐一个潜水器,航行由人工智能操作,管道安装通过感应机械手操作。杨源一队还有原田道三、金正浩。
“这里好黑。”原田道三说道。
“这是将来我们的子孙生活的地方。”杨源说。
“这里的建筑单元,是不够地球上那么多人生活的。”金正浩显得有些发愁,“如果住不进这里,将来怎么办?”
杨源理解他的感受,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忧虑。虽然说,人类严格控制生育,但是地球上人类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目前全球正在建设的29个海底城市的可居住人口数,对于有着庞大数量的人类,显然是不够的。以这个世界微薄的人力物力,就算100年内不停地建设新的海底城市,仍然是杯水车薪,即便现在的出生率非常低。
“先把手上工作做好吧!”原田道三提醒着。
他们沿着冰锚,一路向下,来到了目标海域。冰锚的作用是通过海面的冰,固定住海底城市,防止随水流漂动。他们在潜水器中,通过红外线成像系统的远距离观察,看到成排的建筑单元,全息成像在他们面前。当他们靠近时,建筑单元一排排、一列列的出现在探照灯光之下,一眼看不到尽头,非常壮观,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叹为观止。
从地热转换器到区域总设备房,连接的管道很长,管道是可伸缩的柔性管道,供电电缆也是特制的可伸缩电缆。海底寻找路,全靠坐标和红外成像系统,周边一团黑,时不时有暗流涌动,潜水器一阵晃动,让人心惊胆战。
杨源他们经过数次演练,经过7小时作业,完成了一处地热转换器和一个区域总设备房的电力管道和供热管道的连接,经调试,给一个魔方通电后,一个完美的魔方亮了起来。
回到地面,按照高斯洛夫部长的要求,他们完成了编写魔方单元公用设备房和地热转换器的操作手册。
按照马修的设想,10年完成方舟2号海底城市,如今时间快到了,工程也接近尾声,现在正在安装海底通向地面的40多处电梯。本来应该退休的年纪,杨源还守在这个人类的希望工程,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接着,高斯洛夫进行了任务分配,并分发了图纸和操作手册,手册和图纸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全息投影设备,现在的纸,已经非常珍贵了,因为现在只能在室内培养树木。根据部长安排,杨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安装施工车间的排水管道。现在临时车间已经成型,可以在室内操作,但是没有供暖,应该会很冷。杨源和原田道三、金正浩一组,杨源是组长,原田道三是副组长,他们组一共20人,部长一共派了30多个组进行施工车间的管道安装任务。杨源他们组的任务是负责e区排水管道安装。
三
工地主要分为生活区域、材料与设备及加工区域、施工区域,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相应的办公室。生活区域、材料与设备及加工区域的临时建筑已经成型,现在正在搭建各区域之间的室内走廊和道路。临时建筑车间采用新型的保温轻质板材搭建的,这种板材,密度低,硬度高,抗疲劳,可塑性好,防火性好,导热系数低,是理想的临时房屋材料。施工区域在海边,这里原来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港,至今仍然还有两处潜式船的船坞可以使用。施工区域就是由这片港口改建而成,将来各个建筑单元在这里安装,完成之后,从这里下海,单元与单元之间,会在海里进行对接。
我们来到e区,这里原来是港口集装箱的放置场地。现在的排水管道,和40年前不同,以前的市政排水管道,都埋在地下,但对于现在来说,深度是不够的,会结冰。原来一个城市,如果不大,只需要一个污水处理厂就可以了。现在,污水由各个区域自行处理,设备定期清理处理设备,排污管道不经过室外。至于生活用水,这里靠海,用海水淡化设备就可以,不靠水的城市,都是各区域自己开采地下水来使用。
杨源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先将管道、配件等从材料车间取来,按照图纸进行安装,最后将管道进行保温处理。经过十二天的安装,他们组克服了寒冷,完成了任务。经过高斯洛夫部长等人验收,他们结束了临时车间的任务。部长安排他们组正式进行亚洲方舟2号建筑单元管道的安装。
建筑单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公共建筑的建筑单元,一种是居住的建筑单元,同时又各自细分好几种户型。杨源他们的任务是:在成型的居住单元c户型外壳内,进行管道安装。
