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卫琼整理了一下袖口,踱步走向王雄面前,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就犹如在诉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很明显,在12·26的投毒案中,凶手使用的是不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试剂。硫酸铊,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那起大学生投毒事件,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朱岑事件’。而且在深入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中,也不难发现,本案和当年的投毒案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室友之间的种种不和导致埋下祸根;毒药是被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得到的地方,而我们发现本案的毒源就在饮水机中;毒药投入的量精确到并没有让任何一个人死亡;结果也惊奇的一致:昏迷,仅仅只是昏迷,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死于铊中毒的。”
卫琼在铺满文件的桌上寻找了一番,期间目光和王雄有过交集,甚至还背着在座的十几名刑警挑了挑眉。他拿起几份报告纸和照片,攥在手中:“你们看,这是现场的照片,以及技侦得出的化验单。在整间屋子中,我们就只在公用的饮水机以及中毒学生日用的水杯中检测到了铊盐的残留物。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漱口杯和毛巾里面没有?”卫琼高高地举起手中的东西,以便坐在后排的刑警能看得见。
“这说明……说明凶手只把毒投在了饮水机中?”
卫琼并未理会,只是礼貌性的看了一眼那个说话的刑警,“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铊盐中毒的过程非常耐人寻味,它并不像普通的急性毒药,服用了就直接发作。而是会在人体中慢慢积累,直到超过了人体承受的极限,才会有相应的症状。那么既然凶手将毒投入了饮水机中,并且受害学生的确是喝了投毒的水才昏迷的,那么我们根据饮水机中剩余水的量推测出,学生们最起码在案发前一周、甚至可能在更早就已经接触到了毒药,那么在这一周内,学生们必定会洗漱。可是为什么在牙刷或毛巾上没有留下一丝丝的痕迹呢?”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投毒方式的问题。刚才张志平也说了,饮水机的水桶壁特别的厚、硬。要是想用注射的方式,一是必定会留下针孔的洞眼,二是还不一定有那么细而又坚硬的针头,因此我们判断最有可能是在换水桶的时候被投入的毒药。那么再往深处想想,谁会去碰这个寝室的水桶?送水工么?不会。”卫琼刚说完便自我否定地摇了摇头。
“大学中的送水工,一般都是接到电话或是收到写着寝室号的水票之后,把水送到寝室门口,几乎没有机会进到寝室内部。还会有谁?还可能会有谁?”卫琼虽然重复了两遍这问题,不过他没打算让在座的人回答,又脱口而出道:“只可能是这个寝室的学生,或是经常出入这个寝室的、与被害学生关系非常近的人,借着帮他们换水的名义,偷偷将毒放了进去,这样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而且如果计划的好,那这一毒就毒‘死’了一整个寝室的五名学生,留下一个能够扮演‘拯救者’的这个角色,栽赃陷害,最后自己逃之夭夭。不过事与愿违,案发寝室的学生非但没死,其中五名学生反而一个个都苏醒了。这也说明凶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敏谨慎,为什么这么说?很显然,如果他的目的是杀人,那么除了朱晓敏的意外身亡,剩余的几个都活得好好的;用下毒的方式来警告住在其中的那几个学生?似乎用不着那么极端和冒险的方式……”
“所以按照你这么说,凶手会不会是沈灏?因为他既满足了唯一存活下来的人选,又满足了能够顺利接触饮水机而不被怀疑。”此时的钱森开口了。
“沈灏的嫌疑确实很大,但是如果他就是本案的凶手,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报警?如果这一切是他做的他还不逃之夭夭,难道是为了被警方控制么?以至于到最后还被人推下水沟?你们可以去去翻阅一下以往的恶性事件,心理素质好到能够正面与警方对抗的犯罪分子少之又少,并且根据我对沈灏的分析来看,他的嫌疑很小。更何况他与那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录音不是造假还有待……”。
卫琼的话还没说完,钱森就“哼哧”地冷笑一声,打断道:“呵呵,以你的分析,你有什么资格来分析?你还以为你是原来那个卫警官吗?”
