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妙手回春(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既然李世民这么说了,那就说明有戏了。

于是,李承乾便开了口。

“隙地真人可曾想过,你一生医术传于世人?”

孙思邈应道:“老夫有想过,可是一些人并不符合于我的要求,碰不上好的,宁缺毋滥!”

古时候的手艺人把自己的本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时常有门派之别,或是敝帚自珍,不外传,或是挑选弟子的条件十分的苛刻,致使历史上许多技艺都失传了,古人这种宁缺毋滥的精神有好也有坏,但是坏得更长远。

这就是高人的追求吧?

但李承乾不以为意。

“如果这事由朝廷来出面呢?”

李承乾的话,惹得李世民的注意。

他也应和道:“朕以为要行!朕怎么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干呢?乾儿,你可真的帮了朕的大忙!”

李承乾回应道:“其实儿臣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关于医疗的问题,正好想到此处。”

若是这么说的话,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知太子殿下当如何?”

孙思邈不解,问道。

“由朝廷在民间选出五千到一万人,这些人再通过一次基本考试,遴选出一千人,这一千人之中,再由孙真人把关,最后留下百人,这百人,定是能传孙真的之衣钵!而且这一百人如是出去,不必多,一人一年五千人就好,仅是一年时间,便可以达您百年之数。这里是每年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的徒弟只多不少!”

为什么是一百人,因为多的话,孙思邈也教不来,如果是一百人的话,那简直是十分容易的啊。

“且,只要您教会了他们,朝廷便可以选出十万百万人出来,再次遴选,由这些人去教,那么孙真人的医术一定会发扬光大。”

这就是所谓的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万千!如此下去,那救治的人才多。

“孙真人以为呢?这可比您一心钻研医术要好,届时,朝廷还会提供出平台,让天下医者一起交流,提升医术水平。”

李承乾的方法十分之超前,又具有可行性。

就连李世民也是点头称是。

“非常好!非常好!”

他说道。

而长孙皇后与杨妃等人也是极其同意,为什么以前就没有这么想过呢?

就是有人不爽,不过她不爽,也改变不了事实,因为李世民都同意了。

且孙思邈也是点头道:“如此一来,确实可行。那才是真的救治天下!”

孙思邈算是开窍了,这么一来,他的医术算是后继有人了。

“那父皇的意思呢?”

“好!一切就按乾儿的意思来,来人,传朕旨意!”

李世民直接下了旨意,之后孙思邈又道:“若是这样的话,老夫在五台山那时还有许东西要取来,并且我还要回去一次,半个月之后,老夫定当归来长安,如太子殿下所说的做。”

“好,如此辛苦了孙真人了。”

李世民兴致十分的高。

而孙思邈便离开了太极宫。

“乾儿,你真是帮朕的大忙了!你要什么,直接说!”

李世民道。

“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李世民也不知道奖励他什么,毕竟都太子了,官什么的,对他也没有用处。

李世民又是问李承乾道:“对了,你来这里所为何事?”

“关于法师出行天竺一事?”

李世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道:“瞧朕的记性,竟然给忘记了,三天后吧,三天后,朕亲自送他往天竺!”

这么说,唐僧最多再住三天,没办法,这三天,他就忍着吧。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