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这一块,不是细颈瓶上的(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陈久对胡正匪点了点头,再次拿起那块瓷片,这次,没有任何人敢再质疑。

开玩笑,陈久的手法技艺早就把他们折服了,谁的脸没被打肿,还想凑上去讨打?

更何况,人们也都好奇,整个细颈瓶都被他重塑了,为什么这最后的一块,却不装上去?

毕竟文修师都是追求圆满,完美的!

把瓷片在手指间转了转,陈久在脑海中,再次把3D图纸确认了一遍,这才叹了口气,看来又要引发惊涛骇浪了。

但是出于职业素养,他又不得不说:

“因为这一块,不是细颈瓶上的!”

果然,这话一出,人们一片哗然:

“不是细颈瓶上的?”

“文修协会筛选错了?”

“这怎么可能?”

人们震惊的看着陈久,你怕不是太狂了,敢质疑文修协会?

文修协会可不同于个人,毕竟是人就会出错,但文修协会绝对不会。

作为文修界最具公信力的协会,在破碎文物的筛选上,文修协会有着最严格的一套流程,不但要经过初选、终选,大师级大佬的探讨,还要经过高科技机器的鉴定。

尤其是在重器上,更是慎之又慎,不允许出现一点错误。

毕竟文修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在最开始的筛选上,就出错的话,根本不可能把它复原!

“不可能!”

做为主抓筛选的杨青云,听到这话,脸一下就黑了,他不容否定的说道:

“对于重器,我们都是反复核对的。不但我们三个老家伙一起商讨,还要做碳十四的高科技鉴定。

不管是胎质,釉面,纹饰,还是出土的年代,7号袋的所有碎瓷片都是细颈瓶上的。”

“就是!”

郑一念很不高兴的附和道:

“年轻人,不要以为修了一件碎瓷,就膨胀的目空一切了。别的不敢说,我文修协会的重器碎片,肯定不会出错!”

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对陈久面色不善起来,甚至是反感。

陈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话,无异于挑战文修协会的权威性,打文修协会的脸。

胡正匪皱了皱眉没有说话,只是他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陈久苦笑了一声,他就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但是自己没错,不可能向他们低头。

“您说的没错!”

陈久想了想,这才斟词酌句的说道:

“这块碎瓷片不管是胎质、纹饰,还是质地,都跟细颈瓶同款同代,但是,它绝不是细颈瓶上的!”

杨青云气笑了,露出了嗤之以鼻的讽刺表情,他刚想反驳,却被陈久抢了先:

“宣皇开创宣皇盛世,对花鸟鱼虫的田园风光最是喜爱。所以宣朝的官窑瓷器,多以烧制花鸟鱼虫的纹饰为主。

这其中又以花鸟鱼虫细颈瓶,跟花鸟鱼虫细柳瓶为代表。

众所周知宣朝的瓷器瓶子向来是成双成对的,细颈瓶跟细柳瓶更是如此,若是出产,必是一对。

两者器形相似,纹饰相似,材质、胎质又相同,容易混淆,这很正常。”

陈久一说细柳瓶,文修协会的人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现在陈久又给他们找台阶下,这下他们的脸色都缓和了下来。

胡正匪更是一挑眉锋,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陈久稍稍松了口气,指着瓷片上的纹饰,接着说道: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