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裸婚(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曹明华和王宏伟的婚礼特别的简陋,不管什么年代,都是标准的裸婚,裸的不能再裸了。一穷二白的两人(曹明华兜里还有一百多块钱),到王宏伟即将离开的农村中学,在连王宏伟的父母都没有在场的情况下,对着天地三鞠躬,就算是礼成。

婚礼之所以在王宏伟父母没有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完全是因为他父母拿架子迟到了。天气太热,王宏伟受不了高温天气。他们从绿洲接到曹明华,再到他学校已经快中午了,大热天转一上午,他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就这么简单。

王宏伟父母端架子迟到,完全没想到他们的儿子不按常理出牌,新婚夫妇对着空荡荡的天地,三鞠躬就算是礼成。王宏伟的妈妈气的不得了,又无可奈何,只能一遍遍的说:“看看,这都是弄的啥?这都是弄的啥?咋都弄成这样?咋都弄成这样?”

也不知道王宏伟的父母有没有期待过儿子的婚礼?毕竟王宏伟是他们的大儿子,他们也是对儿子抱有希望的。八十年代考大学非常的难,要进过预选,才有资格考大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考大学。他们几辈子都是农民,出了一位大学生,父母怎么可能不寄予厚望呢?

对于上大学的儿子,王宏伟的父母肯定也是希望儿子过好的。他们也是希望儿子早日能娶到媳妇。可生活在农村的环境里,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娶一个媳妇,要花多少钱?只是因为家里太穷,给儿子说了多少次亲,女方一听没有彩礼,连音都不再回了。王宏伟的父母肯定为王宏伟的婚事,也是操碎了心。

现在儿子能骗一个媳妇,还是城里的,女方连要彩礼都不知道要,太合他们的心意了。女方根本不用哄着,一分钱没花,就跟着儿子去领了结婚证,那他们也就装迷瞪吧,毕竟能省一分是一分。

王宏伟的父母本着这样省钱的心态,婚礼迟到就是不想出钱。婚礼程序中有一项,是公婆要给儿媳妇改口费,晚到一会如果能把这个钱省了,也是件好事情。反正是领过结婚证了,女方还能不喊他们“爸妈”?

王宏伟父母的心态,不知道王宏伟当时明白不明白?反正是已经无从考究。他之所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举行婚礼,绝不是不尊重他父母,而是在他的认识里无所谓。压根没有一丝一毫的意识:婚礼父母不在场,是很不对的一件事,且还是知道父母肯定会参加。

王宏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教育这一块,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父母鞠躬”就算是很大的事。他也是父母宠着的孩子,他长这么大,他妈妈从来不舍得让他做家务活。要说王宏伟也是农村长大的,可他就连城里人都知道的农村收麦子,都没有干过。他从小到大,几乎就没有下过地,由此可见,他父母也是非常宠他的。

王宏伟之所以拼命上学,就是为了不下地干活。当初他小的时候,父亲说过“不上学就去下地”,他弟弟义无反顾的选择下地干活,他为了不下地干活,就拼命读书。还好他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当年高考数学满分是100分,附加题20分,他考了118分。只是因为他志愿填错,才不得不在豫省读书。

王宏伟考大学的年代,填报志愿是高考考试之后,即刻填报。在分数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考生根据估分填报志愿,这种盲目性太大了。他当初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复旦大学的教育学幼教专业。悲催的是,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告诉他,这个专业是限制只招女生的。

王宏伟第二专业填报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原则上第一专业不录取,第二专业肯定录取。又是没有教师告诉他,示范专业是提前录取的,他华丽丽的直接被第三志愿提前录取,压根档案没有到第二志愿上海财经大学。第三志愿王宏伟填报的是:豫省大学师范专业。

因为填报志愿的事,王宏伟不是没有抱怨过,可是抱怨有什么用?如果他不去上大学,就会永远被剥夺考大学的机会。更何况他也是上了大学才知道,他拿高一本线很多的分,上了第三志愿的师范专业。想后悔也不可能了,王宏伟此生自此,和重点大学永失交臂。

那时代上大学,不仅是免除学费、还发生活费,王宏伟的师范专业,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多发几块钱的生活费,他也多多少少心里平衡了。大学四年,他没有给家里要过一分钱,不是他父母不给他钱,而是他非常节省,发的生活费花不完。

师范专业总共是发十八块钱,十一块二现金和六块八毛钱的饭票。六块八毛钱是直接扣除,拿去学生食堂换34斤饭票的。就这每月的十八块钱,王宏伟度过了大学四年时光。据王宏伟自己亲口对曹明华说:“他上大学穷的连内裤都没有,就是穿着夏天的短裤当内裤。”

王宏伟之所以这样节省,是和他的原生家庭分不开的。他父亲父母双亡,被姥姥和舅妈养大,两个寡妇带一个孩子,不用想都知道,日子能有多好过?王宏伟的父亲,娶的媳妇——王宏伟的母亲,是因为有癫痫病,她的父母(王宏伟的姥姥姥爷),才把她嫁给了贫困娶不起媳妇的王宏伟父亲。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