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婚约(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皇帝既叫嘉善来选,嘉善亦誓无反顾地选了李将军,此事是决无回还了。

赵仁走出崇政殿,看着这世界都很滑稽。他想仰天长啸,装痴扮癲,可他不能。他是皇帝唯一的外甥,却不是他唯一宠爱的晚辈。

容海小心将望月扶起,让她坐到皇帝身边。

望月顺势倚在皇帝怀中,忽然嘤嘤哭泣道:“父皇,若能永远在父皇身边,其实不嫁也罢。”

皇帝心里一喜,眼里就生光辉,他抱紧怀中之人,低声笑道:“这话可是哄人的。”

望月低声答道:“是不是哄人,天知地知,父皇知,儿臣知。”说到最后,声音就要湮灭了。

这时候,“烈女不嫁二郎”还不流行,可君无戏言也是玉律金科。

望月不知道,皇帝要怎么开解这个窘境,向朝野臣民有一个交代。可她煎熬挣扎许久,还是决定摆脱这个婚约。

她觉得煎熬的,并非沈洵之死给她带来不能承受的痛苦。

沈洵被害,她虽也难过,可比不上雀儿横死给她的打击。

事实是,她了解实情之后,首次深刻地意识到——襄阳侯是典型的恶人,他没有仁恕恻隐之心,决不会同情弱势可怜者。

这个恶人襄阳侯之所胡闹到现在,亦还没有惹出大麻烦,还是圣德帝驾前顶得宠的外甥,只因他聪明、识时务,将得失把握得很到位。

关于是宫廷险恶诡谲,望月自有全身的退路,但她近身之人没有,冯皇后就更没有了。而且赵仁对冯皇后,不过碍于礼法,有一点儿面子情,平常客客气气的。

万一将来冯皇后有事,即便是顺水人情,赵仁也要看心情来定帮与不帮,若牵涉自己利益,他恐怕绝不会拉皇后一把,恐怕还因与皇子们交好而来落井下石。

这其中的道理,望月来回想得清楚。如今达成所愿,强撑的一口气便泄掉了。

望月还在病中,赐婚她与李绸的圣旨,便已传喻到玉卿宫中。

皇后当时也在玉卿宫,听到这个荒唐旨意,本来想闯拼着一腔视死如归的奋勇,去强闯皇帝的崇德殿,与皇帝据理力争。

是望月死活拉住她,跟她条分缕析,说清其中的好处。到最后,皇后还是泣不成声。望月感到了她的绝望,这其中,她的绝望多半是为的她,恐怕也是有为自己的部分。

皇帝若说对她们母女有宠爱,却连一桩合心的婚事也吝于赐她。

圣旨赐婚之后,公主府要紧锣密鼓地筹建,公主的嫁妆也细细凿凿地备办。

当然,嘉善公主的婚事,其实还不必太急。保龄公主许嫁献国公嫡三子沈璟,不久也要出嫁,保龄比嘉善年长,自然排在前面出嫁。

献国公府沈氏是沈贵妃娘家,这沈璟是沈贵妃嫡嫡亲的侄子,一表人才、前程锦绣,也是一流潇洒倜傥的人。这亲上作亲,世人都说,保龄公主比嘉善公主有福气。

望月自得了李氏的赐婚,一直缠绵于病榻间,有时觉得天长,有时觉得日短,日子过得像是逸世的老翁。

到这年秋天的时候,宫内要放一批宫女。现在才是三月,望月提前跟玉容说,到时候想让她顺势得出宫去。

望月一提起这个话头,推心置腹的话来不及说,玉容就掩着脸哭得泪人一般,说就算死,也要在公主身边,决不去外面做孤魂野鬼。

玉容这一表态,自幼跟着嘉善的几个,一个个赌咒发誓,要死要活的,说着便哭得涕泗横流。望月就不明白,她的心思,还没说明白为什么要让她们出去的意思,怎么一个个都是这个反应?

保龄公主的婚期,就在三月上旬。

和克夫的庆丰公主一样,定婚到到第三次的时候,保龄公主的婚事就顺当了——献国公的嫡三子沈璟,到婚礼时,依然□□地活着。

只是嘉善身体不济,保龄公主沈绮出嫁,她未能出宫去观礼。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