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基本没问题(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何远简单把事情说了一下,末了道:“现在的情况是,我朋友手上有名额,但是不确定合不合适。要是你们觉得可以的话,可以把简历发过去聊聊。”

“是外包啊,外包是什么啊?”二婶有点不明白,反射性的问了一句。一旁的田蕊解释了一下之后,她才反应过来,开始嘀咕开了,“原来是这样啊,那怎么能行,我们闺女怎么着也是本科大学毕业的,怎么能去做什么外包?”

听到这种话,何远只是笑笑,没有回复。

反正路子他是找了,至于别人愿不愿意,那是别人的事儿。

何远也懒得去跟他们分析,正式岗和外包岗的区别,现在的市场行情,以及“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么一个道理。

讲的直白点,在这种环境下,能找到一家大公司遮风挡雨,已经更不错了,他们是没看到,现在北京有好多人还找不到工作呢。再说了,他们闺女要真是有能力,也不会被别人扫地出门了。

倒是田蕊二叔,在那里皱着眉头抽着烟,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阿里,是马云那个吧?听说公司挺大的,应该差不了。这样吧,先跟小仪说说,她要是觉得不错,就让她去试试,实在不行,那今年就先回家,回头看看,是考公务员,还是去厂里上班吧。”

“行,我有小仪微信,我跟她说吧。”田蕊主动接下了这个活儿,拿出手机,就跟她堂妹聊开了。

三个女人凑在里一起,开始跟微信那边的堂妹聊了起来,几个男人反倒是被扔在了一边。

田蕊的二叔坐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冲何远问道:“抽烟吗?”

何远原本想拒绝,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那二叔递过一支烟,何远接过,随手放嘴里点上,就听二叔道:“小远啊,你在北京工作?”

“以前在北京,现在回来了。”何远道。

“在北京做什么的啊,也是从事互联网的?”

“嗯。”

“看你认识的朋友,也是在大公司的,那应该混的不错啊,怎么想到要回来?”二叔像是跟何远闲聊一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还好吧,就是在外面呆的累了点,回来休息一下。”何远挠了挠头。

“那以后还要回去吗?”

“应该不会了,我现在在老家感觉挺好的。”

“这样啊。”二叔眯着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道:“对了,在北京感觉怎么样,吃的还好吗,工作什么的都还辛苦吗?”

“还好吧,吃的马马虎虎,工作……基本朝九晚六吧。”何远回答的有些含糊。

他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么一番“询问”,何远已经习惯了。

要不说嘛,他们又要问。要说了嘛,他们又不太理解。

就比如加班这个事儿,老家里的亲戚总觉得,到了下班时间,晚走半小时,就叫做加班……何远他们公司,一般都要下班之后呆满两个小时,才开始计算加班时间。

打个比方,比如一般公司都是晚上六点钟下班,到晚上八点,才开始统计加班时间。满一个小时,算是有效加班时间,也就是说要在公司呆到九点,才算加班一个小时,而不是加班三个小时。

而且,老家人总觉得,加班就是有加班费的……绝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是没有加班费这玩意儿的,全是义务加班。稍微好一点的,会有个加班餐补助,何远记得是二十块钱左右。再好一点的,会有个调休时间,可以拿来请假,或者抵扣迟到。

就算这样,也有很多限制,比如一次调休不能超过多少多少天,不能在节假日调休,等等等等。以前何远还见过,有人想把加班调休和过年时的放假连在一起,打算过个好年的,直接被老板打了回去。

那种想要把假期连在一起,一次性休十天半个月的好事儿,根本想都不要想。

何远以前是加班狂魔,基本上在每个公司离职的时候,都还剩下上百个小时的加班调休,基本都没用过。后来到了大公司,因为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再加上公司环境不鼓励加班,一到下班时间,半个小时内,大家基本上都走完了。

所以那个时候何远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加班。

在家里加班这个东西就说不清了,你说自己加班了嘛,又没有打卡记录,别人不认。但何远他们的工作性质,确确实实是“上班开会,下班工作”,所有业务基本上都是下班之后才开始完成。

