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五章苏昂来访(二)(1 / 2)

大庸王朝 引照 1704 字 2022-01-01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夜色开始顺着远处的山头慢慢爬上来了,有几只鸟儿从天空飞过。太尉府一如往常,老管家早早的收拾好门户,吃过晚饭后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杨叔子坐在案几旁读书,旁边跪坐着一身白色长裙的梓华,伴着杨叔子朗朗的读书声,梓华心里觉得一阵宽慰,人一生其实所求很简单,无外乎一份简简单单的生活而已。

“若往后能过着这样闲云野鹤的日子那就好了。”梓华突然说到,声音中充满着无限憧憬。

杨叔子放下手中的书卷,轻轻抚摸着梓华披散下来的头发,说:“是啊,我也想退出朝堂了,如今变法事宜已经差不多完了,我仅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将太学宫重新建起来,然后我们就去隐居吧,到时候我在田里耕作,你在家里织布,我们可以养一些鸡、鹅,在门前种一棵桑树,桑果可以吃,桑树皮可以捣碎,织布。每日悠闲自在,不想朝堂纷争,不理世事尘嚣,真好。”

两人陷入了一片美好的憧憬中久久不能自拔,突然有破空声传来,只听得“当”的一声,一只箭扎在了杨叔子身后的书架上,箭杆依旧狠狠抖动着,由此可知箭上的力道有多大。

杨叔子一把将梓华拉到身后,整个身子挡在箭射来的方向,静静等了半晌,周围一片安静,没有任何动静,杨叔子长出了一口气,依旧将梓华护在身后,慢慢踱到箭旁边,只见箭尖上别了一封信。

杨叔子用力拔出箭头,看着这支箭,他觉得很熟悉,一定在哪里见过,他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个人的影子。杨叔子笑了笑,拍着梓华还牢牢抓着自己手臂的双手,说:“放心吧,没事了,这是我师弟的箭。”

梓华这才放开了双手,不放心地问:“真的吗?既然是你师弟,他为什么要往进来射箭呢?只怕……”

“你想我师弟如今如果光明正大地见我会怎么样呢?况且我师弟是一个不甘心久居浅滩的人,他是一条锦鲤,此刻的我只会成为他跃进大河的障碍。”

梓华自然很明白夫君所说之言是何意,因而她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杨叔子打开布帛,上面写着:子时书房后见,弟昂拜上。

此时已是亥时。

“如今府门已关,你的这位小师弟怎么进来?”

“放心吧,他想进来就是比这再高一丈的墙都挡不住。当初师弟可以随意跃下三丈多的崖壁,到下面给我们抓鱼,然后自己又顺着崖壁爬上来,那崖壁由一色的光滑青石堆成,他都能上来,更遑论这府上的院墙了。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等着吧。”

就在杨叔子夫妇两人坐在书房里正等着苏昂的时候,苏昂其实已经在杨叔子的府上了,他趁着夜色刚落下的时候就从太尉府最后边的院墙上顺着爬了上来,绕到书房正对的屋顶上,张弓搭箭,一箭刚好擦着杨叔子的侧面而过,直射进了书架,这一箭确实也充满着威胁的意思,他想通过这一箭告诉师兄莫忘老师教诲。然后苏昂又回到了书房后的一棵大树下,静等子时到来。

子时临近,梓华情不自禁地握紧杨叔子的手,她不知道杨叔子的这位师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单凭今夜之事只怕这人不是易于之辈。

杨叔子拍了拍梓华的手,他最是清楚自己的师弟,他知道师弟为人虽然讨厌官吏,却也最是重情义。

子时到了,杨叔子起身往外走,梓华也跟了出来,杨叔子看着梓华,梓华摇了摇头,杨叔子无奈只得让她跟着。

夜色很暗,天上没有月亮和星星,清风吹得树枝摆动着,书房后漆黑无比,一步内都不一定能看清对方的长相,杂草繁茂。梓华突然被绊了一下,急忙伸手抓住杨叔子的衣服。

就在两人这一分神之际,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黑影,梓华吓了一跳,杨叔子倒是颇为镇定,笑着说:“师弟,什么时候下山的?老师他老人家可还好吧?”

黑影缓缓走近,正是苏昂。杨叔子突然闻到一些血腥味,急问:“师弟,你怎么了?”说着上前一把拉住苏昂的衣袖,上下仔细看着,想透过黑夜看清苏昂是否受伤了。

苏昂抽回衣袖,说:“无事。我想问一问师兄是否忘记了老师的教诲?”

杨叔子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笑道:“师弟是看我如今奢侈雍容才有此问吧,不过我从来不曾忘记老师的教诲,以身负之学,救万千黎庶,杨叔子一日未曾忘过!”杨叔子看着远处,似要看穿这无边无际的黑夜,他的神色坚定,语气铿锵,底气十足。

“师兄,既救黎庶,却又为何奢华无比,不怕日后有人籍此发难吗?”

“师弟,这已是皇上最后的让步,纵是天下人发难,可还是须得问过皇上不是。”

“师兄饱读史书,怎会不晓商鞅变法,商君之祸只怕就在眼前了。”苏昂冷酷的声音中突然有了些许关怀的韵味。

杨叔子看了一眼旁边默然不语的梓华,看她没有责怪苏昂的意思,说:“当今皇上身体康健,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我虽有心隐退,可如今变法尚未彻底稳固,此刻我走了,必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师弟也知道百姓们不应当受这些苦难。”苏昂刚要开口,杨叔子知道自己的这位师弟百无禁忌,不知道会说什么,忙又接上说:“师弟怎么白日不来我府上啊,而且又约在此地相见?”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