卫琼知道钱森的话里有话,所以也就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那你们可以去临市的支队找心里侧写方面的专家方教授,不过我想,得出的结论应该与我的相差无几。”
火药味似乎有点浓重,王雄在底下使劲地给卫琼使着眼色,但是后者却完全不为所动,一直盯着钱森的双目。
虽然钱森心中不得不承认,曾经自己的支队里有个犯罪心理侧写师,会为那种摸不着头脑的案件指一条明路。但是这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型的犯罪学科,许多老一辈的、经历过实打实“追凶”的这些老警察来说,根据犯罪者的行为习惯来选择嫌疑人的范围是一件很不可取的事情。他们更信任案发现场的线索以及手中的配枪,因为没有什么能比这两者对自己更忠诚的东西了。
卫琼这又是一句几近挑衅的话语一出,又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台下的刑警开始窃窃私语。
卫琼对这种行为一直处于忍让的阶段。因为他知道小声议论戳人痛处这种做法手段下等,不过他也知道这种议论的威力十分大,不过好在卫琼性子也不急,此时的他的脑袋里就两个字。
无聊。
“你们够了!”王雄一拍桌子大吼道:“都tm废什么话,你们谁有本事单枪匹马破了这案子,我直接把我这肩上的杠杠花花都交给他,然后就辞职回家种田去!你看看你们一个个都像什么样!这里是tm分析案情的地方,怎么了?允许你们揭人伤疤了?现在开始谁在给我多说一句废话的,马上给我滚出去!谁要看不惯我找卫琼来帮我们,也趁早给我滚蛋!我这里不需要对这个团体不信任的人。”
王雄是真的在气头上,急火攻心,不顾身边领导的感受,直接爆了粗口。场下当然还是有不服气的,但是只能咬着牙忍着,没办法,自己的队长都发飙了,总不能对着干。
钱森看看卫琼看看王雄,苦笑着摇了摇头。
“所以……我能继续说了么?”卫琼居耸耸肩问道。
见没人回应他,卫琼便自顾自地又开始说了起来。
“因此,根据刚才说的这几点,可以大致描绘出这个凶手的样貌,应该是对整个317寝室里的学生充满着愤恨。这种愤恨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接触后积累下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对一个人产生愤恨很简单,可要一下子同时记恨那么多人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换种思路来想,这可能也是一个突破口。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加大对案发寝室学生的人际关系排查,应该会找出些什么蛛丝马迹。”
卫琼顿了顿,指着白板上的照片说道:“由于目前死亡的就只有朱晓敏一个人,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的假定,这个所谓的愤恨对象就是朱晓敏,那也就意味着朱晓敏平时的为人肯定不是很好,经常会引起一些矛盾,然后经过日积月累的矛盾积压,最终有人受不了,爆发出用毒药想要毒死朱晓敏的想法。但事实是什么呢?经过对朱晓敏的人际关系等的排查,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还行,人缘也相对较好,这就不符合我们刚才所说的嫌疑人范围,那么,为什么他会死呢?”
这个疑问抛出后,卫琼并没有作答,“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那个化学品店老板的口供和对朱晓敏家的搜查后我们发现,曾经企图购买硫酸铊的人就是朱晓敏。说来也真可笑,这条结论与我刚才的那条推论完全相悖——有谁会去买了毒药想要毒死别人,然后自己也饮毒呢?”
卫琼顺手拿起张志平放在王雄面前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各位。”卫琼咽了口口水,呆呆地站在那里,目光扫视着场下的刑警,“朱晓敏既是凶手,也是受害者。他可能与凶手达成某种共识,但到后来由于利益冲突,最终导致朱晓敏也成为了凶手的杀害对象。的确,凶手虽然没有亲手将他杀死,但是利用正常人服用抗焦虑药物会使人致幻、头昏、嗜睡等不良反应这一点,让他死在了别人的车轮之下。这次不过恰巧遇到的是土方车,也有可能会是普通的私家车、公交车,总之,对一个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眼前满是幻影的人来说,只要出了门,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情况都有可能杀死他。”
“那么这抗焦虑药是谁给他的呢?经过朱晓敏的父母指认说是沈灏提供的,那么是不是让朱晓敏服用这类药物的人就是凶手呢?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不一定是百分之百。通过沈灏在医院的墙壁上给我们留下的线索来看,这一连串的事件很有可能是和一本日记有关,结合我们发现那只手机中的一段暴力视频来看。朱晓敏很有可能在寝室中扮演着一个老实巴交、经常被人欺负的一个角色。而且在视频中,根绝朱晓敏以及沈灏的对话来看,沈灏作为一个劝架人,他绝不是施暴者,所以沈灏是凶手的嫌疑下降了几分。再根据视频中的场景,我们假设,会不会这场暴力事件就发生在317寝室呢?如果是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了呢?这点就和我刚才所推论的不谋而合,凶手一定是寝室中的一员。”
“很明显,在12·26的投毒案中,凶手使用的是不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试剂。硫酸铊,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那起大学生投毒事件,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朱岑事件’。而且在深入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中,也不难发现,本案和当年的投毒案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室友之间的种种不和导致埋下祸根;毒药是被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得到的地方,而我们发现本案的毒源就在饮水机中;毒药投入的量精确到并没有让任何一个人死亡;结果也惊奇的一致:昏迷,仅仅只是昏迷,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死于铊中毒的。”
卫琼在铺满文件的桌上寻找了一番,期间目光和王雄有过交集,甚至还背着在座的十几名刑警挑了挑眉。他拿起几份报告纸和照片,攥在手中:“你们看,这是现场的照片,以及技侦得出的化验单。在整间屋子中,我们就只在公用的饮水机以及中毒学生日用的水杯中检测到了铊盐的残留物。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漱口杯和毛巾里面没有?”卫琼高高地举起手中的东西,以便坐在后排的刑警能看得见。
“这说明……说明凶手只把毒投在了饮水机中?”