但这些你跟老家的人说不清啊。

你要说加班很厉害,别人只会觉得很矫情,根本不会觉得你有多辛苦。在他们眼里,所谓加班,就是在公司里多呆半个小时,蹭到加班费后,就赶紧儿回家,实际上屁事儿没做。

所以何远基本上不怎么跟老家人聊这些事儿。

“那吃的肯定没老家好吧,小仪就经常跟我说,在那边吃饭特别困难,她在那边吃的特别不习惯。”二叔道。

“要是愿意找的话,肯定还是找到的,就是比较分散。”何远笑道。

北京毕竟是那么大一个城市,要说没好吃的,肯定不是。

只是相比那么大的面积,和数量众多的外来人口,想在北京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确实比较难……要不就是住的比较远,要不就是口袋里银子不够。

在北京,只要你花的银子足够多,绝大多数的困难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如果你有什么事儿觉得是比较麻烦的——那一定是因为你口袋里的银子不够。

“对了,你还有什么朋友是在北京的吗,工作情况如何啊。什么时候给我们家小仪介绍介绍,她一个人在北京,我老觉得不放心,应该多认识认识人,回头要遇到什么事情,也好有个帮衬的。”二叔道。

何远随声应和道:“对对对,是应该这样。”

话是这么说,不过何远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意义。

在北京的人,有几个是觉得自己轻松的。

每天花两三个小时上下班,夸张一点的要花四五个小时。

一到家就基本瘫着了,动也不想动。别说认识人了,就算有谁想要请客吃饭,也得看自己有没有心情——要知道,洗澡换衣服换成地铁赶公交打车,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这个时间跟路程没有关系,纯属看运气。

何远当初住的离公司已经很近了,打车的话,也就二十来分钟。但一旦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就算你开的是玛莎拉蒂,也得乖乖的跟我用龟速行驶,北京的堵车可不是嘴上说说的。

去年何远就是因为这个事儿,导致自己去做年终汇报的时候迟到,被罚了五百多块钱的红包。

要是赶地铁的话,也不一定好到哪儿去。

何远有些同事住在天通苑,每天早上去赶地铁,都要从站内排到站外去。何远就看过他们发的好多张照片,都是在室外拍的,面前就是一条长龙,每天光是排队,都得花一两个小时。

所以,何远他们那群人,每次聚餐都得看心情。不是关系特别好的人,提都别提,他们恨不得宅死在家里。

他们在那边闲聊的时候,田蕊那边也聊的差不多了,就听田蕊跺着脚,对何远招手道:“来来来,你过来一下。”

“怎么了?”何远顺势把抽了一半的烟给灭掉,走了过去。

“小仪问我,说那个工作主要是做什么的,她能不能胜任。”田蕊给何远空出一半位置,然后拿着手机,指着信息对何远道。

何远顺势坐在田蕊的旁边,看了一眼手机信息。

上面基本上都是问工作的内容,然后就是问对方靠不靠谱,面试成功的几率有多少,看的出来对方对这个工作挺有兴趣,但是对自己能不能胜任,还是有些担心。

何远自己也面试过很多人,一看这情况,大概就猜出来,田蕊这个表妹应该刚出来工作没多久,算得上是个职场新人。

“工作的话,挺简单的,里面有人带,稍微细心点,问题不大。成功几率的话,看怎么聊了,只要不是很出格,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何远道。

他认识的人,基本上都还挺靠谱的,如果做不到,会直接拒绝,如果答应下来,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没问题。

况且鱼鱼手上这个是外包岗位,要是正式岗位的话,有HR参与,何远还不敢推荐给她。因为阿里的HR权重特别大,如果简历在他们那里卡住,哪怕内部关系打通了,应聘者还是连面试都进不了。

但外包的话,可操作性就很强了。

只要鱼鱼坚持要要,基本上都能够进去。

大不了,回头去北京的时候,请鱼鱼吃个饭好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