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既舍当归(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过堂风吹过,门外的老树叶子发出细微的声音,像是情人间的细语。

谢闻端坐在内室中,狭长的凤目紧闭,手里握着一串檀木佛珠。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稀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他以低沉的声音诵读着晦涩难懂的《法华经》,神情专注得令人侧耳倾听。

而那些佛珠颗颗泛着暗沉的光芒,慢慢地随着他指腹的转动而改变位置。

“师傅,今日是十五,寺里煮了元宵,很可口。您快来尝尝!”小和尚兴冲冲地端着一个碗进了屋里。

“正月十五了?这么快。”谢闻睁开眼,望着那圆如玉盘的月亮,疑惑地说道。

时间如白驹过隙,快得连他都来不及注意。

小和尚回道,“正是。今儿个时间过得很快。不过,师傅还是快快用了这元宵。不然,冷可就不好吃了。”

谢闻婉言拒绝,“我一贯不喜甜食,你吃吧!莫让它凉了。”

小和尚听后,便坐在了谢闻旁边,开开心心地吃起了元宵。

谢闻闭上眼睛,又继续诵读经文。

因萧临安重生一事,他诵读经文时,竟然比以往多一分虔诚与感激。

尽管在别人听来,这声音与寻常无异。

小和尚吃完了,蹑手蹑脚地进了内室,熟练地帮谢闻铺起了床。

本来铺了一床被子的床,又多加了一床。

自从去年夏天,谢闻咳血后,他的身子便不如以前。之前,虽然郁结于心,但是也没什么大毛病。

现在却是染上了畏寒的毛病,偏偏他还不爱惜自己,老是偷偷跑去芜湖那等荒凉之地。特别是年尾时,他还去了好几次。

小和尚实在不明白那破地方有什么好的。

“师傅,今夜还是很冷,我又铺了一床被子。如果不够暖和,你就跟我说一声。”小和尚搓了搓胖乎乎的小手,憨憨地说道。

“悟真,回去歇息吧!”谢闻摸了摸小和尚的头,说道。

仔细看看,悟真也不过十二岁而已,身形瘦小。如果自己离开这里,他一个人呆在这小庙里,不知道会不会被别人欺负?

这样想着,谢闻又记起了第一次看到悟真的场景。

男孩矮矮的,瘦瘦的,像极了一根豆芽瘦弱。衣衫褴褛,满脸污秽,混在乞丐堆里。

要不是他那澄澈的眼神,让自己想起了临安,他肯定也会冷漠地路过。

他把悟真带到这里,更多是因为那时的恻隐。实际上,他并没有用心地对待悟真。

可悟真却真的把他当作师傅。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