卫琼并未理会,只是礼貌性的看了一眼那个说话的刑警,“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铊盐中毒的过程非常耐人寻味,它并不像普通的急性毒药,服用了就直接发作。而是会在人体中慢慢积累,直到超过了人体承受的极限,才会有相应的症状。那么既然凶手将毒投入了饮水机中,并且受害学生的确是喝了投毒的水才昏迷的,那么我们根据饮水机中剩余水的量推测出,学生们最起码在案发前一周、甚至可能在更早就已经接触到了毒药,那么在这一周内,学生们必定会洗漱。可是为什么在牙刷或毛巾上没有留下一丝丝的痕迹呢?”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投毒方式的问题。刚才张志平也说了,饮水机的水桶壁特别的厚、硬。要是想用注射的方式,一是必定会留下针孔的洞眼,二是还不一定有那么细而又坚硬的针头,因此我们判断最有可能是在换水桶的时候被投入的毒药。那么再往深处想想,谁会去碰这个寝室的水桶?送水工么?不会。”卫琼刚说完便自我否定地摇了摇头。
“大学中的送水工,一般都是接到电话或是收到写着寝室号的水票之后,把水送到寝室门口,几乎没有机会进到寝室内部。还会有谁?还可能会有谁?”卫琼虽然重复了两遍这问题,不过他没打算让在座的人回答,又脱口而出道:“只可能是这个寝室的学生,或是经常出入这个寝室的、与被害学生关系非常近的人,借着帮他们换水的名义,偷偷将毒放了进去,这样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而且如果计划的好,那这一毒就毒‘死’了一整个寝室的五名学生,留下一个能够扮演‘拯救者’的这个角色,栽赃陷害,最后自己逃之夭夭。不过事与愿违,案发寝室的学生非但没死,其中五名学生反而一个个都苏醒了。这也说明凶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敏谨慎,为什么这么说?很显然,如果他的目的是杀人,那么除了朱晓敏的意外身亡,剩余的几个都活得好好的;用下毒的方式来警告住在其中的那几个学生?似乎用不着那么极端和冒险的方式……”
“所以按照你这么说,凶手会不会是沈灏?因为他既满足了唯一存活下来的人选,又满足了能够顺利接触饮水机而不被怀疑。”此时的钱森开口了。
“沈灏的嫌疑确实很大,但是如果他就是本案的凶手,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报警?如果这一切是他做的他还不逃之夭夭,难道是为了被警方控制么?以至于到最后还被人推下水沟?你们可以去去翻阅一下以往的恶性事件,心理素质好到能够正面与警方对抗的犯罪分子少之又少,并且根据我对沈灏的分析来看,他的嫌疑很小。更何况他与那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录音不是造假还有待……”。
卫琼的话还没说完,钱森就“哼哧”地冷笑一声,打断道:“呵呵,以你的分析,你有什么资格来分析?你还以为你是原来那个卫警官吗?”
