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发红包(2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不要去了吧,感觉大同小异。嗯……去你买包包的那种地方吧,我看好多电视剧都是在那里取景的,然后把那个地方说成国外,糊弄国人,以为别人都看不出来,粗制滥造。”

“哈哈,妈,你说的太确切了,他们可不就是糊弄国人嘛,电视剧都是假的,有几个人会认真啊。妈,你说的是奥特莱斯吗?那我们就去吧,那里都是世界品牌,正好是你想去转的地方,并且还都是折扣店。不知道这边的是不是会比上海的便宜货多?我们还是能去转转的,一不小心看上一个也能买下来,不至于消费不起。”

曹园站住,拿起手机开始招车。曹明华左右看看,前面这条路是U型路,汽车在这里是需要转弯调头的。

“我们向前走走吧,这里坐车太吃亏了,你看这条路就是让下车到湖边的路。”

“妈,你怎么还这么抠门啊,这才几步路了,我们坐的是网约车,没事的,不计较这几块钱。”

“怎么不计较啊?我们也没事,向前走几步呗,车反正都必须调头,我们在出路口的地方等,不好点嘛,能生几块钱是几块钱了。”

曹园无奈的说:“好好好,听你的。我们俩吧,花钱的时候也可能花,计较的时候也是很计较。其实我也都跟你一样,我点外卖不用优惠券我就不想买。淘宝买东西也是这样,店家好评给的几块钱,我如果不要回来,我会一直惦记着,非得要回来才算。其实店家也就是给两三块钱,就这,不要回来我就一直心里惦记着。”

母女俩走向路口,曹明华边走边说:“还是我们挣钱太少了呗。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攀上中产阶层的边?又加上是从底层出来的,那种从原生家庭带出来的生活习性,当然不可能彻底改变。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捡到一块钱,花了三毛,又丢了七毛,给你心疼的啊,啥时候替提起啥时候后悔。”

网约车过来,和曹园确认后,母女俩拉开后车门坐后座。曹明华是从垃圾场环境中爬出来的,耳濡目染各种垃圾问题,她从小教育曹园,女孩子不能单独在别人家过夜,即使父母不在家,也要一个人在家住。曹园不管是听不听,在她一遍遍的唠叨中,从小养成防范意识极强,出门坐汽车从来不坐前座,坐火车卧铺一般都选择中铺。

母女俩坐着无聊,可车上又不方便说别的。曹明华随便找话题道:“其实像我们这样习性的人很多,我的同学群里的同学就是这样。一个红包随便也就几块钱,大多数抢的就是几毛钱,几毛钱在现实中谁要啊,可就是这样还闹矛盾。

就我那个同学刘东,他天天在群里发红包,每天两块两毛二。他天天发就有人天天领,然后就因为这个开始闹矛盾。刚开始是他发了随便领,有人看见他发的时间长了,提议说‘不能光让他自己发,其他人也要助助兴’。原本这是好的提议,为了群里多点人气,不然也就是发红包了才有人,大家一领,之后就销声匿迹。领过红包素质高的还能说一声‘谢谢’,素质差的连‘谢谢’都不说。

提议出来了说‘领到最佳的人,再发一个红包’。结果是女同学还好,男同学不止一个人耍赖。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充当这个揪人的恶人,我看见谁领了红包不再发,撵着他在群里@他,让他失面子看他发不发?刚开始我也是不好意思直接提名,旁敲侧击以为他们会自觉。谁知道他们脸皮厚的根本不当回事,我就直接在群里点名@他,一遍一遍的说他没有发红包。

的确有人随即就补了红包,可还是有人就是不发,非要再次逮到他领红包的时候,才能揪出来他发红包。最典型的是有个同学,他是银行的高管,这样的人他不会没钱吧?让谁想都不会认为他抠门,可他就是不发红包。我@他急了他才不得不发一次,甚至有很多次,他只领最佳那个人发的红包,这样就避免领了最佳让他发红包。

我说他领最佳的红包,不领刘东的红包,很多人不相信,然后好几次专门逮他,几次就发现他确实是只领最佳的红包,刘东的红包还没有领完他就是不领。你说说这样的人都五十了,还把心眼用在领几毛钱的红包上,也不是没钱的人,至于吗?他是在银行工作又不是下岗职工,并且他还是高管,随便收入能少到哪里去?就这样让他发个红包和挤牙膏一样,这种人一辈子就是葛朗台。”

没等曹园有反应,开车的司机大声笑起来:“大姐,你这个同学真搞笑,俺老家有个俗语,穷大方穷大方,越穷的人越大方。恁这个同学真是越有钱越扣门啊。”

曹明华呵呵笑起来:“帅哥,你老家是豫省的吧?”

“是的。咋了,你也是?”

曹明华赶紧否认:“不是,我是冀省的。”

曹明华说的一点没错,她的户籍上写祖籍:冀省清河。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