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逆风翻盘(2 / 2)

重返大隋 木子蓝色 1669 字 2022-01-18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不需yào

什么确凿的证据,只要一点猜疑,皇帝就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再让晋王统兵北伐。

“晋王多年来一直出镇在外,为国操劳,这次就让他在京好好休养一阵子吧,至于北伐战事,另选统帅。”杨坚思虑了一会,最终还是无法让杨广继xù

统领北伐大军。

临阵换帅,虽是兵家大忌,可总好过几十万人马失控的好。

“何人可为帅?”杨坚问。

杨广其实是个很合适的大军统帅,这样规模的战事,按照南北朝以来的惯例,肯定得派宗室挂帅的,甚至有时需yào

皇帝统军亲征,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可能让外臣统兵。杨坚向来对臣下防范极严,绝不会放松这点原则。不过他对于御驾亲征的兴趣不大,他的长处不在统兵打仗上,况且是这般规模的大战,哪怕只是挂名,他也不想。一来他对军事并不熟,二来他年纪也大了,再则他身为皇帝更需yào

坐镇中枢,总揽全局。

“臣请陛下御驾亲征,统领三军,北灭突厥!”杨素奏道。让皇帝出征,总好过让其它亲王出征,尤其不能让太子借此机会统兵北伐。

不过他的提议直接被杨坚否了,杨坚不是那种好大喜功的人。

杨素抢在高颎出声之前再次奏道:“臣以为可由皇太孙挂帅,指挥北伐。”

杨坚有些意wài

杨素竟然举荐杨林为帅,不过略一思索,他也觉得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杨林先前被任为东路元帅,对于北伐的前期准bèi

参与极多,这个时候让他挂帅,也能迅速的接管北伐大军。而且杨林是皇太孙,在朝中其地位也极高,统御指挥众将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杨林为帅也有些不足之处,首先就是他太年轻,资历不足。这毕竟是几十万人的大战,杨坚也不敢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易风身上。

果然,柳述很快得到高颎的示意,立即出列反对。

理由就如杨坚所想的一样,皇太孙太过年轻,根本没有资历,恐诸将不服。

“当年卫王统兵北伐之时,也不过和皇太孙如今年纪相当,可两次统兵北伐都取得极佳战绩。再说了,皇太孙为帅,也只是挂帅,并不需yào

真zhèng

的亲自决策指挥。只需yào

皇太孙挂名为帅,陛下完全可以择几经验丰富稳重的大将为太孙辅导。”杨素反驳。大规模的战事,确实惯例宗亲挂帅,可这也仅仅是为了避免让外姓臣子为帅,同时也是一种对统兵将领的一种监督罢了。多数情况下,这些大帅也确实仅仅是挂帅而已。就如隋朝的多次大战,平陈之役,杨广挂帅,可实jì

上平陈大军的真zhèng

指挥者是长史高颎,其中行军元帅杨俊指挥一路平陈军,但真zhèng

的指挥者是他妻子的伯父。以及去年杨谅东征,同样是高颎挂帅,还有卫王杨爽的几次挂帅北伐,一样并非真zhèng

的统帅。每次这些亲王们挂帅,实jì

上朝廷都派出了重yào

的文臣或者武将,由他们出任副职,实jì

指挥调动军队。这些挂着大帅名头的亲王们,更多的只是掌握着帅印,在需yào

的时候按印发令而已。因此杨素推荐太孙为帅,其实资历什么的并不是很重yào

的,重yào

的是他是皇太孙,有这个就足够了。

杨坚有些犹豫不决。(……)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