卫琼知道钱森的话里有话,所以也就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那你们可以去临市的支队找心里侧写方面的专家方教授,不过我想,得出的结论应该与我的相差无几。”
火药味似乎有点浓重,王雄在底下使劲地给卫琼使着眼色,但是后者却完全不为所动,一直盯着钱森的双目。
虽然钱森心中不得不承认,曾经自己的支队里有个犯罪心理侧写师,会为那种摸不着头脑的案件指一条明路。但是这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型的犯罪学科,许多老一辈的、经历过实打实“追凶”的这些老警察来说,根据犯罪者的行为习惯来选择嫌疑人的范围是一件很不可取的事情。他们更信任案发现场的线索以及手中的配枪,因为没有什么能比这两者对自己更忠诚的东西了。
卫琼这又是一句几近挑衅的话语一出,又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台下的刑警开始窃窃私语。
卫琼对这种行为一直处于忍让的阶段。因为他知道小声议论戳人痛处这种做法手段下等,不过他也知道这种议论的威力十分大,不过好在卫琼性子也不急,此时的他的脑袋里就两个字。
无聊。
“你们够了!”王雄一拍桌子大吼道:“都tm废什么话,你们谁有本事单枪匹马破了这案子,我直接把我这肩上的杠杠花花都交给他,然后就辞职回家种田去!你看看你们一个个都像什么样!这里是tm分析案情的地方,怎么了?允许你们揭人伤疤了?现在开始谁在给我多说一句废话的,马上给我滚出去!谁要看不惯我找卫琼来帮我们,也趁早给我滚蛋!我这里不需要对这个团体不信任的人。”
王雄是真的在气头上,急火攻心,不顾身边领导的感受,直接爆了粗口。场下当然还是有不服气的,但是只能咬着牙忍着,没办法,自己的队长都发飙了,总不能对着干。
钱森看看卫琼看看王雄,苦笑着摇了摇头。
“所以……我能继续说了么?”卫琼居耸耸肩问道。
见没人回应他,卫琼便自顾自地又开始说了起来。
“因此,根据刚才说的这几点,可以大致描绘出这个凶手的样貌,应该是对整个317寝室里的学生充满着愤恨。这种愤恨很有可能是因为长期接触后积累下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对一个人产生愤恨很简单,可要一下子同时记恨那么多人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过换种思路来想,这可能也是一个突破口。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加大对案发寝室学生的人际关系排查,应该会找出些什么蛛丝马迹。”
卫琼顿了顿,指着白板上的照片说道:“由于目前死亡的就只有朱晓敏一个人,那么我们不妨大胆的假定,这个所谓的愤恨对象就是朱晓敏,那也就意味着朱晓敏平时的为人肯定不是很好,经常会引起一些矛盾,然后经过日积月累的矛盾积压,最终有人受不了,爆发出用毒药想要毒死朱晓敏的想法。但事实是什么呢?经过对朱晓敏的人际关系等的排查,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还行,人缘也相对较好,这就不符合我们刚才所说的嫌疑人范围,那么,为什么他会死呢?”
这个疑问抛出后,卫琼并没有作答,“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那个化学品店老板的口供和对朱晓敏家的搜查后我们发现,曾经企图购买硫酸铊的人就是朱晓敏。说来也真可笑,这条结论与我刚才的那条推论完全相悖——有谁会去买了毒药想要毒死别人,然后自己也饮毒呢?”
卫琼顺手拿起张志平放在王雄面前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各位。”卫琼咽了口口水,呆呆地站在那里,目光扫视着场下的刑警,“朱晓敏既是凶手,也是受害者。他可能与凶手达成某种共识,但到后来由于利益冲突,最终导致朱晓敏也成为了凶手的杀害对象。的确,凶手虽然没有亲手将他杀死,但是利用正常人服用抗焦虑药物会使人致幻、头昏、嗜睡等不良反应这一点,让他死在了别人的车轮之下。这次不过恰巧遇到的是土方车,也有可能会是普通的私家车、公交车,总之,对一个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眼前满是幻影的人来说,只要出了门,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情况都有可能杀死他。”
“那么这抗焦虑药是谁给他的呢?经过朱晓敏的父母指认说是沈灏提供的,那么是不是让朱晓敏服用这类药物的人就是凶手呢?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不一定是百分之百。通过沈灏在医院的墙壁上给我们留下的线索来看,这一连串的事件很有可能是和一本日记有关,结合我们发现那只手机中的一段暴力视频来看。朱晓敏很有可能在寝室中扮演着一个老实巴交、经常被人欺负的一个角色。而且在视频中,根绝朱晓敏以及沈灏的对话来看,沈灏作为一个劝架人,他绝不是施暴者,所以沈灏是凶手的嫌疑下降了几分。再根据视频中的场景,我们假设,会不会这场暴力事件就发生在317寝室呢?如果是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了呢?这点就和我刚才所推论的不谋而合,凶手一定是寝室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