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苍生社稷鼎(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南方赈灾近两年,李长安早已确定好了自己的文道之路,在《齐民要术》写成的那一刻,更是由天地功德在见证。

之前受困于一百八十四个文窍无法圆满,所以迟迟不得精进。

而现在,七品圆满,迈入六品之际。

李长安便感受到自己的文道修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着。

前期……中期……

功德金光不断灌入急剧扩张,宛如一汪湖泊的文窍中,填补着文气的空缺。

苍生社稷鼎中,经过淬炼后的文武之力也流淌进脑海里,开始贯通一个个文窍。

每贯通一个文窍,将该文窍填满之后,继续贯通下一个文窍。

要将这片脑海彻底化作一幅星辰天图。

最终,

文道修为跨入六品后期,方才停止下来。

这还是李长安不断压制的结果。

德行境最大的阻碍,是坚定自己的文道之路。

很多文士被困在了这里,虽然早就积累够了文气,但因为文道之路无法确定,迈不过心中的坎,始终无法晋升。

东岳分院竹山第九楼台的徐年,便是如此。

而李长安没有这样的困扰,晋升只是水到渠成,甚至没有半点勉强。

被困锁了两年的文道修为,终于再次提升,而这一次提升,更是飞跃式的暴涨。

无论是一百八十四个文道穴窍,还是功德金光。

全部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如果不是李长安还想仔细体会文道六品的奥秘,要夯实根基,现在完全可以迈入六品巅峰。

即便如此,接下来也只是文气的积累,以及文法的修炼。

文道修为已经不是瓶颈。

关键是武道。

通脉。

顾名思义,便是要将开启的所有穴窍贯通,建立永固的真气通道。

这样的武夫,爆发力量之时,将不再局限于肉身之力和单个穴窍爆发的力量。

而是穴窍之间的叠加。

贯通的越多,叠加的越多,武夫的力量将会呈现几何倍数的提升。

而且贯通之后的单个穴窍之力,便能达到惊人的五百斤之巨。

贯通两个是千斤,二十个就是万斤。

李长安光想一想自己身上那么多穴窍,都有点不寒而栗。

这要是全力爆发之下,得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晋升终于缓缓停止。

识海中,苍生社稷鼎散发着古朴苍茫的气息,在三百里识海中央缓缓旋转。

一条金白色天河从高空落入鼎内。

一条黑金色长江从地面冲上云霄,汇入其中。

待鼎内的力量淬炼融合,便会散发出淡淡的涟漪,悄然蕴养着李长安的四肢百骸和精神。

脑海中,星辰天图即将完成。

肉身中,一颗颗黑金内丹缓缓沉浮,等待贯通。

文道六品后期。

武道六品初期。

李长安缓缓睁开眼,两个极小的黑白太极图,在瞳孔中一闪即逝。

漂浮在半空中的《齐民要术》飘落在书桌上,化作平凡。

但只要仔细观看,就能看到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有金色的纹路隐现,就连普通的纸张,也似乎变成了锦绣丝绸,神韵内敛。

李长安挥手收起《齐民要术》。

若是自己将来成圣,这部《齐民要术》便可蜕变为圣道经文。

感受着自身脱胎换骨般提升,李长安眼中喜色弥漫,而后抽了抽鼻子,迅速起身,要去洗掉身上的污渍。

……

与此同时,

冥冥中的高天之上,无人可触及的星空深处。

一座似乎由一整座青灰色大山从中雕凿出的磅礴古殿,正在一片混沌中若隐若现。

而在这座古殿内部,仿佛又囊括了一座星空,恢弘广袤,浩瀚无边。

正堂之上,竖立着一块块圣位。

每一块圣位都好似一颗星辰,碾压着虚空。

圣位上的每一个名字都照耀了古今,璀璨万世。

而在这些圣位之下,一块极其普通的蒲团上,一老者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

就像是将一片星空放入其中,哪怕只是看一眼,都好似要将世间万物吞噬。

“何人竟能引来功德金光!?”

老者的掌心,一块已经阴阳模糊的文箓缓缓旋转。

在这块文箓下,似乎有一条条由文气组成的丝线若隐若现,穿过虚空,连接着无穷远的人间。

他眼中的星空在泯灭,在重生。

目光穿透混沌,降临在人间。

入目的是三百里璀璨的功德金光,但也仅此而已,难以继续深入。

功德金光阻止了这道视线。

“圣庙现世的时日,又要加快了吗?”老者呢喃着。

蓦地,

他倏然抬头,运足目力,看向混沌深处。

文箓下的丝线变得越发清晰。

混沌深处,似乎有一个庞然大物正在缓缓靠近,即便是混沌都在颤抖。

老者眼中的星空一片片炸碎,终于看清了那尊庞然大物。

赫然是一尊巨大无比的佛首石像!

只有佛首,没有佛身。

与圣庙似乎是同一种石材,在脖子处断裂,好似被什么存在粗暴地扯碎。

佛首上布满了狰狞的裂缝,面部还有崩碎出去的凹坑,每一个凹坑都能放下一座大山。

佛首石像碾压着混沌虚空,缓缓前进。

老者缓缓眯起了眼,又将目光投向人间。

“功德金光现世,圣庙与这块佛修时代的残骸,竟被牵引,提前入人间……”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