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的父亲母亲(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我的父亲母亲》是上个世纪的电影,拍摄它的张导,是第五代导演。

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所以他们的故事里自然也少不了自己的故事。

于是故事在电影里很快发生意外。

在舞台上更快。

韩升刚教完张欣“有情有义”这个词,就说县里有人来找他了,让他今天回去。

“那你下个月回来吗?”

韩升背对着张欣,又一次用身体的角度制造出来的暗影,掩藏住了自己的表情。

台下的人已经都明白了。

也直呼这小子真不错,知道自己在细节戏上拿捏得可能不如张欣,所以表现基本的情绪,利用光线来给观众更多的遐想空间。

就是自己的表演也少了不少细节。

不过也不能怪他...

今晚的张欣,简直轰炸了很多观众,甚至评委和嘉宾的眼球。

她就像是从来没被人认识过一样,在这个假的不行的景里,她脸上闪过片刻的失落,然后就是热烈而期待的目光。

“哎,那再下个月?”

张欣眼睛里带着些疑惑,但眼前的北影依旧沉默。

“掰玉米的时候你回来了吗!”

她带这种假装满不在意的心情,说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答案,只是嘴角的笑意不自觉变淡。

最后,赌气般道:

“种小麦的时候你总能回来了!”

韩升沉默无语,而张欣这层层递进的同一种情绪,被她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到她自己都有点颤抖,这是她的绝对高潮戏,也是她自己排练时候梦寐以求的效果…可她之前,却从未达到过。

欣喜吗?不,更多是惶恐。

演员在什么时候,会比较容易爆发出来自己难以想象的潜力?

在进入角色的时候,怎么演怎么对。

她感觉自己此刻就像是举手投足都不用太在意别的,因为她就是招娣本人:

也不是章紫衣的版本,她就是她自己的招娣。

各有意味。

“哈哈,韩升惨了。”刘晔看得感叹不已,但还是暗笑。

也是。

韩升演戏没有半年吧?

碰上这种十六岁就开始演戏,也快演了七八年的演员,还是太嫩。尤其是今晚都知道,这位今晚好像查克拉爆发了。

“嗯,不过他也很不错了,如果我演戏的时候遇到他会觉得他是合格的。”

章紫衣则也点点头。

韩升的角色本来就是配角性质,所以她一开始听完宋单单的话,很担心韩升会不会抢戏。

但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他在有限的区间里,以他的资历,做出了多是时候都恰到好处的表演。

而既然说了是恰到好处...

那就不是最好的。

章紫衣她自己开场就说过的话,其实不完全是官方客套——所谓“表演这个东西遇强则强,遇到好的对手,就也能激发你的演技”这话是真的。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不服输,遇到强力的对手自己也会默默努力。

但韩升么,选择了很多时候的避让。

“也不错了,很明白进退。”

宋单单则持不同观点:“如果他想硬接这一段,那必然就是被压戏。”

“但是这样的话,他就基本上输定了。”刘晔有些可惜:“其实还挺不错的,真的。”

“确实,不过他需要一点亮点。不然...”

几人窃窃私语地讨论着,舞台上,两人已经演到了带好了发卡。

韩升缓缓往边上退去。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脸上那些淡定沉稳的表情几乎消失,所有颜色也似乎在这转头之间就淡去,转而换上一副阴霾之色...

三位导师几乎同时停止动作,心里只有一个预感:

要来了!

...

故事里,其实父亲也不是全然地背景角色。

甚至说起来,要不是因为导演拍摄出发的角度很隐晦,那父亲的故事,更是波澜起伏的。

母亲始终就在这个村庄里。

但父亲确实在当年的运动中,被莫名其妙打成了右派。在《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里,母亲疯了一样各种寻找父亲,而父亲必然也是撕心裂肺。

那场运动的右派会有什么待遇,父亲是很清楚的。他和单纯的母亲不一样,识字,来自城里,见过更多东西,也才会不敢对母亲做出太多承诺,对自己的未来不敢期待。

而此刻,他终于转身要离去:

父亲也惶恐,也比此时的更加不安,还有害怕。

因为他知道在自己被判定成分之后,这个故事就很难有个结尾。甚至连自己刚才努力坐下的承诺,也未必能有个兑现。

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

一边是爱情。

一边却是自己毫无准备之下,就要奔赴的一场未知。

于情于理,他比母亲更多了一层理由,

不想离开。

但又不得不离开。

“我们说好了,腊月初八!”

张欣起身,不自觉摸着头上的发卡,然后笃定的念叨着。

画面里,韩升终于上半身扭了扭,露出他的正脸。镜头特别大胆地给他切了一个近景,有人立刻意识到这绝对是演员自己要求的,因为这个镜头就直接让观众立马觉得...

好像,韩升正在面对面,看着他们的眼睛。

他的脸有些僵硬,显然还没有恢复,但眼神里却慢慢生出一股坚定。

随着转动幅度较大,他开始眼神里浮现出喜悦。

好像那个日子将会来临。

不,甚至一定会来临!

近景特写,会让一些动作变大,也会让时间似乎变得慢了起来。

观众被他这个眼神触动的惊讶不已,仿佛下一刻,两人的眼神对视之时,相视而笑,或者再回头相拥,再或者做点别的挥手的动作,都是对的。

“...”然而这个表情却在加载到百分之90的时候,硬生生卡在那里。

少了点什么,不到位。

近景之下,一切细节一览无余,观众生出股奇怪的感觉,不像是他演技不到位,更像是...

他做不到这件事情。

这样子的细节让人觉得很说不出来。但又好像就仅仅是这个,难以在这种事情面前保持淡定的表现,却又好像让父亲这个角色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父亲这个角色,似乎是为表现母亲而存在的。

确实是,红花配绿叶。

在前面的表演中,韩升已经很努力地表现好这个角色,但最后无疑被记住的是张欣。

可就是到了这里,刚才的一点点细节,却好像一瞬间又回想起来,被还原出了色彩。有时候,人性的一点小缺陷,是要好过完美的。

母亲是完美爱情的象征。

而父亲的这点情绪并没有破坏,只是把那时代背景掀开了一脚,然后又悄然而逝。

“好,腊月初八,到时候我带你到山上看雪!”

“腊月初八...腊月初八,我等你。”

背景音继续介绍着:

母亲每天都在村口等待父亲的出现,腊月初八,父亲没来,母亲就一直等,日复一日,终于等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故事的最后,镜头对着站在简易苹果箱搭建的小山上的张欣。一切还是那么简陋,但是好像此刻,也没那么出戏了。

只知道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故事里,有离去有归来,哪怕最后没有说明,但父母的爱情已是永远。

“咔!演员上台。”

这时候,屏幕忽然变变了,而导演吴桐的声音响起。

张欣从山上下来,韩升也从台下折返。倒是一群观众被这出状况整的好像特别出戏,脸上一篇错愕,像是眨眼之间就错过了好长一段戏。

以至于接不上来。

好在也就是很快,导师开始鼓掌:“啪啪啪!”

观众们这才反应回神,跟着:

“啪啪啪...”

越响越热烈,根本不用带掌的副导演操心,也没有人鼓个两下就收手。他们感谢张欣,感谢韩升,因为他们居然真的带来了用心,且绝对算得上精彩的一次表演。

这种出乎意料的惊喜,有时候会加倍。

何况很少有人喜欢开场表演,因为场子没热,很难玩开。但如果真的能开头即起飞的底子在,那后续的表演,也就很难再有第一场的惊艳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