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心思(2 / 2)

铁血残明 柯山梦 2061 字 10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皮应举抬起头,闭着眼道,加急铺递,应是快收到了。

苏州府吴县县城,一艘乌蓬小船划过蜿蜒的河道,悠悠停靠在石塘水窦岸边的一株大榕树下,身穿白色短褂的船夫上岸后在桩石上熟练的系了小船,然后提着船桨往岸上

走来。

岸上等候着七八人,其中有一名身穿七品官服的文官,还有数名衙役书手。

那文官上来恭敬的接过船桨,短褂船夫抬起头来,约四十多岁的年纪,脸颊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显得非常干练。

他只是对那文官微微颔首,口头上并无致谢。船夫稍稍整理一下身上的水渍后,对那文官说道,自南仁河至观澜港,为运河治水第一要紧之处。经本官查阅,其长阔定于正德弘治年间,距今久远,河道各处多有变迁

。其主河支河之阔度定不能短少,方才我巡汛之时,已发现三处河道变窄,你既为知县,应尽速疏通,此处既是治水,又是保运,万不可轻忽。

那知县听了躬身答应,船夫本来要说其他一些河道事宜,见旁边一名老者在往前走了一步,知道老者有话要说,便对那知县道,你稍待片刻。知县连忙退下,老者立即上前来低声禀道,方才收到徽寧池太兵备道王公弼牒呈,另有安庆知府皮应举申详,皆系加急铺递。查安庆府桐城县八月二十二日现匿名贴,内

称代皇执法等语,二十三日夜有人聚众为乱,于城楼杀人悬尸,延烧两家乡宦门房。

船夫一直很平静,一直听到最后微微皱眉道,乡宦?

老者低着头,正是凶险之处,去岁有宜兴之变,四月溧阳之事余波未平,皆涉乡宦。

船夫沉吟道,你的意思,桐城此事背后又有某位大人的操持?

职下不敢,只是说此事凶险,皆因那位大人最懂圣上的心思,乡宦之事一个处置不当,便有结党之嫌。

桐城那两名乡宦乃何人?吴应琦和叶灿,分别官至南大理寺卿南户部尚书,已致仕多年。此两人皆非东林。暂与大人无关,但桐城诗书传家之大族不少,除了何如宠之外,既有东林又有阉党,

桐城士子之中多为复社。其中牵涉复杂,若桐城只是寻常凶案就此了结,那也罢了,但若形势继续发展,便难以尽言。

既有代皇执法的帖子,便不是寻常凶案。船夫停顿一下轻轻道,东林复社。

老者把声音压到最低,一旦沾染上这两样,朝中那位大人便会穷追不舍,务要与虞山先生牵连起来。

举朝皆知虞山先生乃本官座师,皇上明见万里,不会被他轻易蒙蔽,他若牵强附会,徒惹笑柄尔。大人掌江南十府,此天下财税所出,向来举朝瞩目,那位大人未必甘心大人久据此位。老者抬眼斜打量四周,前些时日张溥与本府推官周之夔论战,复社士子群起围攻周之夔,誓要将其逐出苏州府,此事已在朝中物议,言说江南官场纵容复社。四月溧阳之变波诡云谲,因大人应对得当,其背后之人未尽全功。此时桐城事起,无论

大小皆不可轻忽,万不可授人以柄。

船夫眯眼默想片刻道,王公弼的意思是如何处置。王道台在牒呈中言称,收报之时,乱民多寡头领一律不知,皮应举与桐城知县杨芳蚤又坚拒调兵,此两人已星夜入桐安士民之心。王道台欲驻节安庆观望形势,暂不调

兵过江。

暂不调兵?王公弼能调得出兵否。老者低声道,职下上月曾往池州,徽寧池太兵备道之下,实无可用之兵,大江以南倒也罢了,偏有安庆孤悬江北,此一府归于应天巡抚治下,却与苏州相距千里,又天堑

阻隔,实难兼顾。

安庆归于应天巡抚治下,便如南阳之地分隶河南湖广;六和江浦归于应天府,此乃朝廷犬牙相制之意,不令天险为人擅专,此时不说也罢。

虽是如此,但安庆只有一水上守备。陆上无一兵可用,一旦有事,则仰望于千里之外。如今流寇肆虐湖广河南,万一荼毒江北,于大人终是隐患。

船夫轻叹道,此事今年已两奏于皇上,皆被驳回,只能容后再议。你派人留意着巡按衙门,不能让他们先把桐城之事上报。

职下明白,晚间便会联络布在巡按那边的耳目。

桐城之事不可轻忽,你明日往池州面见王公弼,令王公弼每日一报。要他在南岸尽速汇集兵马,一旦桐城有变,即刻过江剿灭乱贼,以免酿成巨祸。

船夫说罢,拍拍下摆上被船桨沾上的泥浆,一跃上了马背,老者立即上了自己的马跟随而去。

旁边站着的一名衙役对旁边人问道,你可知这人是谁?

想来该不是啥了不得的人物,否则怎会一人一船巡汛。

衙役嬉笑道,那你猜错了,他便是应天巡抚,张国维!

注1:张国维崇祯七年四月到任应天巡抚,重视水利,常单舸巡汛,著有《吴中水利全书》。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