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东瀛贼心(2 / 2)

贞观女相 汇金 1076 字 2022-01-06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那又该如何?自然是求助!

东瀛想要的东西,大隋应有尽有,故而派人去大隋学习,学习大隋的治国理念,去治理东瀛。

华夏民族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治国理念和经验俱是先贤凭借自身才智,积累总结出来的,可谓大道真理,东瀛只学了些皮毛,就已受益匪浅,一个女子便将内忧外患的国家,发展的有声有色,且效仿大隋国策,制定法律,编纂史书,提高皇室地位,加强爱国教育。

但推古天皇毕竟只是学了些皮毛,改革进行的极不彻底。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并没有什么约束力,最重要的是没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部民制,没能削弱贵族权势,就算扩大皇权的势力也是极为有限的,更加别说去解决东瀛存在的阶级矛盾,将社会发展引向正轨。

十年前推古天皇病逝,继位的本该是她的孙子山背大兄王,然而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勉强算是有些能耐,可这个山背大兄王却是个废物后代。

外戚丰浦一脉专权,丰浦虾夷、丰浦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山背大兄王这个废物又怎能镇住场面?当年便被剥夺皇位继承权,由丰浦一脉扶持的舒明天皇上位。

此时大隋已经灭亡,丰浦一脉嘴上说排斥改革,实则是排斥削弱氏族权力的改革,若说进行国家社会基本改革,他们却是没什么意见,舒明天皇上位的次年便派了遣唐使入大唐,幸运的是,大唐又正值千古一帝唐太宗当政。

唐太宗这人过于自恋,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外族人的天可汗,他本就应该将大唐文化全无保留的传播开来,让大唐之威,震慑四海,丝毫不计较其中得失。

故而在这段时日,舒明天皇还是有些功绩的,只是后来唐太宗得到房遗玉提点,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就开始私藏起来,虽说不反对各国文化交流,但若再想得到大唐的技术,却是白日做梦了。

按说一个弹丸国度能与大唐进行文化交流,已是莫大的恩赐,应当知足才对,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东瀛人自古贪婪,他们非但要与大唐交流文化,还窥视大唐技术,表面上恭谦有礼,背地里却在蝇营狗苟,做着坏事,只是最终还是事情败露,栽在了刘正则的手上。

房遗玉更是顺水推舟,将东瀛人彻底赶出大唐。

这下子,东瀛可就悲剧了,舒明天皇进行的改革实则是有利于氏族专权的,舒明天皇压榨部民利益,将东瀛大半经济用来支持氏族的专权改革,可因现在大唐与之断了来往,使之改革进程中断,他们本就投了大笔钱财,又因此引发部民和原改革派的不满,再想回头也是不可能。

可若再想前进也得不到大唐的技术支持,难以推进,悲剧的停滞原地,进也不行,退也不行,使得东瀛国力非但没有因为全新的制度而变得富强,反倒是因此浪费无数钱财而产生经济倒退。

无奈之下,东瀛举国干起了贼匪勾当,一方面派人去新罗百济打秋风,另一方面派人与大唐商贾接触,通过那些商人将一些精通大唐官话的东瀛人混入其中,以唐人身份窃取大唐科技,同时不断的以重金与商人交易,用东瀛特产的黄金、硫磺来换取大唐特产,以此强大东瀛经济。

因江南航运最为便利,故而东瀛大都以此处为中心,与这里的商贾进行交易。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