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贵在坚持(2 / 2)

赛点 磨砚少年 1187 字 7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轻推,上旋,卷带,外撇——

轻描淡写的击球动作,依旧没有发力也没有提速,中规中矩的击球,全然看不出突袭痕迹。

但是!

高文击球出手的瞬间,德约科维奇马上启动,尽管高文没有发力、依旧保持控制落点的击球方式,但这一拍击球绵里藏针,高文主动撕开角度,摆脱球场中路的来回纠缠,瞄准边线位置,发动进攻。

斜线。

压线。

界内。

云淡风轻的回球,全然没有任何预警,德约科维奇的反应速度稍稍慢了一线,仓促到位的时候也就意识到自己的困境,不算危险,但他还是需要展开反击,电光火石之间就已经做出击球选择。

左腿一蹬。

白鹤亮翅。

顺着移动的惯性,将速度和力量全部引爆,伴随一个转体动作完成输送,双手反拍就突然发力出击。

砰!

瞬间,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整个节奏、力量、速度全面爆发,整整提升不止一个档次,清脆的击球声在阿瑟-阿什球场鸦雀无声的空间里激荡,刹那间就点燃激情,压抑在血液之中的能量汩汩沸腾。

中路!

居然是中路!

德约科维奇的击球,速度和力量提升的同时,却没有撕扯开角度,反而是拉回线路,重新回到中路。

这是德约科维奇的策略,持续将进攻的风险抛给高文,因为他知道高文依旧受困于体能极点的窘迫,主动发力往往容易失去准心;但如果在高速奔跑之中顺着惯性出手,反而容易借力打出漂亮反击。

所以,德约科维奇不断将网球送回中路,也就是让高文冒险进攻——

即使高文进攻得分,甚至保住这个发球局,德约科维奇也不需要紧张,因为他在决胜盘拥有优势。

也就是说,德约科维奇现在在打消耗战,尽可能延长高文的体能极点,也尽可能压缩高文的反击空间。

这一拍回球就非常典型,尽管两位球员都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也没有完全发挥能量,但短兵相接的火花依旧非常紧绷,从高文的主动撕开角度到德约科维奇的回球压制都可以看出两位球员的暗潮汹涌。

而且,德约科维奇的回球控制落点,中路压深,接近底线却又不需要压线,这意味着他不需要冒风险就能够通过深区回球挤压到高文的站位,进一步为高文制造困难,对德约科维奇来说再轻松不过。

呼,呼呼呼——

网球,扎实而厚重地朝着高文扑面而来。

高文的肺部在燃烧、膝盖在打颤,宛若刀尖狂舞一般,每次击球都在经受严峻考验,却只能紧咬牙关。

小碎步调整,朝着右侧移动小半步让开位置,双手反拍毫不犹豫地就已经迎前。

蹬地。

打直。

尽管膝盖一直在颤抖,但高文还是深呼吸一口气打直膝盖,双手反拍顺着转体动作迎前推送了出去。

一撇。

一击。

瞬间发力。

毫无预警地,没有准备地,石破天惊地——

高文,发力了。

不仅是借力打力,而且小臂的推动全面前倾施压,推送网球出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道芥末黄滑翔。

前脚,德约科维奇才刚刚提速。

后脚,高文就进一步提速,整个节奏瞬间提升两个档次,如同f1赛车,油门踩到底,时速从零飙到三百公里,没有喘息时间。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