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社团领袖第三步(2 / 2)

知情重几重 兰泽夕 1141 字 2022-01-09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薄薄的五页纸,第一页是雏鹰文学社的社员们,关于去哪儿的意见;画成了两个表格,一是总表,也就是人名、建议去的地方、提出建议的理由,还有专门的签名栏,以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建议负责”。二是欧阳静列出的柱状图,从多到少,分门别类,很直观的就可以看出大家的意愿。

去北方的意见,占了绝大多数。

华夏是个地域极大的国家。北方人认为南方永远都生活在热气腾腾之中,而南方人也都认为北方永远都是冰天雪地——冬天要去南方避寒,夏天要去北方避暑,是华夏人公认的准则。然而,只有真正去过的人,才会愕然地发现,其实南方的湿冷,比北方更为难熬;而北方的干热,也绝不比南方好到哪儿去。

其中,辽省的连大市,和黑省的齐哈市,分列得票榜的一二位;然而林歆有些惊讶地发现,叠源市也榜上有名,还位置不低,排在了第三。

而她这个社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三个城市里选一个。

“前两个地方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叠源市怎么得票这么高?”不懂就问,林歆根本就还没有“我是社长,我理应无所不知,我不能在下属面前丢脸”的意识。

建议去叠源市的理由,都列在了总表上,但林歆看来,那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像是“去京畿之门,感受京都风采”,那你干嘛不直接建议去帝都?像是“那里曾有华夏第一所军校”,拜托,第二所、甚至是华夏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埔军校,就在广粤市,平常也没见你们去参观?

欧阳静微微摇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其实她是知道的。

成年人的世界,讲究花花轿子人抬人,社长用采风的理由,让大家去旅游。那么社员们就理应投桃报李,给社长一个衣锦还乡的机会——大家都知道,林歆是和田老师一起从叠源市转过来的,但他们并不知道,林歆在老家已经没有亲人——大家都不是小学生了,去哪不是玩?

事实上,在第一轮投票之后,叠源市的得票数是最高的,什么连大市、齐哈市,都被远远的踩在后面;只是投票结束后,全体社员又商量了一下,觉得这种太过明显捧臭脚的行为,一定会被社团之外的其他人耻笑,才又进行了第二次投票。大家很默契地,把叠源市票选到了第三的位置。

但这个理由,就没有必要说出来了。

林歆“哦”了一声,虽然还是有些奇怪,但也不再追问,她翻到了下一页,这是得票第一的连大市景点分布,以及网站上、曾经去过的同学们,对这些景点的描述和评论。

后面的两页,分别是齐哈市,和叠源市。

就连林歆这个土生土长的叠源人,也不知道原来叠源市有这么多可以“采风”的地方;她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遍,就翻到了最后一页——经费申请。

去这三个城市的经费需求是不一样的,叠源市最低,动车来回,酒店订房,按一周时间计,每人的开销也就在两千元左右。三十个人,不过六万块。齐哈市最高,飞机来回,民俗村订房,三十个人,一周得花掉二十多万;但凡报名人数超过三十个,这三十万经费全贴出去可能都还不够。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