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 古神那些事儿(7)(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盘古有没有老婆,如果有的话,他的老婆是谁,这个可能永远都是一个未解之谜了,因为两位当事人估计都已经死了,就算是有转世,也不再是从前那位了,盘古是龙头蛇身,我们依据这个线索一路摸下去,找到又一位大能,那就是女娲,女娲补天的故事我们大家不要太熟啊,但是前后串联起来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很好玩的地方,以下资料来自度娘,女娲神话中,从最初的女娲化神然后到女娲化万物到女娲造人、补天,这一系列的功绩都是在天地对立的状态中展开。

女娲之前是无天无地无人的状态。自女娲诞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现导致天的诞生,然后女娲以身化万物,紧随着万物的出现,地也出现,这个时候天地一片祥和。

《山海经·大荒西经》、《楚辞·天问》、《说文解字》等秦汉典籍对女娲记载可以看出,女娲自身化成了万物与神族,与世界各民族创世神话中古神陨落后身体器官化为万物(与诸神)的思路一致【盘古开天之后,身体化作了天与地山川万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位都是一样的】。

由于后来的盘古神话及其它少数民族创世神话中也有身体化生万物与诸神的内容,这项肯定也更增加了几分可靠性。

把女娲与各国记录的古代创世神话进行比较,实则这种描述表示创世之始,未有一切之先,神用来创造的材料只能是自己的躯体。

学者们从《山海经》、《淮南子》、《楚辞》、《风俗通义》、《水经注》、《独异志》、《太平御览》等古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的女娲,最突出的业绩是

“抟土造人”、

“炼石补天”、

“制笙簧”和

“置婚姻,合夫妇”等。但有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民间活态神话传说中所反映的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女娲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的传说【中国的上帝,囧】。

有的活态神话还说女娲的**变成了土地,骨头变成了山岳,头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河流,就像创世的盘古大神一样。

这些活态神话传说,乃是古老信仰在当今民间的延续,值得人们格外重视。

古人认为鸡、狗、猪、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汉书·律历志·上》中才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这是把正月初七叫

“人日”的来源之一。许慎《说文》中也强调指出:“娲,古之神圣女,化育万物者也。”【那这就不对了,这里的话就和盘古里面干的事情重合了,除非,这是两个世界!

或者说女娲和盘古就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这就是说,女娲不但是炼石补天的英雌和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伟大的自然之神。

而在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女娲伏羲造物之时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女娲,生子四,命名万物。

【这里的就是可以接着盘古神话的路线继续往下推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女娲为什么是长着个人样,要知道女娲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捏人的,如果盘古大佬还活着,他要是捏人的话,肯定会捏出一群龙首蛇身的人来,龙首蛇身我没见过,但是蜥蜴头蛇身的我倒是见过,那就是娜迦,也就是说如果造人的是盘古而不是女娲的话,洪荒世界的人类或许是个娜迦样,娜迦不好再陆地上生活,那至少也是个蜥蜴人的样子。

】至于女娲大佬的诞生,相传风衮部落的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这应该就是野合吧,别以为我不知道啊,洪荒世界也要讲基本的繁衍规律啊,就算是大能转世也要有投胎的啊】,生下伏羲。

伏羲人首蛇身【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不可以猜测伏羲就是盘古转世,至少是其中一部份的转世,而人身就是继承自母系那边的,蛇身就是上辈子留下来的】。

伏羲也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一说姐弟?别逗我!),为华胥氏走婚所孕(华胥氏所处母系社会后期)叫做女娲,号曰女希氏(有蟜【jiao,某种毒虫?

但没见过啊】氏)。《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又《帝王世纪》载:“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面【这么扯淡的记录,我们实在不好采信啊】。”《宋书·符瑞志》也说

“大昊庖牺之母,居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而生大昊【意有所动,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神交?】。”还有传说女娲与伏羲血亲相婚,与伏羲建立了婚姻制度与规矩法度。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女娲在伏羲去世后管理族人,并制造了一些叫笙篁之类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鼻祖之一。

一说女娲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女娲部族活动的地域,古史多有记述。

《世本·氏姓篇》载:“女氏,天皇封弟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

“天皇指伏羲,弟读如娣。汝水源于今河南嵩县龙池曼山西麓,流经汝阳、郏县、舞阳、汝南、新蔡至淮滨入淮河。汝本当做女,盖因是女娲族的居住地而得名。这说明女娲族的居住地域南达汝水沿岸。《隋书·地理志》河内郡济源县有

“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说:“皇母山,又名女娲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祷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说:“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娲山。”这说明女娲部族活动的地域北达济源、孟县境内的太行山南麓。

女娲的陵墓古史也有记载,但说法有别。有传说女娲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

女娲陵的存在时间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黄帝陵一样,也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的庙宇【等下我查下纣王拜的女娲庙在哪里?

封神原文: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毡。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