今天,是杨源他们接到新任务的第一个工作日。现在车间内已经有了暖气,舒服多了。来到组装区,一个居住c单元呈现在他们眼前: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体,内层是方方正正的居住空间,内外两层都是以玻璃为主,杨源轻轻敲了敲,却发现不是玻璃。从内部看室外,内外两层可以透明,也可以用作显示屏幕,内部空间很紧凑,房间很少也很小。建筑内墙是可以移动或折叠的,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收起来,也可以设置成透明或用作显示屏幕。建筑单元底部可以注水,像潜艇一样,让建筑单元悬浮在海底。室内地面由感应器和人工智能控制,能一直保持水平,如果在海底遇到水流冲击,晃动也只是建筑外层,室内仍然如履平地,生活在里面的人,不会感觉到任何晃动。室内还可以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可以设置海滩、草原、树林……让人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底。
根据图纸,一个建筑单元户型内,管道包括供气、排气、供暖、供电、给水、排水等等。将来在海底,单元和单元的排列,就像3*3*3魔方一样,魔方中间的建筑单元,负责这个魔方所有单元的供水、供电、网络、供气、供暖、排污设备,这个建筑单元称之为公用设备房,负责这个单元魔方的26户,公用设备房再连接到区域总设备房,总设备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热转换器。
杨源他们管道安装的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就是这个单元的外形是可变的,所以变形的节点处,管道需要柔性安装,以应对管道变形,这些工艺以前并不常见。而且这次的材料,也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不过好在他们部长培训过,图纸和操作说明也写得非常详细,他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建筑单元的管道安装。
今年这个地方的夏天,海面没有出现解冻,幸运的是冰冻层的厚度不算太厚,他们可以敲开冰面,进行建筑单元的入海。为了防止敲开的冰面迅速结冰,他们对作业区的水面,进行了电加热。今天是他们组装的第一批建筑单元入海的日子。起重机吊起一个个建筑单元放入水中,各单元底部注水完毕后,沉入水中,一个单元魔方排列整齐之后,他们穿上潜水服,下水进行单元之间的管道对接,管道对接完成之后,人工智能控制着单元魔方整体移动,下潜到指定的海域。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源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方舟2号海底城市的建造。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
今天高斯洛夫部长宣布了一个消息,海底的地热转换器已经部分安装完毕,可以和与区域总设备房进行对接,对接过程需要在深海进行,由杨源他们组进行试验对接。杨源他们平时管道安装都在浅海,现在需要去的地方,潜水服经受不住水压,所以需要使用潜水器、感应机械手进行安装。杨源他们作为代表,进行这个实验安装,如果试验对接成功,就由他们来主编这个工序的操作手册。
杨源他们组进行了分工,杨源等3人进行区域总设备房端点的安装,另外一队3人进行地热转化器端点的安装,还有四个3人小队,负责管道电缆铺设,每个小队乘坐一个潜水器,航行由人工智能操作,管道安装通过感应机械手操作。杨源一队还有原田道三、金正浩。
“这里好黑。”原田道三说道。
“这是将来我们的子孙生活的地方。”杨源说。
“这里的建筑单元,是不够地球上那么多人生活的。”金正浩显得有些发愁,“如果住不进这里,将来怎么办?”
杨源理解他的感受,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忧虑。虽然说,人类严格控制生育,但是地球上人类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目前全球正在建设的29个海底城市的可居住人口数,对于有着庞大数量的人类,显然是不够的。以这个世界微薄的人力物力,就算100年内不停地建设新的海底城市,仍然是杯水车薪,即便现在的出生率非常低。
“先把手上工作做好吧!”原田道三提醒着。
他们沿着冰锚,一路向下,来到了目标海域。冰锚的作用是通过海面的冰,固定住海底城市,防止随水流漂动。他们在潜水器中,通过红外线成像系统的远距离观察,看到成排的建筑单元,全息成像在他们面前。当他们靠近时,建筑单元一排排、一列列的出现在探照灯光之下,一眼看不到尽头,非常壮观,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叹为观止。
从地热转换器到区域总设备房,连接的管道很长,管道是可伸缩的柔性管道,供电电缆也是特制的可伸缩电缆。海底寻找路,全靠坐标和红外成像系统,周边一团黑,时不时有暗流涌动,潜水器一阵晃动,让人心惊胆战。
杨源他们经过数次演练,经过7小时作业,完成了一处地热转换器和一个区域总设备房的电力管道和供热管道的连接,经调试,给一个魔方通电后,一个完美的魔方亮了起来。
回到地面,按照高斯洛夫部长的要求,他们完成了编写魔方单元公用设备房和地热转换器的操作手册。
按照马修的设想,10年完成方舟2号海底城市,如今时间快到了,工程也接近尾声,现在正在安装海底通向地面的40多处电梯。本来应该退休的年纪,杨源还守在这个人类的希望工程,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