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十章叔子唱秦风(第九更)(1 / 2)

大庸王朝 引照 1100 字 2022-01-01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赵国的官职和秦汉大同小异,大将军之下设三公九卿,总理朝政大事,地方也设州郡县,只是近些年朝中开始人才开始青黄不接,再加上代宗时候不注重人才,导致现今官员空缺极多,尤其是三公之列没有一个,黄公辅虽是九卿之首,他也时常觊觎三公之位,可惜皇帝却一点给他提上来的意思都没有。赵国自立国以来就只有太祖时候有一个大将军,后来还被杀了,自此以后都没有产生大将军这个职位。

桓冀想直接让杨叔子做大司徒,可是这样一定会让朝臣不服,不如暂时不封官,给他一个闲位,但这个闲位可并不是没用,这个上卿可以直接到皇上的书房议事,有重要之事了上早朝,没有重要事了可以不用上。

桓冀下得另一条诏令是令蒲仙玉为卫尉,总领皇城侍卫。蒲仙玉本是并州人士,出生贫寒,早前官职是五品副将,如今竟一下进了九卿之列,此事自然引起了一片哗然,他们在等皇上的解释,可是桓冀却一句话也不说,任由他们去猜测。诸人无奈,纷纷找到如今的第一臣黄公辅的府上,黄公辅却假借生病闭门不出,众人只得回去。

黄公辅并非不想出来说一说,只是他不想扯进这些事里来,他如今已是九卿之首,皇上不给他升官那也没法,况且皇上都不说自己怎么能说任何毫无根据的话呢?如果说了,被皇上听见,自己的官位可能也就止步于此,甚至会没了,此时不如沉默不语。

黄公辅看着院子里站在水塘前正拿着一卷书在看的儿子,心里不胜欢喜,他今年只有十五岁,却聪颖好学,每每有高论,连当世名家冯锦都称其为“不世出之英才”,黄公辅知道只要自己稳稳当当的把这个官当下去,以后就一定是儿子的,没人能抢走,所以他现在事事小心,再说如今的皇上可不是以前的代宗了。

这般过了半月有余,桓冀又下了一条诏令,令贺必先任光禄勋。贺必先大家都知晓,此人是天州人,自幼聪慧,后举孝廉入仕,历任天州刺史,精于政事,为人谦和,素有贤名,如今进九卿之列当属实至名归,因而此事倒没有如蒲仙玉一般引起骚动。只是这皇上不到一月间竟已连加两人进入九卿之列,任谁都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这般下来,九卿就只有一个位子空着了,那就是廷尉,廷尉自来掌司法大权,上一任廷尉卒后,这个位子就一直空着,已有一年有余,众大臣联名奏表说廷尉事关天下大局,让皇上早日任命,可是桓冀一直空着,这倒不是他专门为哪个人预留的,而是他发现如今朝廷竟无一人可堪此重任,无奈之下桓冀不得不空着,如今有了杨叔子,他在找一个谁都无法反对的时机让杨叔子暂时做这个官,但到这一步显然并不能让杨叔子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革新,他要让杨叔子坐到三公的行列,如此才能让朝臣敬服,以后的路子就会好走许多。

一年一度的春祭大典要开始了,由卫尉蒲仙玉带领皇城侍卫跟随守卫,在源河分流的曲水边上建起了一个数丈高的祭坛。

这一日天气晴朗,清风徐徐,四周旗帜随风飘动。

太祝念诵祭文:臣伏惟拜上诸天神灵,自吾继位以来,谨遵先祖遗训,体察百姓疾苦,不敢稍有不慎。赖四方神灵护佑,保吾百姓顺遂;赖五谷之神护佑,保百姓五谷丰收;赖诸天神灵护佑,保吾国泰民安。敬献三牲、清酒等,乞诸天神灵共飨。赵景泰二年,桓冀敬上,顿首百拜。

桓冀敬香后,众大臣依次敬香。太阳慢慢升上来,照在身上一片舒适,此时正当踏青之时,当真是杨柳依依。众大臣纷纷三三两两聚集互相问候。

桓冀让太祝问天求卦,只见龟甲落入火中,片刻后上面赫然出现了几道裂纹,众人不解,只听得太祝说:“上天降下神谕,当有一能臣值守司法,可使四境安逸,无祸无灾。”

“这能臣何在,神谕可有明说?”桓冀急忙问。

“神谕所言说这能臣就在此地,位于东南。”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