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韬光养晦 相伴游(2 / 2)

步步皆殇 碧霄2466 2864 字 2022-01-08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弘历张了张嘴,又看了看桌上的烤猪肉,顿时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青鸾忍不住笑了:“你每天背诵一篇,我就给你东西吃。”

弘历用力点点头。

夜已深,青鸾来到了帐外,看到湖畔伫立的胤禛,她快步朝他走了过去。

“王爷,为何还不进帐休息,明日还要赶路呢?”青鸾将手里的披风盖在胤禛的肩膀上。

胤禛按住他的手,缓缓转过身来。

“我睡不着!”

“在想什么?”青鸾关切地望着他。

胤禛摇摇头:“我在想皇阿玛,我在想额娘,我也在想十四弟,我们明明是最亲的亲人,为何会走到今日这般地步,如此生分,额娘摒弃了我,十四弟一直疏远我,皇阿玛也对我若即若离。”

青鸾眨了眨眼睛,柔声道:“生在皇室,有些事情自然不能像寻常百姓那样看待,王爷,你应该想想你自己拥有的,你并不孤独。”

胤禛看着她的眼睛,突地笑了笑,半响才道:“的确是我一时矫情了,倒显得还不如你大度。”

青鸾失笑,目光温柔无边,拉住胤禛的手摇了摇。

胤禛揽住她的肩膀,往营帐的方向走去。

青鸾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了下来。

胤禛狐疑地道:“怎么了!”

青鸾指了指自己的帐幕,有些无可奈何的样子。

盛京祭祖之行,还算顺遂,胤禛刻意放缓了行程,带着青鸾和弘历欣赏着沿途的壮美景色,纵马山河,其乐融融。

归京途中,一日,忽有侍卫来报,说后方有可疑人员出没。

胤禛早就觉得不对劲了,从自己离开京城到现在,这帮躲在暗处的人影一直偷偷跟着他,他一直按兵不动,等待对方露出马脚,眼下,他们终于要动手了吗?

马车行进至一处偏僻的密林忽然停了下来。

车内闭目养神的青鸾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对面抱着书卷酣睡的弘历,她微微一笑,将身上的披风扯下来盖在弘历身上,复又撩起车帘,探出脑袋向外观望着。

眼前的情景让青鸾大吃一惊。

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黑衣蒙面人将胤禛所坐的马车团团围住。

侍卫们厮杀声想起,顿时一片刀剑交击,树林里群鸟惊飞。

青鸾很担心胤禛的处境,他看到有两个黑衣人挥刀朝车内砍了过去,顿时吓得捂住嘴。

胤禛不慌不乱,手执长剑横扫而去,两名黑衣人被一剑封喉,倒地而亡。

胤禛从马车内跳了下来,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青鸾瞪大了眼睛,方要一探究竟,却看到有一个黑衣人挥舞着大刀朝自己砍了上来。

就在这时,胤禛单手一掷,那团圆圆的东西立时呼啸而至,青鸾尚未来得及应变,眼前的黑衣人就被削掉了脑袋,无头尸喷涌着热血,往前奔窜了两步,就这样栽倒在青鸾的眼皮底下。

两滴滚烫的血渍沁溅在青鸾的脸上,青鸾大睁着眼睛,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乱响着,一阵阵眼花缭乱,渐渐的又失去了知觉。

醒来的时候,已是置身王府自己的屋内,胤禛坐在床畔,紧紧握着她一只手:“青鸾,对不起,我吓到你了。”他有些愧疚的样子,挽起她的手在唇边亲吻着:“你都昏睡了两天了。”

青鸾一时间不知道是身处梦境还是现实,眼神木讷,表情也呆呆的。

胤禛抬起手拂去她颊边一撮乱发,柔声道:“醒了就好,起来吃点东西吧!”

胤禛搀扶着她坐起身来,接过婢女递过来的红枣薏米粥,一勺一勺,吹了吹,喂给她吃。

青鸾勉力吃了几口,脑海里忽然又浮现出那日血肉模糊的画面,顿时觉得胃里一阵阵翻滚,她掀开被子,跃下床来,扑到痰盂旁拼命呕吐起来。

她许久未进食,咳吐出来的都是黄色的胆汁。

胤禛拍着她的背,帮她顺了顺气,满眼的担忧。

青鸾渐渐缓过神来,摆了摆手,凄迷地道:“我没事,害你担心了。”

“你这个样子不行,我放心不下,我传太医过来瞧瞧。”

不到半个时辰,小寇子领着薛太医从花厅走了进来,薛太医上前,替青鸾号了号脉,忽然浑身一个激灵,跪在地上冲胤禛拱手道喜:“王爷,侧福晋脉象滑动有力,这是喜脉啊,奴才给王爷道喜了。”

胤禛愣了愣,似是没反应过来:“你,你说什么!”

“侧福晋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恭喜王爷。”

胤禛的双手哆嗦着,一时间难以自处,原地乱走了几步,仰起头,脸上忽然绽放出大大的笑容,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高声道:“诊得好,本王重重有赏!”

——

康熙六十年五月,十四阿哥胤禵移师甘州,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周旋数月未果。十一月,胤禵回京与康熙商量进剿策旺阿拉布坦事宜,因军需运输困难,康熙决定争取和平解决准噶尔问题,胤禵得令后再赴前线。

同年腊月底,青鸾顺利诞下一名男婴。胤禛大喜过望,每日守在青鸾和孩子身边,贴身照料,生怕再出差池,索性这孩子生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胤禛为孩子取了乳名福惠,感念上苍眷顾恩泽之意。

——

岁月一晃而过,终于到了康熙六十一年,春暖花开之际,年迈的康熙摆驾了雍亲王府,胤禛携福晋伊兰,侧福晋青鸾,在王府门口恭迎。

康熙在众人的陪同下参观了雍亲王府的后花园,看到园子里满满当当的瓜果蔬菜,很是新奇。早就听闻胤禛带着府中家眷耕田插秧、垦园种菜,温馨淡泊、其乐融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康熙很是欣慰,赞叹道:“种地也是立国兴邦的要事,胤禛,能静心是好事,能躬身事农更是难得。”

胤禛在旁笑了笑:“皇阿玛,今日我们就用这院子里的蔬菜做一顿家宴,让您尝尝鲜。”

“甚好!”康熙答应得很爽快。

父子相视而笑。

午膳之际,康熙品着这一大桌子的素菜佳肴,颇有些感慨:“宫里素来荤腥惯了,难得吃到这么清淡爽口的饭菜,胤禛,朕这一趟没有白来。”

“皇阿玛,只要您愿意,儿臣可遣人每日为您挑选时令的蔬菜送过去,让御膳房烹饪便可。”

康熙颇有些感动,点了点头,这时,一身锦袍的弘历不知从哪个角落窜了过来,欢天喜地地跑到了康熙跟前,叫道:“皇爷爷吉祥!”

康熙看着这个十岁大的孩子,很是伶俐可爱的模样,甚是喜欢,便拉过来抱在自己怀里。

胤禛起初有些诧异,但看到祖孙二人相处甚欢,便放下心来。

用膳后,康熙一路拉着弘历的手,在院子里转悠聊天,弘历虽年纪不大,却学识渊博,熟读四书五经,通晓书画音律,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康熙很喜欢弘历,便将他带回皇宫小住。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