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厚礼(1 / 2)

举汉 反听 1091 字 10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举汉最新章节

;;;;信使将南昌捷书与装着孙贲首级的木匣,一同上呈刘景。

;;;;刘景听着堂下信使的汇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毫不夸张的说,他都做好了在柴桑顶住周瑜一个冬天的准备,使诸葛亮能够专心对付孙贲。哪曾想,周瑜这边才到,诸葛亮那边就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孙贲。

;;;;刘景没有急着查看孙贲首级,而是先看起诸葛亮亲笔写的捷书,看完之后,才恍然大悟。

;;;;他心里还奇怪,孙贲就是再不济,也不至于连一天都守不住,原来孙贲败归南昌当天便伤重而亡,潘章又擅杀大吏徐平,导致徐平族亲属吏群起而反,与诸葛亮里应外合,攻陷南昌。

;;;;刘景失笑摇头,没想到潘章这位历史上的“江东十二虎臣”,也会做出如此不智的行为。

;;;;庞统、王粲,蒋琬、李严、裴潜、习祯、盛匡、徐宗等安南将军府属吏,闻讯后陆续赶来。

;;;;王粲从刘景手中接过捷报,大略扫了一眼,喜道:“孙贲一死,豫章诸县传檄可定也。”

;;;;庞统点点头,对刘景道:“豫章、庐陵二郡,历来豫章强而庐陵弱,孙辅勇略亦不及孙贲,今豫章既克,将军可命军师南下,与王(疆)将军会师于庐陵。孙辅知孙贲覆灭,外无援手,内困孤城,必生亡走之心,纵然负隅顽抗,亦难逃败亡,如此则旬月之内二郡皆可定矣。”

;;;;盛匡则有不同意见,开口说道:“庐陵,偏僻小郡,兵微将寡;孙辅,以宗亲见用,非智勇之将,王(疆)将军素善用兵,交卒又劲,破之不难,何劳军师?”盛匡顿了顿,又道:“依匡之见,不如调军师北上,与将军会合,围歼吴军于彭泽城下,继而顺江东下,席卷丹阳,进逼吴、会,届时义旗所指,江东士民必望风响应,箪食壶浆以迎将军。”

;;;;刘景听完二人的建议,不由陷入沉思,庞统走的是原定计划路线,即先吞并豫章、庐陵二郡,再徐图丹阳、吴郡、会稽。

;;;;而盛匡见诸葛亮这么快攻灭孙贲,已不满足于原定计划的豫章、庐陵二郡,想要一鼓作气围歼周瑜之军,杀入江东腹地。

;;;;与庞统相比,盛匡话中所描绘的前景更加诱人,刘景听得大为心动,不过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他最终没有采纳盛匡的建议。

;;;;需知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如今豫章西北有太史慈盘踞艾、西山谷,潘章亦逃出南昌,不知去向,诸县也未尽服,这时冒然将诸葛亮大军调来柴桑,岂不是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更何况,孙辅虽非名将,却也不是怯懦之人,其勒兵数千,据守庐陵,王疆麾下兵马不过万人,独自攻打庐陵,力有不逮。一旦相持不下,等孙权反应过来,遣丹阳、会稽之兵由陆路驰援豫章、庐陵,那就彻底被动了。

;;;;见刘景拒绝了盛匡的建议,庞统长松一口气,或许是急于向孙权报杀父之仇,盛匡提出的建议十分激进,他还真怕刘景被盛匡说得头脑发热,兵行险着。

;;;;以当前的形势,继续执行原定计划才是最佳方案。

;;;;要知道,吞并豫章、庐陵二郡,就等于吞掉江东五分之二的地盘,四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兵力,对孙权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此消彼长下,刘景将在日后的攻守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完全没必要行险。好在刘景头脑清醒,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