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长远规划(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好,有大人这话我就放心了。”

科研这类事情,需要的是无数次的实验。

晁盖也只是见过类似的煤炭烘干房,但是其中技巧在什么地方,具体该怎么建造还是搞不明白的。比如一次烘干两千斤小鱼,需要多少煤炭,换算下来合算不合算,这些都需要去大量的尝试,只有尝试过了才能知道。

晁盖找了个海边的老渔民,这个渔民做过烘干鱼。

“小人是少量制作的,每年夏季的冬天的这个时候把吃不完的小鱼加工好,放在网子上风干。

海风比较大,三五天就能干的差不多,然后放在石板上烘干。”

晁盖点点头:“大致流程一样,但是没有那么精细,咱们造的鱼粉是养猪的,相对要求没有那么高。你拿刚离水的鲜鱼进行烘干,试试什么样的方式好。”

“好的人,大人,我这就安排。”

晁盖调给他两个副手,安排实验去了。

用青砖黄泥建造一个简易的炕房,不过半天功夫就建造好了。

长一丈,宽半丈高了不过一丈,两天后进行实验。

炕房下面燃烧木柴、煤炭,加热炕房。炕房内青石板温度烫手了放入了几十斤海虾。

封闭炕房,只保留上面的出气孔和下面的进气孔,蒸汽腾腾的往外冒。

旁边时迁看得奇怪,提鼻子闻闻味道喷香:“这虾估计没多久就熟了吧?”

那老渔民摇摇头:“熟了不是目的,目的是把虾里的水炕干。”

还别说,这渔民果然有两把刷子,不过一个时辰,几十斤虾取出来时候已经是又干又脆了,而且已经熟透了,拿手撕着吃就都行。

不过老渔民也有顾虑:“最好呢是用木柴烧火,若是用炭火势恐怕不好控制。”

“煤炭的火比较旺,最主要的是量大,比木柴更便宜,所以得学着用煤炭。”

煤炭居然比柴火更便宜,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附近几十里就有煤矿,挖出来装大马车,远比砍伐的木柴便宜。

老渔民接着实验,这次燃料换成了煤炭,烘干的大虾也换成了小鱼,原本就平铺的一层也换成了立体放置,放在架子上慢慢烘干。

具体实验晁盖就不管了,放手安排人去做。

现有成熟的加工技术也有好多,带鱼罐头、大虾罐头、沙丁鱼罐头,都是以菜油为原料加工的。

吴用过来和晁盖商议:“现在罐头工坊,生产销售都很旺盛,生产三千多瓶,用油料一千多斤。再加上咱们晁家庄的辣酱,一天用油量都在五千斤上下。现在的菜油主要是依靠苏杭地区的供应,若是要长远发展,咱们应该有更稳定的菜油产地才行。”

晁盖若有所思,这个时期花生还没有,所产植物油无非是芝麻油、大豆油和菜油。

芝麻价格昂贵,芝麻油更贵。北方大豆油产量极少,天下的油料基本出自苏杭和湖北湖南。

“加亮所言极是,南方现在因为花石纲已经开始动乱,咱们的原料供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看来是时候在东平府、济州府推广油菜了。油菜种植简单,完全可以在夏粮收获后种一次油菜,不耽误来年种高粱大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