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这小日子过的(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场下又有一个人接着问:“薛综说的,相对而言来说。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个织席贩屦的,具体的到底是不是姓刘,有谁知道呢,万一他不姓刘,是一个姓唐的呢,或者是一个和尚呢,岂不是白白让这小子捡了一个大便宜。他一个平头百姓,怎么能与曹操相提并论呢?”

我心里暗暗佩服这个人的推测能力,推理的简直丝毫不差。“请问,你是?”我仔细打量他一番后问。

“咦,我发现你怎么谁都不认识,来江东之前有没有准备,干嘛来了,你是诸葛孔明吗……在下陆绩!”没想到被这小子摆了一刀。

“哦,是陆老弟啊,失敬失敬。”我笑道,“就算曹操是曹相国之后,但曹相国忠君爱民;而这个曹操却专权肆横,欺凌君父,不仅仅是无君,而且还蔑祖。而我家主公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是按谱赐爵,怎么说无可稽考呢?也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姓唐的和尚。而且编草鞋怎么了,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吗?当年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朱元璋不也是乞丐出身吗;姜子牙也是钓了八十岁的鱼呀。织席贩屦,又有什么可耻呢?没有他们编出草鞋,你穿什么啊?”

陆绩正要再说,又有一个抢说道:“孔明,你说的很有道理,看来读了不少书。请问你平时都研究什么经典?”

为了不丢脸,我不问他什么名字了,直接答道:“唉呀!也没读几本,平时没事随便翻翻,寻章摘句罢了,多读书不一定能兴邦立国。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弇等人,都有匡扶宇宙之才,没见他们一生专门研究什么经典,关键是能学以致用。”其实我哪里读过什么书,算来也就碰过《rou蒲团》、《金瓶梅》那几本必备宝典,而且还都是纯图片,没有多少文学研究价值。

又有一个人说:“我感觉你是一个好说大话的人,有没有真才实学不敢恭维,不敢说出研究什么经典,怕书名都说不出来,被真正的儒者耻笑罢了。”明显是在取笑我。

我清了清嗓门说:“你说的对,我没读过什么书。但这做人吧,有君子小人之分。君子忠君爱国,守正恶邪,为世人做出伟大的功勋,名留后世。而小人只会雕虫小技,吟诗作赋,只会在区区笔砚之间玩游戏,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虽然下笔有千言,胸中实无一良策。比如**,以文章闻名于世,却屈身事奉王莽,最后被王莽逼得跳楼,这就是典型的小人。所以即便是他的经典著作,又有什么好读的呢。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做人做成功了,同样是一个经典,时代的一部经典著作。”

我对答如流,东吴名流一个接一个地被驳倒,后面的人还想出难题刁难。这时老将黄盖身披铠甲,哗啦哗啦地从外面走进来,厉声说道:“够了够了,孔明是当世奇才,你们以唇舌相难,太无礼了。这是待客之道吗!现在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思退敌之策,只会在这里斗口舌吗?”转身对我说:“先生你跟他们这些人说话没用,别理他们,多说无益,你还是跟我们的主公说吧?”说罢,带着我去见孙权。

黄盖和鲁肃将我带到了偏殿,见到了孙权。跟三国里描述的一样,孙权长着蓝眼晴,红胡须,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孙权一见到我就问:“你就是那个诸葛亮?”

“对,这是在下,人称诸葛村夫!”我故作谦虚。

孙权呵呵一笑:“肥头大耳的,看不出来啊,能当上刘皇叔的军师……还别说,就你这模样,跟村夫倒是挺像的。”

孙权这话还挺蜇人的!但我不以为意,笑笑说:“你也不错,蓝眼晴,红胡子,很有非主流的范儿,有前途,造型哪里整的?”

孙权道:“狂剪飞。”

“没想到你们江东技师还有这等手艺。回头我也整一个。”

“行,让鲁肃带你去,记得报上我的名字不要钱。”

“来,孙总抽支烟。”我给他发了一根中华烟。

“嗯,等等,我这有。”他拿出一包雪茄,给我递了一根。

“雪茄哦?”我拿在手里,来回打量这高级货。

“嗯,雪茄。”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