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隔墙有耳(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那些想找村支书郭臣虎出口气,甚至是想报仇的人,都是村里的人。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前村长郭功勋。

在郭臣虎和现任村长杨树森搭班子之前,他还和郭功勋搭过班子。

郭功勋不仅仅和郭臣虎是同村人,两人还是本家,而且郭功勋比郭臣虎还大一辈。按辈分,郭臣虎还得叫郭功勋一声叔叔。

郭臣虎是一个强势的人,郭功勋也是一个强势的人。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村里的权力框架就那么大,这印把子不是你握着就是我握着。

郭功勋当村长那会儿,想着法子和郭臣虎争权夺利。但郭臣虎是一个控制欲极大的人,他又岂会轻易放权。

由于尿不到一个壶里,时间久了,郭功勋和郭臣虎之间的关系就搞得很紧张,而且时不时的就会有摩擦。如果不加克制,小摩擦就会变成大冲突。

终于有一次,郭臣虎和郭功勋因为贫困户的选定问题,发生了剧烈分歧。

郭臣虎选定的贫困户郭功勋不同意,郭功勋选定的贫困户郭臣虎又不同意。

按道理来说,贫困户之所以称为贫困户,那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说年收入在多少钱以下。或者是家里有其它的困难情况,比如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婚致贫等等。

这些家庭,对于村长和村支书来说,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是哪些。

但其中有个利益关系,那就是贫困户不是白当的,国家每年都会给贫困户一定的生活扶持,一般都是现金支持。

因此,贫困户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好听,但却是很多家庭,甚至是富裕家庭所争取的对象。

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难免不会有冲突。因为贫困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香饽饽”,因此被很多人盯着。

而村支书郭臣虎和前村长郭功勋,为了笼络人心,为了得到更多人的人支持,所以他们在确定谁家是贫困户的时候,都想选和自己关系最好的,或者是选他们想尽力争取的某一个人。

因此,本来是村委集体决定的一件事,却成了两个人斗法的工具。最终,郭臣虎写了一份贫困户名单交到了乡上,郭功勋也写了一份贫困户名单交到了乡上,并且都是以村委会的名义提交的。

看到同一个村子提交上来了两份完全不一样的贫困户名单,乡长也懵了,于是便打电话问郭臣虎。

郭臣虎倒也没有隐瞒,把实话说了出来。这不是因为郭臣虎是个不保留自己观点的人,而是因为他和乡长的关系好。

果然,乡长最后同意了郭臣虎提交上来的那份贫困户名单,而驳回了郭功勋提交上来的那份。

就这样,郭臣虎和郭功勋的冲突就产生了。由于两个人之前就不太对付,因此两人在这次贫困户确定的问题上,矛盾终于爆发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