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高风亮节(2 / 2)

旺夫小田妻 痕迹 1100 字 2022-09-11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叶蓁蓁好奇地看着他。

崔维桢便细细与她说来:“前任知府尤珲曾想提高赋税,修缮城西的行宫,孔学正听闻后十分反对,甚至写了一篇赋,赋中极尽讽刺之能事,空学府作为孔圣人之后,在清流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尤珲迫于压力便放弃了。除此之外,他常年资助穷苦的士子进学,因此过得十分清贫,直到有了百善堂,他才没再继续资助……”

一件件事情细细道来,叶蓁蓁才意识到自己对孔学正未免刻板印象了,虽然孔学正在某些方面上古板了些,但为人确实是高风亮节的。

“实在是可惜了。”叶蓁蓁真心实意地感叹了一声。

以孔学正的品行,正是善堂最需要的人选,但是他在礼法上的观念根深蒂固,很难与叶蓁蓁成为同道之人。

这也是崔维桢对于孔学正的来访十分淡定的原因之一。

孔学正反对的实习活动是绝对不可能停止,在秋收结束后,他们帮了大忙。

毕竟百姓们偿还借粮是一项大任务,登记、造册和入库等等活计都繁琐精细,仅凭户房的典吏们怕是难以支应,这些学生们不仅仅能够在府衙帮忙,还可以派遣到地方各县衙支援,真真是好用极了。

这不,衙门有了准备,接下来的工作就游刃有余起来。

辖下的百姓们陆陆续续秋收,虽然春季因为发大水的缘故影响了播种,但是大水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再加上官府足够重视,其间并没有发生什么虫害或者其他影响,所以这次的收成与往年的差别并不大。

百姓们手头有粮食了,第一件事就是去偿还官府的欠粮,今年不需要交赋税,所以还了粮食之后还有剩余,足够他们过一个安安稳稳的冬季。

所以百姓们脸色都带着喜悦的笑容,呼朋唤伴、成群结队地拉着粮食去府衙、县衙偿还粮食,路上自然要讨论一下免税圣旨、讨论一番崔知府和他的借粮政策,言语间无不是溢美之词。

下乡帮忙干活的书院学生见此情景,有感而发,作诗一首《赋得明州府秋》,诗赋中对朝廷、知府大夸特夸,写出了他与同窗们下乡劳作的感触,表达了百姓对朝廷的感激、推崇与历经苦难之后的幸福和安居乐业,言辞精简朴实,感情却充沛感人,当场就让同窗们拍手叫绝。

这首诗很快传遍街头巷尾,叶蓁蓁也从崔维桢口中听闻了这首诗,除此之外,她还知道了戴山长到处写信夸崔维桢这件事。

叶蓁蓁好奇道:“你如何知晓的?”

崔维桢轻咳了一声:“戴山长有朝中好友写了奏折奏报了实习之法,陛下盛赞之,邸报已经发下来了,让各地效行。”

叶蓁蓁接过崔维桢递过来的邸报一看,果然如此,顿时感叹道:“果然是做得好,不如吹得好啊。戴山长倒是给了我一个启发,维桢,趁此机会,咱们联合鹿鸣书院出一个诗集吧。”

“诗集?”崔维桢有些跟不上她的脑回路:“为何要著书?”

“这不是有现成的诗赋么。”叶蓁蓁笑眯眯地点了点崔维桢誊抄而来的《赋得明州府秋》,道:“学生们实习了,总得写一写实习感悟吧?作诗最好。你也写一写下乡和借粮一事该如何操作,总结了经验,其他地方也能效仿你的做法,这不正合了陛下的旨意吗?”

这是属于明州府的经验,必须要推广出去,这不是政绩又是什么?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