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分赃不均(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程浩之前想的是,自己刚才从蝈蝈身上搜到的这五十块钱,自己全拿走肯定是不行的,多少要给姜飞鹏分点,而且他应该拿个大份才对。即便自己拿不了大份,那也最少应该五五分才对。但让程浩没有想到的是,姜飞鹏最后却只给自己分十块钱!

看到姜飞鹏这么做,程浩肯定是不满意的。虽然不敢明显表现出对姜飞鹏的不满,但在利益面前,程浩还是决定再和姜飞鹏商量商量。

对于怎么对付姜飞鹏,程浩也有他自己的方法。既然不能来硬的,那就只能来软的了,因此程浩便开始了对姜飞鹏的软磨硬泡。磨了半天,姜飞鹏终于是松口了,他也觉得自己一口气拿走了四十块钱有点不合适,于是他便承诺再多给程浩十块钱,一共是给程浩二十块钱——等一会儿去个小卖部买瓶饮料,把钱破开了就给程浩钱。

但程浩的意思还是五五分,他想要二十五块钱。看到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因此程浩又开始对姜飞鹏软磨硬泡起来。

而对于程浩这次的软磨硬泡,姜飞鹏却不吃这套了,而且他也没给程浩面子——程浩刚一开口,姜飞鹏就骂了起来,而且还骂得很难听:

“妈的来来,你给老子有完没完了!我发现你这个人真是有些太贪心了,不是已经说了要给你二十块钱吗?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要多少是多啊?老子就给你二十,爱要不要!你要是再缠着老子叽叽歪歪的,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小心老子一毛钱都不给你!”

其实姜飞鹏教训程浩的这些话,又何尝不是程浩想给姜飞鹏说的话。姜飞鹏口口声声说“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其实姜飞鹏把钱看的比程浩还重。

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往往拥有两套标准,对自己一套,对别人又是一套,而且往往是对自己要求宽松,而对别人要求严格。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求于己于人都用同一套标准来衡量,但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看到姜飞鹏因为钱的事开骂了,程浩一时间也不敢再提说这事了,尽管他对自己只能拿到二十块钱还是耿耿于怀,但他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至于程浩对姜飞鹏采取的软磨硬泡的方式,那也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方法。这要取决于程浩的要求有没有超出姜飞鹏的承受范围。如果程浩提出的要求不过分,姜飞鹏多半不会计较,也不会生气。但如果程浩提的要求太高,姜飞鹏要是满足不了的话,那他就会翻脸不认人——就像刚才程浩要求把这五十块钱五五分,这显然是超出了姜飞鹏的心理预期,因此他就开始痛骂程浩。而程浩也了解姜飞鹏的这个特性,故而他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姜飞鹏和程浩两个人因为“分赃不均”而差点吵起来,最后因为程浩的让步而平息了这次争吵。于是两个想着去一个商店买点什么东西,然后把这五十块钱给破开。

而正在这时,姜飞鹏和程浩听到背后传来了跑步声。他们两个转身一看,见跑来的不是别人,而是蝈蝈。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