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户之计(2 / 2)

贞观女相 汇金 1106 字 2022-01-06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房爱卿所言有理!”唐太宗沉吟半晌,疑惑问道:“只是不知侄女近日得罪了什么人,竟要将你置于死地?”

“那个——”房遗玉欲言又止,终是没说出口:“微臣几不与旁人结怨,这倭人为何会行刺于我,实在无从得知。”

房遗玉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模样,实际是在暗示唐太宗。

唐太宗心智非凡,看人心思的本领更是超绝,见房遗玉这般神情自知她言语不实,心头暗动,想着前不久房遗玉告发李高明的事,神情忽地大变:“难道是高明?”

身为一国之君,他有责任这般怀疑,可身为李高明的生父,他却不敢这么想。

犹豫片刻,唐太宗怒喝道:“朕稍后便命三法司着手调查,若不将幕后之人查出,誓不善罢甘休。”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房遗玉此时又跳出搅动风云。

“降!”

“倭人心思阴险,为我朝技艺,便不惜动用这般狠辣手段。可见倭国虽小,但其之雄心,却是不小!微臣恳请陛下为大唐之基业着想,杀一儆百,下令将国境之内的倭国人尽数驱逐,命倭国人万世不得踏入我大唐一步!”

出招暗害房遗玉的人,概是李高明无疑,可房遗玉没有确凿证据,也不好直接说,不过这倭国行刺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刚好给了房遗玉反击的机会。

挑唆大唐出兵攻打倭国不切实际,唐太宗也不可能会同意,可将倭国人驱逐,使其禁入大唐,不给他们学习文化技艺的机会,却是可行。

反正大唐从倭国身上也得不到丝毫益处。

房遗玉对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并不持反对意见。

毕竟有前车之鉴,某朝闭关锁国,使得自身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无从得知,无法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导致后来与世界逐渐脱轨,而后受尽欺辱,造成一系列无法洗刷的耻辱。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王朝的屋脊,主要在于其君主那有容乃大的胸襟。

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使得大唐文化在传扬四海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吸取异邦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这般做法可使百姓思想自由,行为自由,眼界更为广阔,从而促使各方面齐头并进,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才铸就了一个绚烂多彩的大唐帝国。

可倭国不同,今时之倭国尚处于奴隶社会,过于落后,无论于思想于技艺,尽皆无一可取之处。

大唐与倭国断绝往来,压根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反之倭国失去了于大唐学习的资格,将无法进行改革,将会长时间处于奴隶社会,几十年内难有大的跨步。

这般损人利己的好事可不多见!

当然,若有可能,房遗玉自然也想亲率大唐雄师,跨越海洋,将倭国尽皆征服,可这般却是有些小题大做,太给倭国面子了。

要知道如今的倭国,丝毫不值大唐进军。

唐太宗本就因倭国觊觎大唐技艺与房遗玉被刺之事,对其是心怀怨憎,如今听房遗玉这般建议,只稍作思索,便点头应了下来。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