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团圆(1 / 2)

旧里不归 常见欢 1768 字 2022-01-15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从绍兴回去以后,王仁贵渐渐地开始给常国和找了一些事情做。主要是以去盛泽厂家跟单为主,这些事情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专业性也要少。

每每交代完事情,王仁贵就会在最后带上一句,understand。

简单的一个单词,常国和记了很多遍才记住,然后便将这句单词挂在嘴上,时不常的显摆一下。但要他写出来,对不起,怎么拼?

他负责的第一个单子从印度那边发来,足有十几吨货,从胚布生产到染色常国和没日没夜的跟着,时不常的跑到人家厂里面去看一眼,弄得挡车工都不好意思偷懒。

就这样,十几吨单子给他们挣到了上万块钱的纯利润,这让常国和倍受鼓舞。

回到上海后,把成绩单交给王仁贵,得到了王仁贵的好一顿夸奖,常国和露出了孩童般的笑脸。

不过努力自然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为了跟好单子,他是没日没夜的到处跑,公交车坐到吐,每天根本连合眼的时间都没多少。但常国和有一个技能,每每上车就站着睡觉,快到站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醒过来,似乎生物钟都已经适应了他每天往返的路线。

那时不光只是在上海跑,还得经常跨省去无锡、去盛泽、去绍兴等等,连轴转。

这样几个月下来,渐渐适应并且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些心得,逐步稳定。

与此同时,公司的发展也迎头直上。机会非常的多,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给了他们相当大的好处,让他们爬上了一辆顺风车。

那时候常国和才清晰地认识到三哥以前说的等待机会是什么意思,到了这合适的时机做起事来顺风顺水,比无头苍蝇那样乱转强太多了。

到了孩子放假的光景,常国和已经差不多稳定,买了一部诺基亚的手机时常能跟家里通电话。电话中的交流,使得两口子当初的矛盾减少,许连芝眼看他们发展的不错,再也不埋怨常国和丢下一切跟王仁贵去奋斗了。

两口子在电话中交流最多的当然是孩子,孩子已经七岁,慢慢懂事了。想到常先,常国和心里就十分难过,想儿子的心无法抑制。

跟着外婆过了几年,常先跟自己没那么熟悉了,听电话里说,常先变得胆小怕事,见生人都发怯,跟自己带着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六岁那年从学前班直升一年级,常先的成绩很糟糕。老家的那个学校确实不行,每天早上要穿过林野走好几里地来回的走。

令常国和印象深刻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儿子住了几年也不习惯老家的那种茅厕,平时都是在家门口的那条沟里解决。学校的茅坑他也不习惯,有一回憋了太久,没撑到家就拉了一裤裆。想到那画面常国和就不敢想下去,朱老太太是花了多大的勇气才强忍着洗干净那条裤子。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期末的时候,因为家里离得远,他到学校也远,远远地看到学校静悄悄的已经考起了试。他害怕,竟然偷偷地回去,但又不敢回家,躲在一个小桥洞底下。还有更晚的路过时看到他让他一起去考试,但他不敢。后来回去挨了朱老太太一顿打,第二天去补考,但成绩也就那样。

常国和在听到以后心里非常难过,孩子的胆小怕事可不就是因为缺少父母陪伴嘛。想起当初跟在自己身边的时候那个混世魔王,哪里是胆小的主。

两口子于是合计了一下,在一年级暑假结束以后的九月,常国和直接把常先和许连芝一起接了出来。

当然接孩子容易,但离开还是很难。朱老太太一个人带了常先好几年,祖孙俩感情非常好。那天老太太万分的不舍,可老太太也不是普通老太太,知道哪样对孙子好,所以没有表现出什么不舍的样子就把孩子送走了,但她一个人回去趔趔趄趄的背影,却是让人难受。

走的那天,常国和差点给老太太跪下了,要不是老太太,真不知道怎么带着孩子。

常先虽然胆小,但是非常懂事,这些都是老太太教的得当。老太太虽然没什么文化年纪也大了,但她非常智慧。

常先离开那天反而很高兴,仿佛不知道以后就没那么容易见到最疼爱自己的外婆,高高兴兴的穿着大一号的新鞋,一只手牵着爸爸一只手牵着妈妈,兴奋地走在那条待修的黄土路上,又穿过断桥走过野地,一直走向公路。

一路上他高兴极了,他问常国和:“爸爸,我以后是不是天天都跟你们在一起呀?”

孩子的眼神天真烂漫,看的常国和心头一暖,摸着孩子的小脑袋说:“是啊,以后天天在一起。”

其实常国和这时候说谎了,他很忙,哪里能天天守在一块。只是能比以前见到更容易一些。

而常先沉浸在能跟爸爸妈妈呆在一起的喜悦里,脑海中还没有产生思念这一个词儿,不知道有时候分别不仅仅只是一个挥手来日相见,从离开的那一刻起,很多东西就不可能回到原来的模样了。

到公路上坐上大巴车,坐了将近十个小时,到了黑天的时候把老婆孩子带到了王仁贵在无锡租住的房子里。房子有些年岁,不过环境还不错,周边设施齐全。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