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探宫(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这一着真个血溅五步,可怎么得了。

说不得,崔嬷嬷赶紧叫一个腿脚快的小太监去请太医。她自领人匆匆拐进里面。

进了望月起居的内殿,也来不及留心多瞧。

直到了公主病榻前,眼见公主果然昏死过去,崔嬷嬷跟手下一起又是拍背又掐人中。

动作了半天,望月从嗓子里咳一声,众人的心才勉强放下一小半。

一时半刻,一个官服纱帽、蓄着羊角须的文中年人走了进来——是太医来了。

崔嬷嬷将大半的人轰出去,只留了自己心腹,及望月身边的安公公与玉容,让太医清净诊脉。

只见察颜观色之后,医官以手搭脉,左手换了右手。

诊完了脉,太医沉吟许久,走到望月的书案旁,见那粗纸和猪毫笔,心中暗骂“不像话”。他却一句话不敢多说,就着这不像话的纸笔,写了一张方子,让小太监去药房抓药。

崔嬷嬷这会儿镇静下来,向太医施,礼问道:“胡太医,殿下到底是个什么病症?”

胡太医虽然没什么坏心肠,却从来是个明哲保身的,可见这弱龄稚女,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心中到底不忍,面上就有难色。

崔嬷嬷这一下午,是又惊又急,又怕又气,已失了几分平常的从容耐心,高声道:“胡大人,这里都不是外人,这个时候,还支支吾吾地做什么?”

胡太医心下一横,想道,左右传出去,吃挂落的不是我。

他沉声说道:“殿下一向就胎里不足,后天又失了保养,致使胃气逆行,肝气不舒,心气不足,木火失调,又使肾水阻滞、脾土难长……

“长年累月,五脏不能调和,筋骨不能强健,致使身体羸弱。殿下一者是向来就有病根,一下子发了出来,说起来算不得太……太重的病。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日后更要珍重保养。”

胡太医的这套医理,少有人真弄得清楚,秋娘性急些,又问:“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胡太医叹道:“说得白些,先天就没有一副好底板,年幼时又常常三饥两饱,待大了正长身体,又吃不够荤腥。耽误了又耽误,以后只有好好养着,才能与常人比个七八分。”

玉容和雀儿呜呜哭起来,安公公顾不得哭,跪在地上:“求大人们发慈悲,救我们公主一救。这们这里是御膳房的王大监出面,说殿下久病,汤水糕点都弄得精细,就让我们开了小膳房,给殿下料理饮食。

“食物柴碳都从上面领回来,那些蔬菜瓜果不新鲜不说,公主的份例,每旬只有十斤瘦精的肉,奴婢们的份例从来不足一半。

“殿下常道,奴婢们跟着她只受罪了,不曾享过一天福,常将自己的份例挪出大半与奴婢们吃用。若不用,殿下宁愿自己饿着、冷着——若知有今日,就算一砖头把自己拍死,只不在殿下眼前晃,她也想不到要心疼奴婢,也不会用公主的例……”

此情此景,真个是闻者伤心、见者下泪。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