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话:(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

挂起来吹了几天的儿菜头都蔫了,今日看起来又是大太阳,宋秋起早便搬了菜板这些出来,把儿菜头都切成块,铺在竹搭子上晒起来。

早先晒着的菜头块瞧着都差不多了,再晒两个太阳就可以淘了。

满菊挎着个针线篓子走进院来,“阿秋这切儿菜头呢?我昨儿切了,照你说的晒上的菜头块我看着挺干的了,就想问问你,哪样才算好啊,晒干了又咋做?我让你五斤叔把盐都买回来了呢!还买了个新坛子。”

周五斤父子两个每天都往镇上去拉货跑生意的,就她娘俩在家里,日子过得舒心,她闲着没事做,忙活完了空着手的时候就做鞋子。

给周五斤父子两个做,两人常往外跑的,费鞋。

这出门溜达个弯也不闲着手,一边找凳子坐了嘴里问着话,一边做着鞋底子。

村里有好几家都要跟她做盐菜的,宋秋自然清楚,闻言道:“满菊婶儿你是在我做的第二天做的吧?估摸着跟我这差不多的,我打算还要晒两个太阳再淘洗,你也再等两天呗。”

满菊听着,应了句,“那行!等你做了可记得喊我一声,我来瞧瞧咋做的。上次听你说了一嘴什么梅菜扣肉的,你五斤叔那是每晌回来都要问一问的,就想尝尝那是个啥好滋味呢。”

宋秋咧嘴笑,“等盐菜做出来了,我就教婶子做!”

“行咧!”满菊得了话准儿,转头就和老袁氏摆起闲来。

李杨赶着骡车上了缓坡,停到张家门前,苗氏娘三个下了车,转身扶老邓氏也下车来。

这边老袁氏他们听着动静,见是他们回来了,自然都过来打招呼。

“咋只你们回来了?冬瓜他们呢?”

老邓氏颠得身上累得慌,也不等苗氏开门了,直接往宋家院里去,挨了老袁氏坐了,“阿杨把装潢的事定了,估摸着过个七八天就能开张,草儿得忙着做些成衣出来,要不然等开张,铺子里一件衣裳都没有,哪能叫成衣铺子呢?所以他们暂时就不回来了,就住在镇上。”

“本来叫我也在镇上住的,可我住惯了村里的,还是想住在村里好,再说了,我这一天不见你不跟你摆闲,我可不习惯。”

那边苗氏开了院门进了院子,接嘴道:“娘就念叨袁婶儿你呢!所以我就喊娘干脆还是住回来,这边跟袁婶儿你说话近便,反正二哥他们不在家的。”

老袁氏听着就笑,“镇上是热闹,哪有咱村里清静?就在村里住也好,胡瓜媳妇既叫你住回来,那就住回来呗,不然你一个人在那边,也不叫人放心呢。”

这房子如今就是胡瓜的,谁还能说道胡瓜不许孝敬赡养他亲娘不成?

老邓氏自然也知道是这个理,但她下意识的还是并不想过来住,就住在李家那边挺好的,“这就一个村,才几步路?我溜达着就过来了,不定非得住过来的,冬瓜也说了,他隔一两天就常会回来的,不怕。”

苗氏见袁婶儿劝也没法,不由得就有些失望,她是真想娘住回来的,家里有个老人在,过日子都不一样呢。

不过娘不愿意,她也不能勉强。

老袁氏想想也明白老邓氏的想法,点头,“也行吧,没事儿我也溜达着找你玩去。”

满菊一直安静听着他们说话,想着前几天陈氏来提想要多留梨花一年的事,就不由叹了叹。

她倒是不怕冬瓜两口子会反悔这门亲事,只是如今瞧着,他们家又是镇上开铺子的又是买了宅子的,他们周家便就差了点啊。

她最先答应结这个亲就没嫌过梨花家的麻烦的,哪知不过转眼,他们家就变了样呢。

------题外话------

带奶娃娃感觉瞌睡就没有睡饱过,每天都想睡觉啊。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